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论语选读(五)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冉雍做了季孙肥的家宰,问孔子如何治政。孔子说:在让官吏们做事之前自己先去做,赦免他们的小过失,选拔他们中有能力的人。冉雍说:怎样才能知道他们有没有能力来选拔呢?孔子说:选拔你了解的人。你不了解的人,难道别人会[了解了却]舍弃吗?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仲由说:卫邦的邦君等待你去执政,你会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要选那就是要正式的名分。仲由说:有这样做的啊,你也太迂腐了,要那么正式吗?孔子说:太粗鄙了,仲由。作为一个君子对他不了解的事物,大多是存疑的。名分不正式政令推行就不会顺利,政令推行不顺利政事就无法完成,政事无法完成礼乐就不会兴盛,礼乐不兴盛刑罚就不会公正,刑罚不公正庶民就连怎么手脚怎么动作都不知道了。所以作为一个君子取得的名分一定是可以颁布政令的,颁布了政令一定是可以施行的。作为一个君子对自己颁布的政令,是不能有所含混苟且的。
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须问孔子如何和种植谷物。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须又问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须退出之后,孔子说:樊须只能做个普通庶民了。高级官员重视礼仪,那么庶民就没有谁敢不敬畏;高级官员重视公理,那么庶民就没有谁敢不服从;高级官员重视政府信用,那么庶民就没有谁敢表现得不淳朴。这样做,那么四方的庶民就都会背着他们的孩子来投奔了,怎么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说:记诵《诗》,交给他政务,却不能胜任,让他出使四方邦国,不能独立处理外交事务。这样即使他知识很多,有能有什么作为?
13.1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卜商当了莒父邑的家宰,问孔子如何治政。孔子说:不要贪求快,不要看小的利益。贪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只看小的利益就做不成大事。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沈诸梁对孔子说:我们乡里有立身正直的人,父亲偷窃了羊,作为儿子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们乡里的正直的人做法跟这个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端木赐问:像怎么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士人?孔子说:[自己做事的时候要有羞耻心,]出使四方邦国,不辱没邦君交给的命令,就可以称得上是士人了。端木赐说:请问次一等的士人是什么样的。孔子说:宗族里的人都认为他尊敬长辈,乡里的人们都认为他友爱兄弟。端木赐说:请问再次一等的士人是什么样的。孔子说:说话守信,做事果敢,固执强硬得如同一个没有读过书的普通人,或许也可以当他作再次一等的士人吧。端木赐说:现在那些从政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唉,那些器量狭窄就如同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说:得不到坚持内心而行事的人在一起,如果一定要跟人共事,那就选狂傲的和孤洁的人吧。狂傲的人有进取心,孤洁的人有坚持不做的事。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要与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而与别人不同,而庶民则思想行为趋同却很难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
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端木赐问:乡里的人都赞美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能确定。端木赐又问:乡里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能确定。不如乡里的好人都赞美他,不好的人都厌恶他[,这样就可以确定他的品行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