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2(1A)新教徒、方济会和城墙(上)
第32章 神秘主义者和弥赛亚(1550-1705)
第一节苏丹的犹太公爵:新教徒、方济会和城墙(上)
这一节又是太长,我还是把它分成两段吧。
本节一开始,提到西班牙驱逐犹太人的事。1469年,阿拉贡的王子费迪南和卡斯蒂利亚公主伊莎贝拉自主联姻,后两人相继继位为阿拉贡国王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书上说王后是很错误的,估计是对Queen这个词翻译理解不够,卡斯蒂利亚国土比阿拉贡要大不少呢),两国合并为一国,这件事奠定了西班牙日后的统一(除了葡萄牙)。
1492年,两位国王将西班牙的最后一个伊斯兰政权从格拉纳达赶走,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七百八十多年的统治彻底结束,西班牙全部回归到天主教手中。这一年,哥伦布在两王的支持下,发现了新大陆。但与此同时,由于对穆斯林和犹太人的过度的驱逐,使得西班牙的经济和手工业迅速衰败,这也是造成西班牙逐渐落后于西欧各国的一大主因。其实在穆斯林统治时期,西班牙南部还是非常繁荣和发达的,曾经有西班牙犹太人黄金时代之说。(下图,伊莎贝拉和费迪南接见哥伦布,摄于巴塞罗那)
书中说西班牙驱逐的犹太人有10-20万之多,其实还有数百万的穆斯林。有些改宗的穆斯林和犹太人留了下来,但西班牙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对他们认定的假改宗者统统施以火刑。
被驱逐的穆斯林陆陆续续去了北非,而犹太人则“向东逃往更为开明宽容的荷兰、波兰-立陶宛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书中语)”。苏莱曼大帝对犹太人表示欢迎,因为犹太人的经商能力和精巧的手工对帝国的经济会很有帮助。因此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伊斯坦布尔、萨洛尼卡(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乡)和耶路撒冷都有了犹太人(书中说,到处回响着犹太西班牙语-拉迪诺语)。
约瑟夫.纳西,出生在葡萄牙的犹太人,就是假改宗的犹太人,后来还是逃离了伊比利亚半岛,来到伊斯坦布尔,经人介绍给苏莱曼大帝。因为他的金融才能和与欧洲各君主的良好关系,成为苏丹信赖的外交家、行政官,甚至可以出入神秘的奥斯曼后宫。可以说约瑟夫.纳西是能够影响苏丹苏莱曼和塞利姆的人物。
圣经认为放贷是有罪的,所以中世纪的基督徒很少从事银行业,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所以美第奇家族要拼命的修教堂,资助艺术家为教堂创作各类艺术作品,只是为了“赎罪”,不过间接成就了文艺复兴。既然基督徒很少从事银行业,而欧洲君主打仗需要借钱怎么办,只有找犹太人,这样少数犹太人银行家就成了欧洲君主的贵客,他们有个专有名词“The Court Jew”,Jew就是犹太人的意思。约瑟夫.纳西就是这类人中的一个。由于与苏丹的关系,约瑟夫就有机会为犹太人做些有益的事。书中说他认为“犹太人应回到上帝的应许之地”,即古老的迦南地区。
苏丹封了约瑟夫为提比里亚贵族,于是他在他的封地提比里亚安置了从意大利来的犹太人,成为在圣地安置犹太人的第一个犹太人。此时整个西欧几乎都在跟随西班牙驱逐犹太人,所以二战时德国纳粹的做法还是有历史传统的,这点我们在后面估计还会说。
书中提到,苏丹将西墙下2.7米宽(书中说长,翻译不对)的一个通道给了犹太人做祈祷。就是后来的哭墙,从此西墙成了犹太人的精神圣殿。这条很窄的通道夹在西墙和马格里布区(摩洛哥区,前面也介绍过)之间,直到四百多年后,摩洛哥区被以色列军队夷平,本书现代部分肯定会再提到。所以,约瑟夫.纳西被认为是犹太民族的大恩人。
虽然犹太人的地位有所改善,但他们的活动依旧受到严格的控制。而方济会修士们也曾受到打压,他们被从大卫墓和最后的晚餐室赶走,最后的晚餐室被改成清真寺,现在还能看到当年穆斯林留下的痕迹(壁龛、文字等,见下图)。
不过当苏莱曼为了对抗他的劲敌查理五世时,便与同样痛恨查理五世的天主教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曾被查理五世俘获)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