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及教堂-文艺复兴的艺术宝库
圣马可修道院及教堂,前面的圣马可广场因其而得名,城区北部的圣马可区也因其而得名。为什么我要把修道院放在教堂前面呢,因为这里的看点在修道院而不是教堂。主要看点有三,一是老科西莫的私人冥想室(我自己定义的),二是安杰利科的四十多幅壁画,三是基尔兰达约的《最后的晚餐》。修道院(博物馆)的入口是图中右侧的小门,很不起眼。
修道院的规模还是很大的,是教堂的面积的几倍,而且很多地方还有二层。
我们先简单看一下教堂。这里是先有的修道院,后有的教堂。教堂建于15世纪,16世纪后期由詹波隆那改建成今天的结构,里面的绘画多是16-17世纪的。教堂那新古典主义的外立面也是18世纪的。
主祭坛
仅能看出两个年份1520和1555,我想可能与重修教堂的年代有关吧。
这幅马赛克镶嵌画看着像位拜占庭皇后,所以不是很明白。Misericordie,相当于英语Mercy的意思。过去这里曾是几个修会(如多明我会)的地方,大概与他们的慈善活动有关。画中左下方的是圣多明我。
这幅《天使报喜》壁画的年代大致在1371年,作者是雅各布.迪.奇奥内(Jacopo di Cione,1325–1399),佛罗伦萨早期哥特风格画家。
《圣家族》
还是说重点,修道院。我第一天去的时候,赶上周一,修道院博物馆闭馆(与大卫美术馆一样),只看了教堂,第二天又来一次才看的修道院。不过我没想到,这里中午还休息,工作人员手里拿着大串的钥匙,跟在我后面等着锁门,所以我也没有看得太仔细。
12世纪时,这里就曾是本笃会的一个修道院。1418年,原修道会被指不能严格遵守修道戒律被驱离,转由多明我会进驻。当时正是老科西莫时期,老科西莫也希望在佛罗伦萨建立一个严格的修道会制度。因此也对新来的多明我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当时美第奇家族还住在不远处的美第奇府邸(走路几分钟),修道会修士们请求老科西莫出资改善一下较差的居住条件。1437年,老科西莫委托他最喜爱的建筑师米开罗佐(也称米开罗卓,某些百科上说成是米开朗基罗,是绝对的错误)按照文艺复兴风格重新改造了整个的修道院和教堂,据说老科西莫的出资就达4万金佛罗林(佛罗伦萨发行的货币,当时通行欧洲的硬通货)。1443年,教皇尤金四世亲自出席了落成仪式。从此,圣马可区也开始变成佛罗伦萨热闹且重要的区域。安杰利科和萨沃纳罗拉都是多明我会的修士,都曾住在这个修道院,据说萨沃纳罗拉就是从这里被抓走的。安杰利科及后续的佛罗伦萨画家(以修士为主)为修道院绘制的大量壁画,成了不可移动的艺术博物馆。
修道院有两个回廊,一个用圣安东尼乌斯命名(上图),另一个是圣多明我(多米尼克)。
圣安东尼乌斯回廊上方布满了壁画。大多讲述的是圣安东尼乌斯的生平故事,这些绘画大多是15-17世纪的。圣安东尼乌斯是修道院的早期负责人,佛罗伦萨的大主教,1446年去世。
每幅画都有详细的说明,主题是什么,哪位画家哪年做的,无力去深究了。
走廊尽头的《圣多明我跪拜十字架上的耶稣》出自安杰利科。还有幅非常有名的《耶稣下架》我没有拍到。
这个房间内是安杰利科非常有名的一幅壁画《耶稣受难》,年代在1441-1442间。
这幅壁画是安杰利科在修道院内尺寸最大的壁画,上方是常见的耶稣受难,但下方站立着和跪着的很多人,以及环绕一圈的头像,分别是圣经中的主要圣人,后世的基督教圣人,修道院的创始人以及佛罗伦萨僧侣和名人等。据说安杰利科创作这幅壁画时,曾感动地流泪。
左边的主要是几位马利亚和福音书作者,施洗约翰等人。
右边的主要是圣哲罗姆、圣多明我、圣奥古斯丁、圣方济、圣伯纳德等后世基督教圣人。
安杰利科本名圭多.迪.彼得罗(Guido di Pietro,1395-1455),安杰利科(Beato Angelico)是他的绰号,有福佑的天使的意思。后人也称他为弗拉.安杰利科(Fra' Angelico),有安杰利科修士的意思,安杰利科不到三十岁成为多明我会修士,终生创作宗教画。仅这里就有他留下的四十多幅壁画,据说他非常虔诚,一边作画,一边祈祷。是佛罗伦萨及意大利非常著名的画家。如有兴趣,更多介绍请见链接《卢浮宫安杰利科的绘画三幅》。顺带提及一下,安杰利科晚年曾数次被教皇请去罗马为教廷作画,并于1455年死于罗马。葬在万神殿旁的密涅瓦教堂(属多明我会),我去时不知道也没进去,再去罗马时,应该会去看看了。
这尊《耶稣受难》的木雕是15世纪末的,曾经放在教堂的柱廊内,现在移到了修道院。作者是巴齐奥.达.蒙特鲁普(Baccio da Montelupo,1469-1523),曾与米开朗基罗同在洛伦佐创办的艺术学校学习,并成为好友。巴齐奥还是萨沃纳罗拉的忠实的追随者,萨沃纳罗拉被烧死后,巴齐奥逃去了博洛尼亚。
修道院内还有很多艺术展品,当然它现在就是个博物馆。
这幅“最后的晚餐“壁画中的成员都是多明我会修士,作于1536年。作者是乔瓦尼.安东尼奥.索格里安尼(Giovanni Antonio Sogliani,1492-1544),文艺复兴画家。
这幅《最后的晚餐》,作者是基尔兰达约。位于修道院的食堂。一提到最后的晚餐,可能所有人都联想到达芬奇画在米兰感恩圣母修道院食堂那幅(我两次去都没票),其实很多修道院的食堂内都喜欢画一幅最后的晚餐。只不过达芬奇太有名了,很多人以为世上只有那一幅呢。
Cenacolo是最后的晚餐的意思,源自拉丁语cenaculum。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米开朗基罗的老师,我们前面多次提到,这里不再多说了。
佛罗伦萨的彩陶技法
这幅《天使报喜》位于通往二楼修士宿舍的楼梯上方,是修道院内安杰利科的一幅重要作品,约作于1440年,透视感明显。
这是修道院二楼的修士们的宿舍,共有四十多个房间。安杰利科和萨沃纳罗拉都曾住在这里。
每个房间内都绘有壁画,大多是安杰利科本人所做,也有些是他带着其他修士做的。
《哀悼基督》,安杰利科作于1442年。
这个房间编号是38-39,最为特殊,是科西莫.美第奇,也就是老科西莫自己在修道院留的房间。老科西莫当时还住在美第奇府,走到这里也就几分钟的路,老科西莫要思考问题时,就来此清静之地。所以我管他叫老科西莫的冥想室(祈祷室)。
这个房间的壁画是安杰利科亲手绘制的。而且只有这个房间里面还有个套间。
壁画主题是《耶稣受难》,地上的骷髅表示“各各他”。
通往里间还有四五级台阶。
屋顶还有采光窗。
这里安杰利科的作品比卢浮宫要多的多,1803年拿破仑曾进入佛罗伦萨,要不是壁画的话,也许我们就要去卢浮宫才能见到了。
与修士宿舍相通的这个长长的地方,是1441年米开罗佐为老科西莫设计的图书馆。后来成为欧洲第一个开放的公众图书馆。
平面图上方的长廊是图书馆,下面四方的是宿舍,宿舍左上角38、39室是老科西莫室,左下角的12-14,是萨沃纳罗拉的宿舍,他就是从这里被抓走的。据说这里还存有他火刑后的一些遗骨。
因为修道院中午休息,还错过了些重要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