家庭观念的冲突——中西文化碰撞出的代沟

家庭观念的冲突

——亲子关系幽思录(三)

文/老庄友华


01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大概要算东方式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然而在现实中,家庭关系尤其是代际关系,却又充满了各种矛盾。小辈多有抱怨:父母手伸得太长,什么都想管,包括儿女的职业、婚恋、生育甚至育儿方式……老的也很憋屈:儿女都成年成家了,仍要依赖父母,老家伙出钱出力还不落好……

这些家庭矛盾,有很多都该属于观念的冲突。普通人在生活中,大都习惯于随大流、跟着感觉走,很少认真地思考。对于现代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往往缺乏清晰的认知,存在不少的误区。有位社会学者说过:“由于是习俗,人们常常只是照做如仪,并不知道其中原因,也并不深究。”

不少人排斥西方观念,并不一定去深想:现在的家庭形态及其观念,其实早已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现行法律规定、全民遵从的一夫一妻制,正是从西方移植来的婚姻模式。

很多人崇尚传统文化,却也未必真了解,传统究竟包含有哪些内容。俺家孩子他娘,以前就老说自己“很传统”。让我笑着怼过一回:什么是传统,三妻四妾么?此后,好像再没听她提起这个话茬了。

自清末以来,在西方文化输入、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家庭形态及其观念,事实上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也可以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变化才是常态。可想而知,我们今天深信不疑的某些认知,未必就是什么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真理。

02

中国与西方具有不同的家庭模式。

据费孝通先生总结:西方家庭是一种“接力模式”,上一代有责任抚育下一代,而下一代没有义务赡养上一代。一代接一代,都只是向下承担责任。中国家庭是一种“反哺模式”:每一代都是既要抚育下一代,又要赡养上一代。

接力模式属于“个人本位”:西方家庭中老子的抚育责任,到儿子成年为止。儿子念大学,可以向社会机构、甚至父母借款,工作以后再还。儿子也就没有赡养老子的义务。这样就让家庭成员,都能有更多的独立平等、自主自由。

反哺模式属于“家庭本位”:中国家庭是一种集体主义,家庭成员之间是紧密互依型关系。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和关系,是不可分割、要持续终生的。

旧式家庭不存在独立、平等的概念。按三纲五常,父亲是至高权威,妻子儿女都只能服从。丈夫可以三妻四妾,妻子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还要随时听命于丈夫的一纸修书。

家长对子女的权威,其实也是建立在近乎无限责任的基础上。而子女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也要让渡很多个人自由。比如不存在恋爱、婚姻的自由,只能听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东西方家庭的模式不同,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也不相同,却又包含了相同的原则:即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各个家庭成员享有的权利越多,承担的责任义务相应也就越多,反之亦然。这种公平原则,应当符合自然法精神,也正是传统所谓大于“王法”的“天理”。

中国与西方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西方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是独立型自我。

中国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是家庭,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是互依型自我——个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属于自我的范畴。

我们的传统文化,似乎从源头就弄丢了以人为本、个人权利这些硬核,搞得“个人主义”至今仍属一种贬义。有人认为:东西方家庭关系的不同,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有经济学家呼吁:养儿防老不道德,应该从中国家庭关系中剥离出去。

我认为这些文化论道德说,至少不够全面。中国式反哺模式,应该属于适应农耕社会的一种文明家庭形态。在自然经济状态下,由于物质匮乏,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缺失,养儿防老乃是人们不得不然的选择。东西方家庭模式的不同,主要应当还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差别。

03

近代以来的西风东渐,迫使中国人睁眼看世界。于是众多有识之士,都看出传统文化窒息人性、排斥自由的一面。

鲁迅发出了“吃人”的呐喊。巴金以“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描写了一个旧式大家庭,如何扼杀年轻人的青春、爱情和生活,以及青年一代的觉醒、抗争并与家庭决裂……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反封建的大旗,对旧伦理旧道德、包括封建家庭,进行了深入地反思与批判。大批知识青年,热血沸腾地投身到了争取民主自由、反对家长制、反对包办婚姻。

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从家庭模式到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消失了。妇女的家庭地位,青年人在婚恋、择业等方面的自由度,与旧式家庭也已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反哺式家庭也在式微。据相关调查:很多城市居民表示,将会选择社会养老,不再指望、也不需要养儿防老方式。未来家庭的主流形态,大概率将朝着接力模式的方向演变。

但是传统文化的坚韧顽强,决不能低估。鲁迅当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却怀有浓厚的旧式家庭情结,宣示过兄弟永不分家。他从日本留学回到北平,仍坚持和两个弟弟同住。结果与周作人闹出了兄弟反目、老死不相往来的悲剧。

我有种感觉:传统文化何去何从,不会以那些崇拜、或反对者的情感意愿为转移。中国文化不管怎样改,在西方人眼里永远都属于儒家文化圈。中国家庭无论怎么变,传统特色也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

传统文化显然有精华也有糟粕。中式家庭给两代人带来的,虽有矛盾困扰,也有诸多获益。作为子女,能够享有更多的家庭福利。很多父母,如果自身条件许可,或者儿女有意愿、并有能力,也会偏好养儿防老模式——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终究要比养老院里孤独终老幸福得多。

传统文化当然也给家庭关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人情练达的结果是:人际关系充满模糊感,家庭成员缺乏界限感。大家习惯于讲道德,而不是讲规则。道德标准主要还都是要求别人,并不是约束自己……

04

从五四以来的一百余年间,国人从未停止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只是这么些年,破与批判确实不少,立与建设却似乎不多,也不够深入人心。虽然国人普遍接受了一些现代思想,但传统的观念与习俗依旧强大,在许多方面仍然主导着大众生活。

社会主流在短时期内,恐怕很难接纳西方的一些家庭观念。比如父母抚养子女到十八岁之类,我自己就不会接受。这不只是认知问题,还涉及情感、习惯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

然而家庭观念,由不得个人的意愿情感,终究要和家庭形态相匹配。现时应当属于转型过渡期,尚未形成清晰的认知、主流的共识。不同的观念既相互混杂,又相互矛盾,大概只能说半中半西、不中不西。

当下家庭的代际矛盾,我以为主要还是来自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自我概念和家庭观念之间的碰撞冲突。而且两代人,各自都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老一辈的突出问题,应该是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缺乏界限感。

年长的父母,多以传统观念为主。为儿女在情感、钱财、精力等方面的付出,大都竭尽所能、不遗余力,从不拿自己当“外人”,儿女的事“当然”就是自己的事。以致于儿女成年了,仍习惯于从生活到工作处处插手。

很多老人浑然不觉,现在不比从前了,儿女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成年人应该有独立的人格、自主的生活。且老一辈的很多认知,也许过时了,不一定正确。儿女因此而反感反抗,并不是没有道理。

下一代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对权力义务对等的原则,充满模糊感。

年轻的儿女,多是中西文化半掺。他们在紧密互依的家庭关系中,享有比西方孩子多得多的福利。且不说上大学、以至出国留学的费用。好多人成家前后,若没有父母的无私资助,何时才能买房?若不是父母甘做倒贴的“保姆”,小家庭的生活与经济,还能不能正常运转?

有些年轻人,好像不太理会权利义务对等的“天理”。享受家庭福利、以至“啃老”,都能心安理得地“中国化”。等到声张自己的自主权利,却又理直气壮地“西方化”。对父母的“爱管闲事”,有时甚至不给少许的体谅、容忍……

不少年迈的父母,都对儿女的种种冷漠、厌烦,公开表达过深深的失望、痛心。曾有一篇网上热传的文章如是问道:《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

05

亲情关系血浓于水,是人与人之间最为亲密的关系。

亲情关系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不能免受各种社会思想、环境和风气的影响。按玛列祖义论述,家庭起源于私有制,并将随着私有制的终结而消亡。

马客思有一段名言:“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这种说法或许过于极端,却也含有深邃的洞见:政治经济、道德观念等社会存在,对家庭关系确实影响巨大。

在家庭成员之间,当然有很多令人感动的互爱。但许多利益关系,也是真实的存在。社会通行的不少观念,实际上早就渗透了家庭、深入了人心。

在兄弟姐妹之中,谁更受尊重、更多话语权,基本无关长幼为序,主要还是取决于社会地位、身家财富、对家庭的贡献……甚至“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我曾经说过一句很难听、很决绝的实话:亲情并不代表一切!

同样的亲情关系,不等于就能得到相同的看待。假如两种父亲,一个充满爱心、照顾家庭;另一个自私刻薄、酗酒打人;会不会受到儿女同样的敬重?再如两个儿子,一个聪明踏实、品行端正;另一个好逸恶劳、鲜廉寡耻;能不能受到父母同等的疼爱?

我们可以保证自己不负“天下人”。但古往今来,都有不少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反目成仇、大打出手……那么对待亲情,我们除了真诚地付出爱与关怀,是不是也该保留一分客观理性?

亲情总是充满温馨,理性常会透出凉意。然而,要是没有清醒的认知、良好的互动,亲情之间的脉脉温情,会不会终将难以稳固、不可持续?

原作:2012-4-12 修定:2020-3-8

(0)

相关推荐

  • 家长和孩子如何才能谈压岁钱不伤感情?

    原标题:家长和孩子如何才能谈压岁钱不伤感情? 东方快评:厘清父母支配孩子压岁钱的权利很有必要 东方快评:厘清父母支配孩子压岁钱的权利很有必要 春节到来,压岁钱自然是传统拜年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关于压 ...

  • 论“孝”

    文 / 烽火台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忠孝仁义",都是相辅相成.互为纽带的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孝"在儒家经 ...

  • 我国乡村生育观的转变分析

    人们的生育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育决策行为,而乡村地区的生育观更是对我国人口出生的性别比平衡.人口整体素质的提升及与之相伴的社会的和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乡村居民生育观的实证研究对我国的人口工 ...

  • 中国人享受着全世界最高维度的文字,中西文化强烈碰撞不可阻挡!

    当了解世界各国语言体系后,会发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远超中国人自己的理解,在中国,一个人学习了4000个汉字,就可以阅读全部行业的技术文档,几乎不会有太多的阻碍,内容可以看,懂不懂来自底层专业知识的获得 ...

  • 侠士和骑士的比较,碰撞出中西方文化中伟大人格的火花

    在央视一档叫做<中国地名大会>的节目中,曾专门介绍了香港.这档节目,不仅让我们了解到香港这一中西文化融合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节目中,还特意提到了著名的小说家金庸先生,提到他将中国的'侠士'这 ...

  • 绅士精神:中西文化共同锻造出的绅士魅力

    绅士精神 在中国几经断裂的社会文明史中,绅士精神并没有被长久养成,却庆幸出现在生于1970年代的人群之间.他们与西方战后一代颇有些相似--在人文与思辨中长大,在重建与繁荣中成人. 展开剩余76% 在大 ...

  • 农产品 文化,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过去购买农产品讲究"土",地理气候因素决定的土特产成了地方优势产品的象征. 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优化,市面上同类型农产品越来越多,同质化不仅挤压着产地间的利润,也 ...

  • 不容错过的一部小众国产片,中西文化的碰撞,一部隽永的小制作

    这是一部家庭儿童电影,讲述的是老皮影艺术家杨叔的儿子突然给他带来了个美国孙子,杨叔与美国小孩之间从最初的互相嫌弃到慢慢培养出感情再到最后舍不得离开彼此的过程:在这其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文华关于社会现象 ...

  • 白先勇小说评介|《上摩天楼去》:中西文化冲突下对亲情疏离的考量

    文/王栩 (作品:<上摩天楼去>,白先勇著,收录于<寂寞的十七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玫宝的记忆里,"以前玫伦笑起来最多抿抿嘴,从来没有笑得这样爽 ...

  • 东方和西方的文化碰撞!同样是跪拜,也能分出优雅和陋习?

    近日,某网络大V对一个山东春节跪拜父母长辈的视频,进行点评,斥之为封建余孽,封建陋习,更指责反驳其观点的网友为"心里的辫子还没剪." 对于这种动辄指责中华传统为封建余孽的行为,在网 ...

  • 当中年期撞上青春期,如何碰撞出家庭的成长

    发布时间:2020-10-28  人到中年感觉体力明显下降,每每听到哪个家长因为陪孩子写作业要吃药,哪个家长因为陪孩子写作业去了医院,心里除了同情还会有些担心吧,想想自己陪孩子写作业时的鸡飞狗跳,血液 ...

  • 古今诗意,碰撞出岁月的灵感

    十二,是个奇妙的数字, 一天有十二个时辰, 一年有十二个月, 每十二年轮一次生肖 -- 十二,是一个轮回 在一年十二个月里 让古人的诗词,遇上现代诗 是一种怎样美妙的体验呢?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