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篆书“嗨起来”的宋室后裔,创意新、影响大、格调高!
赵宧光像
小编说
是谁让亭亭玉立、体态端庄、笑不露齿、一身静气的大家闺秀,突然跳起了街舞?可能是位帅哥。是谁让猛男走进了健身房开始“撸铁”,露出人鱼线、马甲线甚至六块腹肌?可能是位美女。那又是谁让四平八稳、均匀对称的篆书跑起来、舞起来、嗨起来?你知道吗?
赵宧(yi)光(1559-1625),字水臣,号广平、寒山梁鸿、墓下凡夫、寒山长、凡夫。江苏太仓人,宋代王室后裔,宋太宗赵炅第八子元俨的后代。作为王室后裔,赵宧光一生不仕,只以高士名冠吴中,偕妻陆卿隐于寒山,读书稽古。其妻陆卿之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师道的女儿,家学渊源,颇具文才,著有《云卧阁稿》、《寒岩誉草》等,与当时的徐媛齐名,人称“吴门两大家”,为吴中有名的才女。儿子赵灵均,又“能诗画,善画事”;所配文淑,“善诗,世称女宗。”“父子篆学,姑诗妇画”,被人称为“吴门三秀”。
赵宧光一生精六书,工诗文,擅书法,兼文学家、文字学家、书论家、造园师于一身。代表园林有以“千尺雪”出名的寒山别墅。特别是他的草篆,创意新、影响大、格调高,历来为世人所赞誉。
赵宧光营造“寒山别墅”。明代万历二十二年(1594),赵宧光遵照父亲的遗愿将父亲葬于苏州枫桥寒山。期间,赵宧光大兴土木,利用寒山岩石山野的天然景观,凿山劈石,疏泉植树,依山而筑 “ 寒山别业 ” ,有 “ 千尺雪 ” 、 “ 云中庐 ” 、 “ 绿云楼 ” 等多处胜景,一时成为吴中一处桃源仙境。
赵宧光墓。墓地位于江苏苏州天平山后山的寒山岭,1956年曾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墓与祠庵均毁损,现已被排除出文保单位。此墓的墓碑和墓坊已失,且有明显盗洞。
赵宧光一生钟爱篆书,其篆书独具面貌,既不同于历史的书风,也有别于时代面目,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被称之为“草篆”。
“草篆”的最大特点是以“草法”融入篆书,即在篆书的书写时,大量使用草书的用笔方法。而这种用笔方法的最大特征就是连笔意识。
此外,隶变过程中出现的“草篆”是书体演变过程中的不自觉现象,其中的偶然性很多,赵宧光的“草篆”是对成熟小篆的有意识改造,主动性的背后势必有其必然性。
明代赵宧光反字“华山鸟道”。
在这一思想基础上,赵宧光大胆打破常规,一改前人篆书笔画均匀的常态,用笔有轻重、快慢、顿挫、转折之变化,并时有出锋牵丝映带上下笔,气韵贯通,灵便而活泼。
这种草篆书法一出,当时曾为人所讥讽,变乱古法常为守旧者不齿。但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草篆的发挥,却又是返璞归真再现出简牍篆书真实书写的神态,对当时及后世篆书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傅山、八大山人、邓石如,乃至吴昌硕多多少少都受到其影响。
赵宧光《张樗寮手书金刚经后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
另外,赵宧光对飞白书情有独钟,并有意识地加以继承,从他传世的篆书作品看,除了隶意的融入,还大量运用了“飞白”,几乎字字飞白。如国家博物馆藏赵宧光《登鹳鹊楼五绝诗》。
赵宧光《登鹳鹊楼五绝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赵宧光《四箴册》(节选),辽宁省博物馆
总结来说,赵宧光“草篆”的风格主要有三方面,使原本稳重端庄为特征的篆书书体得以“草篆” 之名。
一是草法的融入,表现出草书连笔、快写等草率的特征;二是隶书的用笔取代了篆书的运笔,增加了点画结字的丰富性与厚重感;三是飞白的大量运用,使篆书变得活泼灵动。
故而,赵宧光自称其为草篆“前无作者”,小编认为并非是自负之语。
作品欣赏
一起学篆书
篆友喜欢本文可以分享和在下方点个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