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初读就让我们流泪的诗词,是否也击中你的泪点?
作者|诗酒琴棋书画花
诗词,乃至一切文学艺术,莫不是发幽思的,具有普适性的情感,所以能够引起人们共鸣,就像下面这些诗词名句,让我们每一次读到都会热泪盈眶。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少年时鲜衣怒马。而今已是华发苍颜。塞北江南之昔恍若隔世,眼前似乎仍有依稀的万里江山,金戈铁马倾覆而来。年少踏上沙场,他第一次看见边城大漠如血的落日,玄鹰的身影时而飞掠而过,像一条拖着白虹的金乌,远近黄沙茫茫,平林漠漠。我虽未曾体会过那种悲痛,却真真切切地想要触碰这颗炙热的心,残被破屋下也掩不住的怆悢。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最打动你的是哪一句?对我来说不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而是“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这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声,全在于此。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落。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融入了梦中,使这个梦也令人感到无限凄凉。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读过钗头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偶然看到陆游的《沈园》诗,心中真的是百转千回,不是滋味。这是陆游75岁,风烛残年时所作,四十年过去了,他仍然难以释怀,思念刻骨。伤心桥下春波绿,那个“曾是惊鸿照影来”的人,却已香消玉殒,沈园的柳树也老了,连柳絮也不再飘飞。世间的一切都已苍老,包括这身躯,只是这哀痛与思念,却并没有随之减少,反而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加深。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春日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和妻子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以此作乐,以至乐得茶泼到地上,满室洋溢着茶香。很多人都这样,当沉浸在最大的幸福之中时,却毫不觉察,还觉得这没什么,平平常常之事而已。失去之后,回忆当初,才追悔莫及。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明日分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绪难断。昔日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会何年?低回深婉,耐人寻味。什么时候到了“重上君子堂”甚至“访旧半为鬼”的境地,估计就更多感慨了吧!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梦微之》,是纪念去世的老友元稹的,元白之间的友谊十分深厚,了解两人的感情后再读会更催人泪下。元和四年,元稹去了东川,白居易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好友李杓直,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席间白居易饮酒时忽然想起了好友元稹,便写下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而千里之外的元稹在当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恰好梦见了与白居易一同游慈恩寺,醒来以后写下了《使东川·梁州梦》。这两首诗不仅写在同一天,甚至用的还是相同的韵,每每读来都异常感叹,再读《梦微之》,涕泪满衣裳。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我没有见过战争,也没有见过军役,更不知生死离别苦,但是读完这首诗,泪如雨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一开始知道这个句子,还不知道李清照是谁,只是年少中二觉得很有感觉,写个作文总要拽上一句,后来慢慢长大,了解到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每次读到这句话,眼睛就开始泛酸,大概是经历了很多离别吧!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这句话出自元代散曲家徐再思所作的一首散曲。十年、二老,两个用到数字的地方,最后“都到心头”,简直是点睛之作。想起出来奋斗这么多年,还未拼搏出一番事业,而远方的父母却在一天天的老去,这滋味,几人不知啊!
其实很多小的时候诗词确实很少有能在懵懂的心灵上留下痕迹的,一但是现在感觉却有点不同了。因为这每一句说的何曾不说我们自己的心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