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0(3)耶路撒冷前线

第三节 阿卜杜.卡迪尔.侯赛尼:耶路撒冷前线

这节的标题我倒觉得应该叫《联合国181号决议》似乎更合适些。

上节说到联合国对巴勒斯坦问题(分治建国)投票表决,耶路撒冷人焦急地等在收音机旁收听结果。结果出来了,33个国家赞成,13个国家反对,英国为首的10个国家弃权。那时联合国刚成立,成员国就这么多。

《181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托管理,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国土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耶路撒冷市设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

当时的联合国由美苏这两个同情犹太人的大国掌控,所以决议可能对犹太人有利。

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已经不能用喜悦来形容了,先是震惊,接着是恐怖性的尖叫。有的犹太人甚至亲吻了“受到惊吓的英国警察”。

而阿拉伯人这边,他们拒绝接受这一结果,一些暴徒走上街头攻击犹太人。

接下来就是进入袭击、报复,再加倍报复的循环模式了,很难说清哪边占理。一开始双方就都有上百人的死亡,还有少数英国人。

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等)都表达了声援的呼声,甚至还有波斯尼亚的穆斯林志愿者前来助战。但实际上,阿拉伯国家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我们简单看一下当时阿拉伯国家的情况。

叙利亚和黎巴嫩,刚刚摆脱法国统治,成立了共和国;

阿卜杜拉刚刚加冕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

阿卜杜拉的弟弟费萨尔还是伊拉克国王;

埃及苏丹法鲁克(穆罕默德.阿里开创的阿尔巴尼亚人王朝最后一位苏丹,吃货加偷窃爱好者)自认为是阿拉伯世界的合法领导人,厌恶前面两位哈希姆家族的国王(约旦和伊拉克);

而哈希姆家族的这两位国王又仇视把他们赶出汉志的沙特国王伊本.沙特

流亡在埃及的耶路撒冷穆夫提阿明.侯赛尼也得不到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信任,只好自封为巴勒斯坦国的领导人。

这基本可以理解为什么看似强大的阿拉伯联盟打不过小小的以色列了。一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本来这些阿拉伯国家是有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的,但也是由于不团结和内部矛盾而成为一团散沙的。

此时,耶路撒冷的几大家族开始购买武器武装自己(阿盟那些国家一时半会的也指望不上)。耶路撒冷前线的阿拉伯指挥部由阿卜杜.卡迪尔.侯赛尼掌管。

阿卜杜.卡迪尔.侯赛尼是前任市长穆萨.卡齐姆.侯赛尼的儿子,穆夫提阿明.侯赛尼的侄子。1937年曾指挥过阿拉比人的起义。毕业于开罗美国大学化学专业,胆识过人。总是以头戴阿拉伯方头巾,穿军装,斜跨子弹带的阿拉伯英雄形象出现。(见下图)

看到这张照片,你会不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没错,一个年轻的学生,多年后法塔赫的领导人,我们熟悉的阿拉法特,当时就是他的参谋。

接下来就是不断的相互残杀,死亡人数开始以千计。每次暴行必定遭到双倍的复仇式反击,这种模式到今天也没有完全结束。所以当我们看到巴以冲突的新闻后,也不要妄加评论,还是多用些时间去看看他们的历史再说吧。

随着冲突的加剧,一些富有的阿拉伯人纷纷逃往周边国家,形成巴勒斯坦难民。

当时的犹太指挥总部在特拉维夫,通往耶路撒冷的通道处于阿拉伯人的控制中,耶路撒冷老城内的犹太人处在被包围中。本古里安下令打开通往耶路撒冷的道路。其中一个卡斯特尔村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犹太人的哈加纳攻下了这个村子,但又被侯赛尼的武装夺了回去。为了不再丢掉这个村子,侯赛尼赶往大马士革向阿拉伯联盟求援,不过那些无能和玩弄阴谋的将军们没有理会他,侯赛尼气愤地说,“你们这些叛徒,历史将会记下这一笔,是你们弄丢了巴勒斯坦,我如果不能夺回卡斯特尔,就和我的圣战者一起战死”。第二天,侯赛尼就赶回了耶路撒冷,他的话很快就应验了。

(0)

相关推荐

  • 以色列是如何一步步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巴勒斯坦地区的?

    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希伯来人的部落就从埃及进入了巴勒斯坦地区.希伯来人分为两大部落联盟--以色列人和犹太人.后来,犹太人大卫统一了各部落,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以色列-犹太王国(也称希伯来王国),定都 ...

  • 以色列、巴勒斯坦,到底谁占了谁的土地?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围绕领土问题爆发的武装冲突断断续续折腾了数十年.许多人站在同情弱者的角度,认为是以色列恃强凌弱,欺负巴勒斯坦,强占他们的领土.可事实上,在现有国际秩序下,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并非完全是凭拳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0(4)圣地上空的礼炮

    第四节  圣地上空的礼炮:阿卜杜.卡迪尔.侯赛尼(葬礼) 侯赛尼搬救兵无果后,又带领三百多阿拉伯战士返回卡斯特尔,1948年4月8日,侯赛尼被犹太哨兵离奇地开枪打死.得知这一消息的阿拉伯武装,从各个地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0(2)蒙哥马利的镇压:法兰上校案

    第二节  蒙哥马利的镇压:法兰上校案 上节说到500磅炸药已经放在大卫王饭店的地下室,伊尔贡给饭店.报社和法国领事馆都打了电话,警告他们提前疏散人员,但没有引起饭店的重视(也有说法是故意不说清楚).行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0(1)梅纳赫姆.贝京:黑色安息日

    第50章  肮脏的战争(1945-1947) 第一节 梅纳赫姆.贝京:黑色安息日 ☆☆☆☆ 梅纳赫姆.贝京(Menachem_Begin),曾任犹太军事组织伊尔贡司令,以色列建国后成为政治家,1977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3)达扬接过指挥权

    第三节 达扬接过指挥权 6月1日,摩西.达扬临危受命,就任国防部长.还记得我们在49-2中说过的英国人奥德.温盖特吗,那位特种作战的先驱,以色列军事人才最初的培养者,"犹太人的劳伦斯&quo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2)拉宾:战前的崩溃

    第二节 拉宾:战前的崩溃 战争看来是无法避免了,开战前,双方对战争的结局预测恰好都与实际相反.以色列方面不管结局如何只有拼死一战.而埃及方面则是信心满满,纳赛尔的将军阿米尔则向纳赛尔保证百分之百的没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