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五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五
却说唐玄宗即皇帝位后励精图治,享国最久,一时天下大治,国库充盈,然而玄宗自纳杨贵妃后沉溺于声色犬马,武备懈怠。正所谓天下人事富必骄、骄则奢、奢则乱、乱则亡。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平卢(今辽宁省朝阳市)、范阳(今北京市)、河东(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统兵18万,发动了足以毁灭唐王朝的武装叛乱。
安禄山的原籍在今辽宁省锦州一带,唐代时这里是杂胡的居住地。安禄山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窃居三镇节度使大权的安禄山手握重兵,蓄谋叛乱准备了很久。安禄山首先以粗俗老实的假象麻痹了唐玄宗李隆基,认比他年龄小十几岁的杨贵妃为母亲,君臣如此恬不知耻相互蒙蔽,实在是中国历史上极少见剅的另类。
安禄山叛乱之前,暗中把手下的32名胡人将领代替了汉将,又暗地培养训练了罗、奚、契丹等少数民族8000多名壮士作为精锐,叛乱己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这时候,唐王朝正是玄宗“开元盛世”后期,唐玄宗沉湎于游乐歌舞,再加上唐王朝当时实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制是唐初建立的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终身在军中服役,平时屯田养战,朝廷征用时将士自备兵器物资和粮草,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戍守边境。
早在唐高宗李治执政时期,府兵因为负担过重,平时缺乏训练等原因,府兵制逐渐显现出弊端。至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代管理府兵的官署是折冲府,在朝廷急需用兵时折冲府却无兵可调,府兵制至此已经名存实亡了。
当时,唐王朝的精锐野战军掌握在边境节度使手中。朝廷遇到战争时只好临时招募部队,仓促招募的部队缺乏训练,由于长期无战事,武备懈驰,很多兵器铠甲都在武器库中腐蚀朽烂,根本不能使用。猝然遭遇战争,唐王朝府兵的军队毫无抵御能力。
安禄山的叛军来势凶猛,檄文以诛杨国忠为名,蛊惑人心,叛军势如破竹,很快从今河南省滑县附近向南渡过黄河,占领了唐王朝的东京洛阳。公元756年1月,安禄山在洛阳建国,国号“大燕”,安禄山登上了大燕皇帝位。
不久之后,安禄山率兵攻打今陕西省潼关,兵锋直指长安。唐王朝仓促组织部队,任用宦官鱼朝恩为监军。太监监军,使朝廷部队的将帅们虽然有名义上的军职,却无权调动军队,军队调动权掌握在监军太监手。
唐王朝的杰出名将哥舒瀚分析了当时的敌我形势,认为只有坚守壁垒,遏制叛军的嚣张气焰,伺机主动出击破敌。然而,哥舒瀚正确的战略决策不被采纳,在诸多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宦官鱼朝恩逼迫哥舒瀚仓惶出战,造成预料之中的败局。哥舒瀚兵败后,鱼朝恩上书唐玄宗,诬蔑哥舒瀚通敌叛变,一代名将哥舒瀚蒙冤被杀,哥舒瀚率领的朝廷主力部队畏罪溃散。鱼朝恩首先弃守逃跑,安禄山叛军兵锋直击唐王朝的首都长安。
当时已经七十二岁的唐玄宗惊慌失措,率领朝廷卫戍部队连夜仓皇逃往四川成都。
第二天五更,朝廷的官员们上朝时,到处找不到皇帝,朝廷官员一哄作鸟兽散,混迹在难民群中逃难。唐玄宗落荒逃难到今陕西省兴平县马嵬坡时,卫戍皇帝的禁军士兵哗变,禁军要求杀死杨国忠,以谢天下,又逼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安禄山的叛军唾手占领了京都长安。
公元756年7月,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在不知道皇帝死活的情况下,被部分随臣拥戴,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皇帝位,李亨就是唐肃宗。唐肃宗布告天下,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唐肃宗即位时,身边的文武官员不超过三十位。唐肃宗的好朋友、军事家李泌从孟津赶到灵武县后,帮助唐肃宗制定了一系列平叛计划。然而,在宫中长大根本不懂军事的唐肃宗急于收复两京,并没有认真执行李泌的战略。
老皇帝出逃,生死不明,新皇帝偏执,一意孤行,真无可奈何之日也。于是,逃难路上的大诗人杜甫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悲而作三吏三别诗。大诗人王维被安禄山俘虏,服用哑药成了哑巴。大诗人李白被诬为谋反,流放四川。
幸而天不灭唐,幸而贼终是寇。
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宁县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自称皇帝。安庆绪封大将史思明为范阳王,让史思明回范阳(今北京市)镇守后方老巢。盘踞范阳手握重兵的史思明也有野心,实际上叛军这时候已经内讧分裂了。
公元757年9月,唐王朝大将郭子仪率兵收复了长安;十月,郭子仪收复了洛阳,安庆绪败逃黄河以北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
公元758年9月,唐肃宗组织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掌握的数十万大军围攻邺城。由于唐肃宗也是宠信宦官的主儿,害怕将帅权力过大,又鬼使神差的让太监监军,因而朝廷调集的数十万大军军中不设元帅,大军因缺乏统一指挥,造成久攻邺城不下的僵局。
公元759年2月,史思明率兵救援邺城,大败唐军,解了邺城之围。
公元760年2月,史思明发动政变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并乘胜再度攻占了洛阳。不久,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在河南省洛宁县一带发动政变,杀了他的父亲史思明,史朝义自立为皇帝。
公元762年,唐肃宗和父亲唐玄宗先后病死,唐肃宗的儿子李豫即皇帝位,李豫就是唐代宗。
公元762年10月,唐代宗任命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少数民族将领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又向少数民族回纥借兵。这时,朝廷平叛的军队多达30余万,在今洛阳市孟津区横水镇昭觉寺前的昭觉原,包围了史朝义的主力部队10余万人。横水之战成了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决定唐王朝命运的大决战。
横水,当时称横水店、黄水,即今洛阳市孟津区横水镇横水村。
史朝义的叛军为什么会跑到了横水呢?
原来,这个时候的史朝义叛军已成了败逃之势,通往叛军老巢范阳的退路——黄河重要渡口河阳三城(今洛阳市孟津区白合镇于家村至吉利冶戍河桥)掌握在朝廷大将李光弼军队手中。史朝义的叛军占据横水,是为了控制黄河的另外两个渡口:即河清渡口和赤河滩渡口,这两个黄河渡口是史朝义叛军逃回北京的必经之地,也是叛军必定要坚守的咽喉要塞,控制横水,才能控制河清渡口和赤河滩渡口。
再说,差一点被安史之乱搞垮的唐王朝,无奈之下屡出昏招,竟然引狼入室向回纥借兵,并默许回纥军队在攻下洛阳城之后可以抢掠三天。
回纥的军队进入洛阳西郊后,把史朝义叛军的一部包围在横水镇东部的昭觉原昭觉寺一带。唐王朝官军三十余万人驻扎在今新安县孙都村、孟津区横水镇元庄村、上院村、寒水村、文公村等地。史朝义叛军作困兽斗,叛军精锐在横水镇昭觉寺附近建立栅栏,抵御官军。
被重重包围的叛军自感势单力薄,急忙向远在陕州(今河南省陕县)的叛军首领史朝义求救。史朝义亲率精锐骑兵10万人赶赴横水,史朝义的司令部就设在横水昭觉寺内,一场大决战一触即发。
这时候,唐王朝官军副统帅仆固怀恩的部队也蜂拥而至横水,史朝义的数万叛军,坚守栅栏。仆固怀恩布阵于昭觉寺西原上,一时旗帜蔽空,杀声动地。仆固怀恩命令骁骑及回纥之众傍南山出击于东北,官军和仆固怀恩的军队举旗为内应,表里而击,叛军营地被一鼓而拔。
史朝义率铁骑十万殊死决战,短兵相接,相杀甚众。仆固怀恩急令弓箭手五百人下马,弓弩乱发,史朝义叛军中箭而死者不可胜记。唐王朝官军镇西节度使马璘大呼说:杀、杀、杀贼!遂执旗而进,单骑奔击,杀叛军旗手两人,突入贼众之中。史朝义叛军左右披靡,唐王朝大军乘虚而入。史朝义叛军大败,被斩首一万六千余级,被生擒四千六百人,降者三万二千人。两军又转战于石榴园、老君庙等地,史朝义叛军一时大败,人马相互践踏,尸体填满了尚书谷,史朝义仅率轻骑十数人落荒而逃。
史朝义大败于横水,只好率残部奔洛阳,一把大火烧了明堂。史朝义的部将张献诚也在开封投降了官军,史朝义只好率残部逃奔幽州。
这时候的洛阳城成了一片火海,回纥的部队乘机大肆纵火刼掠,郑州、汝州一带尸横遍野,百里狼烟。
时值天寒地冻,残留的百姓们只好穿着纸糊的衣裳遮丑。
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横水大决战使史朝义全军覆没,史朝义仅率残部数十人狼狈逃至今河北省温泉栅,史朝义残存部下一哄作鸟兽而散,史朝义绝望自杀。安史之乱以叛军的彻底失败画上了句号。
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横水大决战,是一场决定唐王朝命运的历史性战役,也是安史之乱的终结。
安史之乱前,大唐在册户籍有900余万户3800余万人;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在册户数锐减至193万余户1800余万人,人口损失达一半以上。
横水之战后,唐王朝百官纷纷上书朝廷,向肃宗皇帝李亨庆贺,李亨因此下了《答文武百官表贺河阳陕东破贼诏》,诏书全文曰:“朕为人父母,时属艰虞,东夏不康,近郊多垒。除妖扑燎,戎马交驰,父出夫行,征徭未息。蓬头汗甲,今已累年,忧我人斯,寝兴诚切,达精诚于天地,委长策于庙堂。宗社假灵,王师克胜,残逆穷搏,聚而相持。造舟横河,树栅凭岸,一鼓齐进,应时歼荡。陕东连捷,吉语骤来,平贼安人,指期可待。自古王者,得神以兴,城梁不假于人功,士马或称于幽赞,休徵斯在,灵应不违。凡百具僚,相同庆慰。”
肃宗皇帝李亨还同时发布了《收复两京大赦文》,文中说:“轩辕有版泉之战、尧帝有丹水之师、汤有葛伯不祀、周有猃狁孔炽。古之王者,奉若天命,违道不敢不正,干纪不得不诛。日者逆胡猖狂,敢行称乱,朕嗣守鸿业,钦承睿图,枕戈尝胆,抚剑泣血,罔不夙夜,若涉春冰。赖天地疾威,社稷凭怒,上皇丕烈,万国永怀,因时致讨,为人请命。由是义夫奋发,回纥籍兵。邦圻关辅之士、陇河湟之众,沙朔羌戎之骑、微卢蛮貊之人,万里云趋,四方雾事。既张我伐,咸乃一心。蠢兹蜂虿之余,尚负螳螂之力。自京南合战,雒北追奔,百万摧锋,一戎而定。昔夏以有穷之乱,克之者四十年;汉以新莽之篡,复之者六千日。今环周未载,氛围廊清。风振海而波荡,雷破山而右裂,区宇重辟,日月增辉。此皆三灵叶赞,累圣垂祉,岂予小子,能集大勋。顷以先扫宫室,奉迎銮驾,紫宸初正,黄屋未归。耆老之望则深,庭闱之恋犹积。所以自天之泽,必奉于承颜作解之恩,尚稽于候命……”
噫!这正是:忘战必危山河破,好战必亡凶逆多。骄奢淫逸国必倾,太平世界血成河。
(0)

相关推荐

  • 安史之乱中最能打的人,带领拼凑的业余军队,歼灭叛军十二万人

    渔阳鼙鼓动地来,公元755年农历十一月,唐朝大将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乱,挥师南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占了洛阳.第二年正月,安禄山还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年号圣武.之后,又占领了唐朝的都城长安,唐玄宗出逃 ...

  • 大唐盛世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五):叛乱虽平,盛唐不再

    导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春望>正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安禄山起兵叛乱第三年,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 ...

  • 安史之乱,唐朝北方军队为什么放着盛世不过,跟着安禄山反叛?

    安史之乱对大唐来讲,是一记结结实实的腰斩. 安禄山造反前,唐朝是巅峰的开元盛世:造反后,唐朝就陷在藩镇割据.宦官干政.外敌入侵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皇帝被各种挤兑,当的那叫一个憋屈. 按理说,像安史之乱这 ...

  • 安史之乱竟让唐朝损失3600万人口!这是怎样一场空前浩劫

    4000年来的人类文明史,其实真正最有意义的事情只有一件: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上各国各地人类的人口.gdp乃至整个生存质量,无不是一直就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中反复循环. 正因为工业化时代之前,农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 却说世界天道轮回,中华兴亡替邅.自班媫妤神宫被毁后,瀍涧暴雨狂降十数日,农田被毁,河道淤塞,房倒屋塌不可胜记.惟有九眼泉水凶猛异常,水势大盛,平地泉水吹沸,碧浪汹涌. 有勘與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二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二 本章开篇诗曰:江山事业总有定,生死存亡命生成.古今多少英雄辈,一抔黄土沐春风.  若问在平定东都洛阳之战中李世民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以8000名精兵打败窦建德的10万军队?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八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八 却说大唐王朝共历经二十一位皇帝(含武则天),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大唐最后一位皇帝是唐哀宗李柷.大唐王朝的气数终于没有超过三百年,这是为什么呢? 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九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九 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诏命宣徽南院使曹彬.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战船千艘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北上策应.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大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

    却说公元92年班固死的时候,班超正在西域对匈奴作战.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年迈的班超思念故土,上书朝廷请求回京城洛阳养老. 这时候,班固已经死去了八年,远在西域的班超也已经七十岁了. 班昭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三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三 往事不堪回首,唐王朝自李隆基登上皇帝之位之后,国家才逐渐趋于稳定.李隆基和群臣回顾五胡乱华往事,往往痛心疾首. 五胡乱华,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胡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七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二十七 却说某一天班媫妤正在吃早饭时,贴身侍女卫紫跑来说:"娘娘啊,你平日里经常书写画画用的笔笔头开花发叉,我试了试都不能用了,还是換新吧." 班媫妤说:&qu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三十二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三十二 却说南唐灭亡后,有一个名叫衷愉的人很有骨气,衷愉学识过人,善书法,尤其精通草书.李煜执政时期,衷愉历官监察御史,累官礼部尚书.李煜投降大宋后,衷愉深感耻辱,弃官归隐于东阳岩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二

    微卫星 摄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二 却说班妤山下有班沟村,班沟村是班超和班氏后裔的故乡,近代班沟村诞育出了"二次革命"中的英烈人物杨体锐,使班沟村再一次成为中国人注目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