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奥秘|森林的秘密世界: 树联网也有“朋友圈”,还会照顾身边生病的同伴

珍 · 尊重生命  珍惜造化  敬天爱人

真 · 真如展现  本性无染  自然健康

臻 · 生活美境  努力无懈  臻达至境

净茶 | 纯香 | 琴箫 | 书画 | 养生 | 文化

森林中的一夜 - 森林中的一夜 音乐: 冼其炜 - 听雨之声

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并且接纳这种无知

这样我们才能获得

在自然中长久和谐生存所必须的

谦逊感

森林其实是一个秘密世界

你知道吗?其实森林并不沉默。森林的地下存在着另外一个世界,它们使得无数的大树可以彼此交流。

植物有感觉,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拥有感情,他们会感觉到疼痛。

森林科学家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揭示了树木有一些惊人的社交技能。事实上,树木可以彼此交流。

并且他们的词汇量大得惊人。当你穿过森林时,你的脚下有几百个谈话正在进行......

但你一个字也听不见,因为树木不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而是通过电脉冲信号进行的,正如人类的神经系统一样。在土壤下面,树根水平伸展开来,伸展的宽度至少和树的高度一样。

因为树根是向侧面延展,所以它们也会缠绕在一起,构建起与周围其他树木的联系。树木不仅能向它周围的树木发送电信号,并且树木还可以转述信息,即使有许多树把他们分开了,但是他们仍能彼此交流。根的这种相互连接网,被人们称之为“树木万维网”。

从这个意义上说,森林就是一个单独的生物有机体,就连各种各样的真菌也加入进来。把他们自己连接到这个基于根的社交网中与树木進行沟通。

那么树木之间到底在说些什么呢?

通常是“给我一些食物吧,伙计。”

当一些树木,在某些成分上获取不充足时,而那些成分是他们生长所必须的。例如碳、磷和硫磺之类的东西。他们把请求发到树木万维网中,最近的一棵拥有那几种成分多余的树会做出回应,例如把碳送给那棵发出请求的树。

它们是怎样传送这些养分的呢?是通过树根进行的。这些了不起的生物高速公路,不仅是一个通讯网。

他们还可以把许多自然元素,传遍整个森林向外平均分配资源。树木甚至还彼此照顾。如果他们注意到某棵树没有得到足够的阳光,那么他们就会慢慢地,重新摆放自己的树枝。

这样一来可以让额外的光线通过,把更多的维生素和养分,传递给那棵树老去的树和生病的树,能从他们邻居那里得到额外的关爱。

他们甚至可以选择,让自己的根与某些树木的根分开,如果那些树是不受欢迎的,例如那些枯死的,腐烂的树。

你有没有注意到,树木模仿其他树的方式。他们改变自己的外貌,在同一时间让叶子掉落,似乎他们都完美地同步起来了。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同步的。

树木也拥有数数的能力。他们一起数着逝去的日子。记录下每年整个春夏季共有多少个温暖的日子。然后他们在森林里分享这些知识,根据这些知识在最佳时间让花蕾绽放。

在冬天那些寒冷的日子里,他们也做了同样的事情。所以他们都确切地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叶;天气寒冷时在什么时候进行蒸发活动。

别担心,树木和其它植物都不太可能能感觉到疼痛。他们缺乏感受知觉所需的神经,但是他们确实拥有自己的个性。

有许多善良的树,他们竭尽全力帮助其他的有机体。也有坏心肠的树,他们夺走更多的养分,数量超过了他们自身所需。

甚至有理论认为树木可以做决定,拥有记忆。树木之间甚至还有战争。像山毛榉和橡树这样的物种,是以家庭为中心的。

他们会非常野蛮地保护自己的家族。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树木真的知道哪些树是它们自己的孩子。

母树会通过根向他们的孩子输送糖液,支持他们的生长,让幼树能够茁壮成长寿命更长。

树木家族会故意剥夺附近其他物种生长所需的物质,想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地盘,那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物种聚集区。

这就像《阿凡达》,潘多拉星球上不同生命体之间的相互连接。整个潘多拉的树木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互联网,树通过根部的电化学物质的传递而连接和交流,这个网络中甚至储存着巨量的信息。

我们走进森林,看到的是一棵棵分离着生长的树。而事实上,“分离”这个词对于森林来说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天然森林必然是一个超生物体(super-organism),其中每个个体都在发生互动与连接。而人类的科学研究直到现在才刚了解这其中的一点点信息。

“整个森林就是树木的学校”。从北美被移栽到欧洲城市里的红杉树,没法像在北美老家那样长得很高大,而是通常有着矮胖体型。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母亲树的“教养”,从小就生活在阳光充沛的环境,随心所欲地进行光合作用,就像缺乏教养的小孩拼命吃甜食和薯条一样,很快长出了个“大肚腩”。

这样的红杉长到百岁以上的时候,就达到了高度的极限,高处的枝丫就会逐渐枯萎,无法再长高了。而且,因为幼年长得过快,树干内细胞疏松、充满空气,对真菌感染的抵抗力也不高,在寿命上肯定无法达到自然状态下同类的水平。

希望人类的父母们,也能从森林的教养法则中获得启示。这不只是说在孩子的食品摄入方面要有适当限制,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孩子年幼时,真的需要早早地密集地获取那么多知识吗?在精神上被“填鸭”过头、成长过快的孩子,未来能够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吗?

健康的树,给我们的不只是维护生态的价值。健康的树必然是更“快乐”的,而这种气氛也可能会给人积极的影响。反之,在没法获得足够生存资源、于恶劣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树,会不断向空气中释放警示讯息。“所有这些物质与成分,很可能就存在于每一口我们吸进肺里的森林空气中。” 也许,就像潘多拉的纳威人可以从树联网中获取信息,我们人类也在有意无意地跟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体交流着。

而不健康的森林带给我们的损失,既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恶化,也可能会造成人内心情绪的变化。

现代城市让人在地理位置上高度聚集,人心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我们差点忘记,健康的社区本是人生存的必需,就像健康的社区是森林的基础一样。生态问题是一面诚实的镜子——我们在如何对待树,其实也是在如何对待着自己。

森林不是专为人类而存在的“资源”,而是自然智慧的宝库,是生命的家园。如果将地球看做一个巨大的超生物体,或许森林不只是地球的肺,也同时是她的神经系统。

探索未知的路是无尽的,但首先要做的,是保护。这并不是环保工作者的专门领域,而是从每个人有意识的消费选择、生活方式选择而开始的。地球上的人类该如何更好地担任土地守护者的职责?

借用《阿凡达》中的一句话,“这个世界的财富并不是埋在地下的矿藏,而是遍布我们周遭的一切。”

广袤无垠的森林向来能激起人们无尽的想象,从蓝精灵到白雪公主,从黑骑士到魔法师,茂林幽深之处不知发生了多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德国,年过半百的资深护林员彼得·沃莱本对森林则有另一番体悟。他认为,当代社会倾向于把树木看作“有机机器人”,而他的使命是重塑树木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他曾为保护森林而险些移民;他的科普作品《树木的隐秘生活》(The Hidden Life of Trees),用拟人化的口吻描绘了树木许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比如树木竟然会照顾周围生病的同伴。

彼得·沃莱本,图片来自stern.de

人工林脱离了“树联网”?

现年53岁的彼得·沃莱本生于德国波恩,从小就喜欢大自然,曾把蜘蛛和乌龟作为宠物饲养,喜欢在户外玩耍。上高中时,有位老师给他描绘了世界环境的悲惨未来,他深受震动,从此立志要保护森林、改善生态。

他大学就选择了林业专业,1987年毕业后开始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国家林业局工作,担任护林员。没过多久,沃莱本就开始负责养护该州胡默尔镇埃菲尔山区一片3000英亩(约1.8万亩)的林场。在这里他要照料栽种得整齐成行的人工林,为山毛榉、橡树、松树和云杉喷洒农药,砍伐成熟的树木,并用重型设备将木材运出林区。

沃莱本业余时间会组织游客开展野外生存和露营活动,经常有游客指着半空中扭曲丑陋的树枝大加赞美,而这种枝干从林业利用的角度看却毫无价值。沃莱本儿时对大自然的热爱又被重新点燃,他开始观察奇形怪状的树根,研究各种不同的生长模式,突然发现,有很多大自然的奇迹连自己都无法解释。

树木根部的土壤中存在各种真菌,树木依靠真菌交换营养,传递信息,形成“树联网”。

与此同时,德国亚琛大学到他管理的这片林区开展科考,研究结果令沃莱本大吃一惊:树木根部的土壤中存在各种真菌,树木依靠真菌交换营养,传递信息,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树联网”。

人工林的树木被人为地分隔开来,目的是保证每株树都能获得更多阳光,生长更快。但在树木之间造成太大的空间会导致树木从它们的社交网络中脱离出来,可能阻碍树木某些先天机制发挥作用。

生态葬礼林足够用20年

这些观点引起了沃莱本的兴趣,他开始琢磨另一种林业经营模式。沃莱本参观过德国与瑞士的私人林区,那里自然生长成材的树木价值比人工林的树木高很多,“砍掉两棵就足以买辆车,而我这里的云杉砍掉两棵也就只够买个披萨。”沃莱本常常举这个例子。尽管干的是护林的活儿,可沃莱本觉得这跟他真正的理想还有很大差距。在林业学校读书时,他几乎没有学习过应该如何观察和了解树木的行为。

2002年,沃莱本在自己负责的森林中划出了一块区域,供人们将挚爱者的骨灰埋葬在树龄200多年的古树之下,并留下一块刻有名字的小牌匾。这种做法很成功,既不用砍伐古树,节约了墓地,又能给林场带来一定的收入。“现在已经有4000个骨灰盒,而剩下的地方足够未来20年用的了。”

马替代机械 护森林土壤

他还有很多护林改革方案,比如用马匹替换掉容易损害森林土壤的重型机械设备,不过没有得到林业局的批准。在与上司争执了10年之后,沃莱本决定放弃德国公务员这个稳定的“金饭碗”,移民去瑞士。

最后时刻,胡默尔镇政府决定解除与国家林业局的合同,直接雇佣沃莱本养护林场。从2006年起,沃莱本用马匹代替重型设备,这样林场的土壤就不会被压得十分板结,有利于蕴藏空气和水分;不再使用杀虫剂,更大程度地允许树木自由地生长;不再实施皆伐作业(一次性砍掉林场全部树木的做法),而是有选择地进行适度砍伐。此举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林场增加了收入,两年内,林地扭亏为盈。

靠近街灯的树木死得快

沃莱本觉得传统的科学著作“虽有精彩的事实和见解,却缺乏情感”,这无疑会影响科学的传播;他认为不能将树木视为“有机机器人”,只关心如何对其加以利用,而没有将它们视作活生生的生命。沃莱本希望人们减少不必要的砍伐,而是更多地去欣赏树木的美,于是科普作品《树木的隐秘生活》2015年应运而生,迄今销量已超过50万册,被译介到了27个国家,在德国畅销书排行榜上长期高居榜首。

《树木的隐秘生活》

“城市里的行道树就像森林里走失的流浪儿童”,沃莱本在书中这样比喻。行道树扎根的土壤比森林里的土壤更坚硬,到了夜晚,街道和建筑物散发出的热量使它们无法像在森林里那样凉快。它们被剥夺了森林土壤中共享的微生物,只能靠绿化工人的简单维护勉强度日。

靠近街灯的树木死得快,沃莱本建议深夜关掉街灯,使树木生长更健康。

“它们到了晚上也得睡觉,”沃莱本说,“有研究表明靠近街灯的树木死得更快。就像夜里在你的卧室亮着一盏灯,这对你不好。”2016年欧盟委员会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夜间的人工光源会打乱树木春季萌芽、叶片变色和老叶脱落的正常节奏,“会对植物的健康、存活与繁殖造成重大影响。”沃莱本建议当地政府深夜关掉街灯,既能省电,还能使行道树活得更久更健康。

人为扩大间隔会使树折寿

年轻的山毛榉每经过一个季节完全可以长高18英寸(约46厘米)。可是它们的妈妈并不允许。老树高大浓密的树冠十分广阔,只有3%的日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幼树的枝叶上,这一点可怜的阳光只够幼树维持基本的生命。难道树妈妈不想孩子早点长大成材?当然不是,科学家已经证明,幼树生长速度越快,寿命越短。

著名森林生态学家苏珊娜·施玛德研究发现,山毛榉宝宝在母亲的荫蔽下缓慢生长,时间长达200多年,而母树会通过根部向山毛榉宝宝提供营养,就像人类“喂奶”一样。沃莱本建议人们不要轻易砍掉老树,他也反对人为地将树木间隔开来栽种,虽然这样可能树木长得更快,但其寿命会缩短,木材的品质也会降低。

树木的互助为地表降温

树木之间存在“友谊”,沃莱本以两株山毛榉说明这个事实:两棵树离得很近,但各自的枝叶却伸向不同的方向,而不是相互拥挤。“它们就像情侣,如果你砍掉其中一株,另一株也活不了多久。”

树木之间会相互帮助,当有的树木生病时,其他树木会通过根部向其输送营养维持它的生命。

沃莱本就曾发现一个被砍了的树桩,过了数百年之久还依然活着。他认为如果没有这种互助行为,病树死去后将使树冠的荫蔽减少,造成地表温度上升,湿度下降,对其他树木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有研究证明,野生状态的森林,温度比人工林低3摄氏度,“人们在为降低全球气温2摄氏度而绞尽脑汁,可森林做的远远高于这个要求。”沃莱本感慨。

他希望人们能让森林长得更自然、更野性一点。松树、橡树和云杉等树木被虫子咬了以后,被咬部位的周围组织会立刻起排斥反应,让虫子不再有胃口,同时被咬了的树木还会通过根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其他树木传递某种警告信号,沃莱本形容这是树木在“尖叫”。这些互助行为若能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没必要大量使用农药了。

树木也有“个性”。比如,在沃莱本回家的路上有3株相同大小的橡树,在春季绿叶成荫,到了冬天都光秃秃的,可是在秋天,其中两株的落叶时间总是比另外那株晚两周左右。这3棵树的生活环境几乎毫无二致,沃莱本认为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的“个性”不同,所以做出了不一样的决定。

(本文撰写过程中参考了英国《自然》杂志、《卫报》《爱尔兰时报》等的报道。图片来自Pixabay, stern.de, Amazon。

(本文撰写过程中参考了英国《自然》杂志、《卫报》《爱尔兰时报》等的报道。图片来自Pixabay, stern.de, Amazon。文章来源:环境与生活   作者:王琪峰)

(0)

相关推荐

  • 保护机构老想砍树,你能理解吗?

    从小喜欢玩虫.长大还继续跳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天坑的小宋同学,打死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乐呵呵地站在油松林里看着工人砍树. 伴随着油锯的轰鸣和工人的呼喝声,一棵八米多高碗口粗细的油松顺着山坡轰然倒下. 砍树 ...

  • 树和人类健康

    树作为绿色植物最大的群体,在呼吸(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出人类及动物须臾不能离开的氧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改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证明,一棵50年树龄大树:可释放的氧气可供65人呼吸一辈子,一天可吸收 ...

  • 科研 | Nature:连接树木的地下微生物网络地图被科学家们绘制出来了

    本文由木木的天空编译,玛莉.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从高大的红杉树到纤细的山茱萸,如果没有微生物的陪伴,树木就什么都不是.数以百万计的真菌和细菌在土壤和树根之间交换养分,在整个树 ...

  • alcaro:这个来自威尼斯的宝藏品牌,竟然把废木材变成顶级家具

    你见过来自威尼斯的海水中的家具吗? 被侵蚀的木桩,青蓝色的海水还有不断往上冒的气泡,这样的画面不仅在潜水时能见到,还可以出现在家里.意大利家具品牌alcarol就是实现这一想法的代表! 品牌故事 al ...

  • 文学看台317 | 文化之旅71:上帝的花园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摄影看台|到林场看美女作家下海拉大网 市林业局负责人向文友们介绍林场情况.     汕尾日报记者 孙彦修 摄 陆丰东岸两林场:上帝的花园 ●吴志跃 仲秋的周日,随&qu ...

  • 山东泰山植树造林历程

    一代精神看翠霭,千年物色在苍林.4月的泰山,雄伟壮阔的山峰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点缀着数以万计的古树名木,漫山遍野的森林和点缀其中的各色花儿,让人心旷神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 足不出户环游世界!手机发微信朋友圈如何定位到国外?

    只需把朋友圈虚拟定位到国外,就能造成足不出户便能环游世界的假象.那应该如何操作呢? 如果你用的是安卓 7.0 以下的机型,首先 root 并安装 Xposed 框架,再安装"超级神行者&qu ...

  • 「转载」《参同契》时间观念与生命奥秘发微

    「转载」《参同契》时间观念与生命奥秘发微

  • 匠心荐读 | 带你走出那片浓雾森林——品读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三十七岁的我坐在波音747客机上.庞大的机体穿过厚重的雨云,俯身向汉堡机场降落.十一月砭人肌肤的冷雨,将大地涂得一片阴沉--天花板扬声器中低声流出背景音乐,那是一个管弦乐队自鸣得意的演奏的 ...

  • 用生命信仰绘出唐卡世界

    画唐卡是一种修行人生更是一场苦修只有在经历了磨难之后领悟才会更加深刻 格桑达娃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生于青海热贡,那里包括整个西藏都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家里最聪明孩子会在小时候被送到寺院出家.格桑 ...

  • 中医揭示生命奥秘

    中医揭示生命奥秘

  • 爱牙日,医学硕士带二小学子走进龋齿的秘密世界

    9月19日下午,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邀请永聚牙科专业医学硕士柳红光走进校园开展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现场300多名学生以及部分教师参与. 据了解,今年9月20日是第30个全国爱牙日,活动主题为" ...

  • 只有在你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

    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顾城 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这个形式可能是革命,也可能是爱情:可能是搬一块石头, ...

  • 《大家》阅读:​诗性的生命永远不老 ——贺《世界华人经典诗选》出版发行

    诗性的生命永远不老 --贺<世界华人经典诗选>出版发行 江南秋 新诗百年,一首首 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这本<经典诗选>里 重获新生,恢复体温 在这个精神贫乏的年代 干涸的目光得以 ...

  • 培养皿内的大脑类器官有意识吗? | 生命奥秘

    2020年11月03日 ⁄ 暂无评论 一些实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成群的细胞和无实体的大脑是否有感知能力,以及科学家如何判断它们是否有感知能力. 在Alysson Muotri的实验室里,数百个芝麻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