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买好的”,还是要“买得好”,抑或是要“二者兼得”?
要“买好的”,还是要“买得好”,抑或是要“二者兼得”?
文/金立成
(注:本文1800字左右,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这是“立成说投资”第357篇原创文章)
提到投资,撇开投资理念与价值观不谈,落到实处时,就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问题或选择:究竟是要“买好的”,还是要“买得好”,抑或是要“二者兼得”?
所谓“买好的”,就是买好企业;所谓“买得好”,就是价格便宜;所谓“二者兼得”,就是以便宜的价格买好企业。
提到这里,如下的两个哲学问题就来了。好企业属于定性的范畴,具体有哪些标准呢,好企业会一直好下去吗?价格便宜属于定量的范畴,便宜永远是相对的,有什么样的参考逻辑呢?现在便宜就代表未来一定便宜吗?
作为一名资深、专业投资者,以上这些问题必须要思考清楚,否则,走在投资的路上,永远无法获得真知,犹如盲人摸象。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不进行深度阐述。
毫无疑问,理想的投资标的,肯定是要“二者兼得”的,但这只是限于理想,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毕竟,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距离的,因此,坊间有言: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往往是骨感的。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总是想要选择“二者兼得”类型标的的投资者往往都是理想主义者,这是因为一家市场公认的好企业,其估值通常都是比较贵的;而一家比较平庸或劣质的企业,其估值通常也都是比较便宜的。
好企业会一直好下去吗?坏企业难道会一直坏下去吗?非也,好企业也可能会变坏,坏企业也可能会变好。因此,投资者必须要明白的是,市场当下认为的好企业并非永恒的好企业;同理,市场当下认为的坏企业或平庸的企业也可能不会一直坏下去或平庸下去。
人类社会中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好坏,这才是理性的投资思维。类似地,用周期性变化的视角看待企业估值的变化,这才是深刻认知估值逻辑的体现。
回头看看标题中提到的问题,现实投资案例中,往往并不存在很多投资书或教科书中说的那种非常理想的投资标的:那就是“好公司+好价格”,而现实的这类组合往往是“好公司+坏价格”。
当很多人认为的好公司出现好价格时,这时候的公司往往并没有投资者想象的那么“好”,甚至有不少变坏的因子,变成了是“平庸公司或坏公司+好价格”。
比如当下的格力电器,价格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担心的事情是格力电器会由一家好公司变成坏公司,由于市场有这样的担忧,格力电器的估值才有看起来这么便宜的理由。
那么现实的问题是,若格力电器会由过去一家好公司,将变成未来的一家平庸的或坏公司,那么现在看起来的好价格又有什么意义呢?可能这个价格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因为未来还会更便宜。当然了,若格力电器能在未来持续变好,当下的价格就是好价格,投资格力电器赚钱就是大概率事件。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当下看起来便宜的格力电器这类过去的好企业,目前核心问题是,判断它的未来是否能够持续变好。投资者一定要尽可能客观去判断,这样才能得出中肯的结论。
表面看起来“好价格”的背后,可能会存在价值陷阱;而过去一直被市场追捧的“好企业”,也很可能会变坏,变成一家平庸或劣质的企业。市场中的价格与公司都是可能会发生变化的。
因此,做投资要做到理想情况下的“二者兼得”,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只能退而求其次,要么侧重“买好的”,要么侧重“买得好”。
对于“买好的”这类投资者来说,就不要一天到晚心心念念要以一个教科书上讲的“好价格”进行买入。若市场真的报出了一个“好价格”,恐怕很多投资者也会担心公司会变坏,而不敢买进,因此,看重“买好的”,买入价格只要不是太贵就可以下手,做时间的朋友。
对于“买得好”这类投资者来说,主要是看重估值的安全性与市场定价的错位性,就不要过分看重当下这个时间点上的企业是否具备优秀质量了。若企业当下仍然非常优秀,没有一点疑虑或瑕疵,市场也不可能报出如此让人垂涎三尺的价格。因此,看重“买得好”,对于企业的质量就不要过分苛求,只要存在安全边际就可以下手。
必须要说的是,投资不是一种苛求完美的游戏,这是一种艺术。不同的投资者对于“好企业”和“好价格”的理解都是有差异的,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对于长期布局的战略投资来说,笔者倾向于“买好的”,而对于阶段性战术性投资来讲,笔者热衷于优先选择“买得好”。
(注:文中提到的投资标的与案例仅作分析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