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神农本草经》解读经方配伍

作者:申子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汉代以前药学理论与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本经》的出现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世诸家本草典范,其后陆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本草著作,如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唐代苏敬等集体所撰《新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张璐《本经逢原》等。《本经》对于中医临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云:“人不学医,则不可救人;医不读《本草》,则不可用药。”

因《本经》年代久远,言辞古奥,义理深远,再加上目前学校中药学教材对《本经》介绍有限,中医执业医师、规培医师等各种中医临床考核也很少涉及相关内容,导致许多中医学子对《本经》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谈起麻黄功效时,大部分人只知麻黄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而对其“破癥坚积聚”的功效置若罔闻;言及柴胡功效,只知柴胡可以“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而对其“推陈致新”的功效鲜有人知。《本草新编》曰:“行医不读《本草》,则阴阳未识,攻补茫然,一遇异症,何从用药。”

近些年,经方研究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使得张仲景学术思想绽放新的光芒,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方证研究,而轻视医理思辨;重视方剂应用,而忽略中药考究。实际上,在研究方证的基础上应该更深入的研究其中的中药及配伍,而不能简单地运用《中药学》课本上的功效来解释张仲景的方剂。

从历史发展来看,张仲景所处的时代为东汉,同时期出现的《本经》对其临床组方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用《本经》记载中药的功效和主治来解释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证则较为合理。清代医家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中诸方,大半皆三代以前遗法,其用药之义,与《本经》吻合无间,审病施方,应验如响。”中药专家祝之友教授也指出:“《伤寒杂病论》方证源于神农时代,《神农本草经》标志了经方的起源。要读经典,就要还原《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的本来面貌,就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一、要以经方来解读《神农本草经》之功效主治;二、要用《神农本草经》之意来推衍经方之用与配伍。唯有如此,方能继承和正确解读经典之奥秘,阐明中医用药之准绳。”浙江中医药大学连建伟教授在《连建伟中医文集》中有专篇论述《本经》与《伤寒杂病论》的关系,可谓独具慧眼。

拿张仲景医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大黄来举例分析。大黄,《本经》云:“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张仲景用大黄治疗瘀血、血闭,代表性方剂有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大黄䗪虫丸、下瘀血汤、大黄牡丹汤、大黄甘遂汤等。《金匮要略》中鳖甲煎丸用大黄破癥瘕积聚,椒苈黄丸用大黄治肠间有水气的留饮;《伤寒论》中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方俱用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清理肠中宿食。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本经》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内容有历史局限性,有些是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这需要我们辨证的认识和学习。如《本经》总论讲道:“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上品药中记载丹砂(朱砂)“久服,通神明,不老”,细辛“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知道朱砂、细辛均为有毒药物,临床需谨慎使用,更不能久服,即使是药食两用的中药,如薯蓣、大枣等,也不可以长期使用,否则会引起中焦气滞,导致脘腹痞满。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讲:“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故临证和研究时,还是要辨证认识《本经》的内容,取其精华。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编辑:王迪

审核:朱蕗鋆

(0)

相关推荐

  • 张仲景精于遣药配伍,这两个药方仅一药之差,功效却大相径庭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药方的配伍上,有着精明的搭配,有些药方的组成,虽然只有一味药的差别,但是却有着相反的功效,针对的也是两个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症.这一体现,尤其以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最为明 ...

  • 【黄帝内经】夜话中医门派之一经方派

    讲阴阳,论五行,说世间百病.听得懂,学得会,建立中医思维,且听汶东讲述<黄帝内经>.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的门派,有朋友一听中医居然还有门派,就感觉很奇怪了.其实所谓门派 ...

  • 医圣张仲景为何爱用芍药?原因在于5大功效

    小编导读 芍药是临床上的常用中药,现在使用时会分为白芍和赤芍,而在古代,一开始二者是混用的,大概在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区分开.医圣张仲景也常用芍药,在许多经典名方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今天就和大家盘点一下, ...

  •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探微———经方配伍法则的新发

    作者:徐浩 张卫华 1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要素 探讨<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法则,主要有三大研究要素:五脏补泻法则."诸药之精"五味属性与五脏病症 ...

  • 倪海厦版伤寒论的前世今生,解读经方(附)中医的问诊十个法则

    伤寒论 (汉唐中医倪海厦始写于08/22/2006) 我们中医所谓的经方,就是指伤寒论与金匮中所使用的处方,因为年代过于久远,经方的源头已不可考,有说是源自佛教,也有说是自伊尹开始立经方,诸说林立,我 ...

  • 三则经方名家医案解读 – 经方派

    腰腿酸痛案(一) [原文] 迟某,男,50岁.其病为腰酸,两足酸痛,恶寒怕冷,行路则觉两腿发沉.切其脉沉缓无力,视其舌硕大,苔则白滑. [研读] 从医案中看出,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腰腿酸痛,并伴有恶寒怕冷 ...

  • 从方术的角度解读经方剂量之秘

    导读:这篇文章从方术的角度谈了经方的剂量问题,读来耳目一新,不知各位读者有何高见?学术性问题可以探讨探讨哈~ 张仲景方术探讨 伤寒论是千古奇书,是活人之书.在中医界备受推崇,为四大经典之一.它首次确立 ...

  • 解读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二十多年前,就在这个讲台上,经方大家刘渡舟教授做学术报告,我还是一个在读的学生坐在下面听课.当时刘老动情地说,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么好的一张方,大家怎么不用呢?!这个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qu ...

  • 为什么大多数经方配伍药味少?

    经方里,酌伍药味少于7味的方剂点了将近90%.为什么张仲景的方子都这么少呢? 大多数时候,都是认为张仲景水平高超,配伍精妙,所以药味少. 张仲景的水平高超,这个是肯定的. 但是,遇秋认为,经方的药味少 ...

  • 看此篇温病文章,试着悟经方配伍

    今天要讲的这个药,叫银翘解毒丸,出自温病大家吴鞠通之手. 吴鞠通出生在容易流行热病的南方,是江苏人.乾隆五十八年,也就是1793年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疗不当而死亡,类似现在的"非典&quo ...

  • 准确解读“经方”药物三种

    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古人所用之药,当时效验显著,而本草载其功用戳戳者,今依方施用,竞有应与不应,其故何哉.""此药遂失其真矣".笔者将近年 ...

  • 经方配伍药对

    麻黄得桂枝,则能发汗, 芍药得桂枝,则能止汗, 黄芪得白术则止虚汗, 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 苍术得羌活则止身痛. 柴胡得黄芩治热, 附子得干姜治寒, 羌活得川芎则止头疼, 川穹得天麻则止头眩, 干葛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