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不但通大便,还能泻热利小便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将军” 。《本草纲目》别名“锦纹”。性味苦、寒,功能泻下导滞,破瘀行积,泻火凉血,清热解毒。治六腑实热积滞,血分实热,湿热下痢,黄疽,癥积,痈疮肿毒,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等。大黄荡实泄满,直通谷道,医皆知之,然其泻热利水多不常用,故来浅谈。
《神农本草经》言:大黄“通利水谷”,《药性论》载大黄“利水肿”,《日华子本草》云:“利大小便”。
小便不利常见于淋病。其中热淋因热而致,小便数、急、涩痛,且有灼热感。大黄气味大苦大寒,迅速善走,直达下焦,可导湿热从小便出,邪去小便自利。其中石淋因石致淋,有时会尿排砂石。以脐腹拘急,腰部一侧疼痛,或有阵发性绞痛,痛连小腹及阴部,排尿不畅或中断,或频急涩痛难出,有时砂石从小便出,尿或赤、或黄为主症。大黄善于荡涤有形之邪,无坚不摧,导石外出小便自利。其中血淋以小便涩、频、急,其色红赤,溺与血相杂,甚或尿血为主症。多由热伤血络,或砂石刺破血络而致。大黄治热淋石淋,善能祛瘀通利,故亦为治血淋之要药。
少腹癥瘕积聚阻得水道而致小便不利者,大黄行瘀破积,推陈致新,善破有形,则小便可通利。有病关格小便不通者,新病多实,大黄气味具厚,直趋下焦,折关夺将,而通利二便。久病多虚实夹杂,清浊乖乱。大黄治标去浊,则利于复正生新。亦有水气病湿热壅实小便不利者,大黄善导湿热从二便出,邪去尿自利。
可见大黄,力沉而不浮以攻决为用,不仅通大便,亦能利小便。
药理证实:制大黄荡涤实热,泻火凉血,行瘀破积。而且利胆退黄保肝,又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作用。还有抗溃疡作用,降脂,利尿,抗肿瘤,故其泻热效用比较广泛。大黄炮制后,泻下虽减,泻热更为突出。酒大黄引药上行,善清上焦实热。醋大黄增强消积化瘀之力,用治癥瘕积聚。大黄炭行瘀止血,用治血热有瘀的各种血证。
大黄都认为它是通大便,实际上大黄通便有副作用,主要大黄里面含有鞣质,就有导致便秘的副作用。所以用大黄不在于通便,在于泻热。大黄是非常有效的泄热药,所以大黄不用生大黄可用制大黄。用量一般用10g,也得因人施量。它专能泻胃肠实热,凉血,破结,行瘀破结。不用它通便,所以不要后下,也不用生大黄,可用制大黄。而且它能保肝,退黄保肝。抗菌、抗病毒、抗溃疡病。假如溃疡病,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用大黄和公英效果是非常好的。大黄还能降脂,还能利尿,大黄又能抑制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大黄都能抑制。
大黄泻下力猛;酒大黄驱热下行,并增强活血化瘀功效;制大黄下力缓和,增加清化湿热的作用;大黄炭增加止血作用,主要用于大肠积滞,大便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