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世哲理诗句10句赏析

【名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处】

长歌行(三首选一)

汉·《乐府诗集》

其一

青青园中葵a,朝露待日晞b。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晖c。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d。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e。

【题解】

此诗出自汉《乐府诗集》,《长歌行》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歌辞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是一首劝导人们勤勉惜时的哲理诗。天地的悠长与人生的短暂,无限时空与有限生命,这种永恒存在的矛盾,往往能够引起人对于生命消亡的危机感,也往往能激起人类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哲学思索。

此诗以青葵、朝露比喻阳春时的勃勃生机,而后笔锋瞬转,描绘了秋风一至,万木萧条的衰飒,以万物不负春,劝勉人不负时光,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草木之衰败,比喻时光难留。作者诗意未尽,紧接着又用百川东流的意象来表现时光飞逝的不可逆。作者最后振聋发聩地点出全诗的主旨,告诫人们应该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之将至,悔之不及。

【注释】

a葵:一种蔬菜。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腌制,称葵菹。

b晞:干、干燥。《毛诗》曰:“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毛苌注曰:“晞,乾也。”此句《文选》李善注作“朝露行日晞”。

c晖:同“辉”,光辉,明亮貌。

d焜黄:色衰貌。此句《文选》六臣注本作“焜黄华蕊衰”。

e徒伤悲:《文选》李善注作“乃伤悲”,“伤悲”或作“悲伤”。

【名句】

瓜田不纳履a,李下不正冠b。

【出处】

君子行

汉·《乐府诗集》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a,李下不正冠b。

周公下白屋,吐哺c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d,后人称圣贤。

【题解】

诗歌阐明的是人世间最为简明扼要的道理,有德行的君子应该立身谨慎。如何避免引起人的怀疑,自招祸端呢?作者使用了形象化的手法来说明,行走在瓜田中不要整理鞋袜,免得引起看瓜人的误会;行走在李树下的时候也不要整理帽子,免得让人觉得是在偷李子。越是深处高位的人,越要懂得不引起误会的做法。好比周公,哪怕正在吃饭,一听到有人来访,就立即吐出已经吃到嘴里的饭菜前去接待;他在洗澡中三次握着没有洗完的头发,出来接待上访的客人。正是这种礼贤下士、虚心纳谏的态度,为他身后赢得了圣贤的盛名。周公代表的是中国人盛赞的两种美德:“远嫌疑”“谦处下”。

【注释】

a纳履:穿鞋。

b正冠:整理冠带。

c吐哺:吐出嘴里的饭菜。

d握发:洗发时多次挽束头发停下来不洗。

【名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处】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a时。

螣蛇b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c,志在千里。

烈士d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e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题解】

《步出夏门行》是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征讨乌桓时。组诗共四解,开头有“艳”。此解主要表达了胜利之后作者的思考。诗歌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具有丰厚的哲学意蕴。

诗的前四句描写被人们视为长寿象征的神龟和螣蛇都终有化为土灰的一日,而人类与其相比,生命就更为短暂。在这有限的生命中,如何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呢?作者以个人的切身体会,提出了哲理意蕴浓郁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即使生命已经走完大半旅程,仍旧不愿停止对理想的追求,人的寿命或许是有限的,但是奋斗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通过不懈的奋斗,掌握或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易·乾·象》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曹操的诗句是对我国传统哲学精华的形象阐述。

【注释】

a竟:终结。

b螣(téng)蛇:一作“腾蛇”。传说中的神兽,能腾云驾雾,与龙同类。

c枥:马厩,马棚。

d烈士:积极于建功立业的刚烈之士。

e盈缩:盈,圆满。缩,亏欠,不足。最初指天象的变化,《文子·精诚》云:“政失於春,岁星盈缩,不居其常。”后用以指代人寿的长短或成败祸福之事。

【名句】

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

【出处】

杂诗

三国魏·曹植

悠悠远行客,去家千余里。

出亦无所之a,入亦无所止b。

浮云翳c日光,悲风d动地起。

【题解】

诗歌虽然吐露的是作者个人境遇的困顿之情,却反映了所有身处逆境者所应进行的哲学思考。

曹植借用游子离家无归,比喻贤臣无处可栖的穷困。好比远游之人,出门无所停顿之处,也不知何处能够落脚,念及此处,不禁悲从中来。作者认为是那些进谗小人阻挡了自己的尽忠之路,如同天上的浮云暂时遮蔽太阳的光辉。曹植的痛苦是所有仁人志士、有志功业者的痛苦。当他们的人生境遇与理想志愿发生激烈碰撞时,往往产生巨大的张力,穷途困境往往是思索人生意义最重要的心理依托,只有在这种情形下,人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曹植等人“有志不获聘”的悲叹说明,他们虽然遭逢了人生的不幸,但是并未因此消沉,反而迸发出更为激烈的情感。这是他们所受的儒家哲学的影响,也是当时激烈变革的时代背景所致。

【注释】

a之:到。

b止:停止,休息。

c翳(yì):遮蔽、掩盖。本意指用羽毛做的华盖,后引申为起障蔽作用的东西。

d悲风: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

【名句】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赠从弟(三首选一)

【出处】

三国魏·刘桢

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a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b,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c凝寒,松柏有本性。

【题解】

刘桢,汉末魏初的著名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此诗为《赠从弟》中的第二首,以比兴为主要手法。诗歌题目是“赠从弟”,是对家人的谆谆教导,其中蕴含着刘祯对精神操守问题的哲学思考。风迅疾猛烈,却不能改变松柏的挺拔刚劲;冬霜冰雪,也不能使它改变端正挺立的姿态。不是因为它没有遭受严寒的侵袭,而是因为它有着坚强的本性,不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此诗蕴含的哲理是,同样的外部环境,寒冬使得花草凋谢,而青松却亭亭直立。人也面临相同的困境,面对险恶的环境,懦者屈服,强者不屈,即是因为他们的本性不同,性格使然。

【注释】

a瑟瑟:形容轻微的声音或风声。

b惨凄:凛冽、严酷。

c罹:遭受。

【名句】

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出处】

隐士诗

三国魏·阮瑀

四皓a隐南岳。老莱b窜河滨。

颜回c乐陋巷。许由d安贱贫。

伯夷e饿首阳。天下归其仁。

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题解】

阮瑀,“建安七子”之一。汉代末年,政局混乱。一些博学鸿儒纷纷采取隐居的方式来躲避战乱。阮瑀此诗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他首先罗列了一些历史上知名的隐士,商山四皓、老莱子、颜回、许由、伯夷叔齐,赞扬了他们不慕富贵的道德操守。但是这些隐士为何能够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在纷扰的外界诱惑下,他们是如何保持内心的澄明与独立的?这是诗人思索的问题,他最后得出了既怀感叹又富哲思的答案:“只要守住内心的澄明,对自我有着正确的认识,达到纯真的思想境界,何患处于贫苦的状态呢?”

【注释】

a四皓:商山四皓,见于《史记·留侯世家》。他们是秦朝的四位博士,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lù)里先生,他们因躲避秦末战乱,隐居于商山。后汉高祖刘邦屡次请其下山,四皓避而不见,并作《紫芝歌》以名心迹。吕后在张良的指点下请四皓下山,辅佐当时地位岌岌可危的太子刘盈,最终打消了刘邦改立太子的想法。

b老莱:老莱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老子本名李耳,古人将其与古代传说中的老聃、老莱子混为一谈,其实本为一人。他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c颜回:颜回,字子渊。他是孔子的弟子,十四岁拜孔子为师,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的称赞最多,称许他是“好学”的“仁人”。《论语·雍也》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阮瑀此诗即用此典。

d许由:许由是传说中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听说了他的贤能,意欲传位于他,在颍水旁边终于遇到了许由,但许由却认为帝尧的话弄脏了他的耳朵,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

e伯夷:伯夷、叔齐。见于《史记·伯夷列传》,他们是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位公子,相传其父临终要求传位于叔齐,但叔齐以伯夷为兄长为由,坚辞不受。而伯夷也不愿违背父亲的遗言而即位。兄弟二人相让不休,同时出逃。他们因为进谏武王不要伐纣不听,而隐居首阳山,最终耻食周粟,饿死在山上。

百一诗(一百一十首选三)

三国魏·应璩

名句: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

名高不宿著,易用受侵诬。

出处:

其一

下流a不可处,君子慎厥初b。

名高不宿著,易用受侵诬。

前者隳官c去,有人适我闾d。

田家无所有,酌醴e焚枯鱼f。

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g。

所占于此土,是谓仁智居。

文章不经国,筐箧无尺书。

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h。

避席跪自陈,贱子实空虚。

宋人遇周客i,惭愧靡所如。

【题解】

应璩,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建安七子”应玚之弟。全诗开宗明义,阐明君子处世之道。所谓“下流”,指的是自甘堕落、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作者认为君子在任何时刻都要谨慎小心,以防一失足成千古恨。接着哀叹“志士”难用的困境。他弃官而去,不愿再在污浊的朝局中厮混。他选择道家退隐避让只是权宜之计,心中秉持的仍是儒家看重的治国安邦的理想。所以他自夸曾“三入承明庐”,承明殿是汉代的皇家图书馆,也是英才聚集的地方,可见作者对个人的期许。然而,诗歌紧接着描述了才高者和寡、佼佼者易折的窘况。作者的才学越高,所受的猜忌和诽谤就越厉害,作者也只能“自谦”以退避。作者最后引用“燕石藏珍”的典故,比喻自己实际上是如同瓦块一般的无用之人,之所以受到重用,全是因为他人的误赏。作者最后以谦逊自贬作结,体现了宽大气度,同时也看透了“名高易损”的道理。

【注释】

a下流:末流,众恶所归的地方。《论语·子张》:“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b厥初:开始,开端。厥,发语词。《尚书》:“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

c隳官:弃官。隳,毁坏,动摇。

d闾:里巷的门,引申指家门。《说文解字》:“闾,里门也。”

e酌醴:倒酒,引申为饮酒之意。《诗·小雅·吉日》:“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f枯鱼:干枯的鱼,引申为困境。《庄子·外物》:“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矣。”

g承明庐:承明殿,汉代的皇家藏书之所。

h叹誉:称誉。

i宋人、周客:见《太平御览·地部·石上》:“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

名句:长短有常会,迟速不得辞。

出处:

其二

年命在桑榆a,东岳b与我期c。

长短有常会,迟速不得辞。

斗酒当为乐,无为待来兹d。

室广致凝阴,台高来积阳。

奈何季世e人,侈靡f在宫墙。

饰巧无穷极g,土木被朱光h。

徵求倾四海,雅意犹未康i。

【题解】

此诗饱含讥刺之意,在讽刺的同时也含有作者对时光寿命与寿夭穷通之间关系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畅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篇以叙述个人年齿为始,用典精深。作者此时已经是“桑榆晚景”之年,随时都有可能死去。作者以玩笑的语气表明了个人对于生死的态度,所谓“长短有命”“迟速难辞”。作者对生命的态度是达观的,人人难逃一死,既然如此,还不如畅然欢饮,不以人生得失为意。但是,恰有一批人不能悟出最为平常的道理。他们身处乱世,在朝不保夕的现实中,却还惦记着那些身外之物。营宫室、争巧奢,耗尽民脂民膏,不知一旦身故,这些身前营造的广厦千间,终将归于黄土。其实,不管是通达的作者还是汲汲于外物的愚者,涉及的中心都是时间意识问题。人生有限,逝者如斯。这种时不我待之感是中国古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注释】

a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曹植《赠白马王彪》:“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b东岳:指泰山神,又名东岳大帝。秦汉以来,多以为东岳大帝掌管人的生死穷通。

c期:相约、约定。

d来兹:来年,今后。《古诗十九首》:“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e季世:犹季年,一个朝代的末段,往往代指乱世。

f侈靡:奢侈浪费。

g穷极:穷尽。

h朱光:通“珠光”。

i未康:通“未尽”。

名句:细微可不慎,堤溃自蚁穴。

腠理早从事,安复劳针石。

出处:其四

细微可不慎,堤溃自蚁穴a。

腠理b早从事,安复劳针石。

哲人睹未形,愚夫暗明白。

曲突c不见宾,燋烂d为上客。

思愿献良规,江海倘不逆。

狂言虽寡善,犹有如鸡跖e。

鸡跖食不已,齐王为肥泽f。

【题解】

作者开篇以议论之笔道出了谨慎立身、防微杜渐的哲理,化用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典故。接着又用“治病于未病”的道理来说明凡事应早做准备。其实,即使是哲人也有力有不逮之处,他们能够察觉到个人的不足与缺点,所依靠的是朋友及他人的劝诫。能否接纳劝谏和意见是能否远祸避乱的根本。所以作者紧接着又用了“曲突徙薪”的典故来劝诫世人:珍惜那些能够真心为你提出意见的朋友。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直言进谏者不受欢迎,曲意逢迎者却奉为座上宾。作者面对这种情形,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诱道,那些逆耳的忠言虽然阐述的可能是很小的道理,但是只要能积少成多,也能有所裨益。

【注释】

a堤溃自蚁穴: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酿造成大祸。《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

b腠理:皮肤、肌肉的纹理,有时又指皮肤和肌肉的交接处。

c曲突:“曲突徙薪”,典出《汉书·霍光传》。

d燋烂:烧焦糜烂。燋,通“焦”。

e鸡跖:亦作“鸡蹠”,即鸡足踵,古人视为美味。

f肥泽:肌肉丰润。《淮南子·说山训》:“执狱牢者无病,罪当死者肥泽,刑者多寿,心无累也。”

名句:生亦何惜,功名所勤

【出处】 秋胡行

西晋·陆机

道虽一致,涂a有万端。

吉凶纷蔼b,休咎c之源。

人鲜知命,命未易观。

生亦何惜,功名所勤d。

【题解】

陆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其弟陆云并称“二陆”。

此诗表现了陆机的人生思考和哲学体悟。首先,在作者看来,天道的本质是不变的。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世间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就具体的时代背景而言,它指的是魏晋以来长足发展的“玄学”之理。其次,“道”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就好像道路一般,有着不同的路口。《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但是其中既有正道,也有邪路。不同的选择之间,决定了人的不同命运。吉凶安危、休戚祸福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再次,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人具备认知客观规律的能力,但是在认识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作者正是认识到了这种局限性,故而发出了人鲜有知晓天命者和天命并不易感知的喟叹。那么作者所提出的解决之道是什么呢?既然世上并不存在长生,人终有一死,那么不如将身心投入到功名事业中去,建立自己的功勋,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a涂:通“涂”,道路。

b纷蔼:繁多。陆机《文赋》:“虽纷蔼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

c休咎:吉凶,善恶。

d勤:勤勉,努力。此句有异文,本集作“叹”。《艺文类聚》《乐府诗集》作“勤”。

(0)

相关推荐

  • 山水名胜诗之《广州蒲涧寺》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宋)苏轼 不用山僧导我前, 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①, 百尺飞涛泻漏天②.         昔日菖蒲方士宅③, 后来薝蔔祖师禅④.         而今只有花含笑⑤, 笑道 ...

  • 山水名胜诗之《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二首》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清)王士禛 日暮东塘正落潮, 孤蓬泊处雨潇潇.         疏钟夜火寒山寺, 记得吴枫第几桥①?         枫叶萧条水驿空②, 离居千里怅难同.         十年旧约江南梦, 独听寒山 ...

  • 史上最有名的哲理诗,蕴含千古名句,哲理更...

    史上最有名的哲理诗,蕴含千古名句,哲理更叫绝! 读诗还明白了一些道理, 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呢?

  • 既风骚又哲理的10句话,不服不行~

    诗词美文课堂 这里有惊艳千年的唐诗宋词,经久不衰的名家散文,触动心灵的美文故事,一场文学盛宴在此与您邂逅! 公众号 1.乌龟在地上是跑不过兔子,可乌龟在水里永远比兔子游得快. --不要放错自己的位置. ...

  • 既风骚又哲理的10句话,不服不行!

    好书静读 这里只做你的私人读物,治愈所有不开心.希望每天伴你成长,让更多的爱情与家庭越来越幸福! 公众号 来源:综合 没那实力就别玩, 因为你输不起. 1.乌龟在地上是跑不过兔子,可乌龟在水里永远比兔 ...

  • 古代爱情典故诗句80句

    古代爱情典故诗句80句

  • 古代爱情悲伤诗句80句

    古代爱情悲伤诗句80句

  • 富含哲理的10句劝世良言!▲世上最累人的...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所见所闻成就一生,无知无觉葬送一生. ▲买保险,用不上时痛苦,用上时更痛苦. ▲地球是运动的,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位置. ▲如果经常不按时吃饭,就有要按时吃药了 ...

  • 富含哲理的10句劝世良言!(2)

    ▲世上有两种人无可救药:一种是不听劝;另一种是无主见. ▲乐观的性格可以发明直升机,悲观的性格只会发明降落伞. ▲八面玲珑的人,只能取悦于一时:诚实可靠的人,才能取信于一生. ▲聪明人能洞察事物未来的 ...

  • 富含哲理的10句劝世良言!(3) ▲当裤...

    富含哲理的10句劝世良言!(3) ▲当裤子失去皮带,才懂得什麽叫做依赖. ▲有些事情,不谈是个结,谈开了是个疤. ▲理性的人适合共事,感性的人适合共处.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一定不能无. ▲能 ...

  • 富含哲理的10句劝世良言!(4)

    ◆不要小看守时这件事,守时是对别人的尊重. ◆做人要中规中矩,目的是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不要有怀才不遇的想法,怀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的.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成熟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 ...

  • 富含哲理的10句劝世良言!(5) ▲经...

    富含哲理的10句劝世良言!(5) ▲经常发脾气的人就好像自己喝毒药而指望他人会痛苦. ▲做人,一定要说话算数.别让誓言成空谈,别让承诺成欺骗.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人心本无累,累的是放不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