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去世后,李显为何要把她与李治合葬,这里真有什么秘密吗?
神龙元年(公元705)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一代女皇武则天病逝于长安城内的上阳宫中。武则天在去世前留下“祔(fù)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等遗诏。这句遗诏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是说,去掉自己的皇帝称号及宗庙,与唐高宗李治同葬乾陵,并改谥号为则天大圣皇后。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生前是有过篡唐建周的举动,而且她去世前的身份也一直是大周皇帝。那么作为后继之君的唐中宗李显,又为何要把他与父亲唐高宗李治葬在一起?难道李显就不怕若干年后有人以此来攻击他不尊重先皇,不尊重李唐社稷吗?关于武则天去世后,李显为何要将他与李治合葬这个问题,笔者个人有以下三个看法:
其一,父亲是亲人,母亲也是亲人
我国自秦汉之后,历朝历代都奉行以孝治天下,因而上至皇帝下至黎民,都是要遵守孝道的约束。诚然,武则天是有过篡唐建周的暴行,但这依然无法改变她是李显的母亲这一既定事实。
而且在古代有个特殊的规定,那就是父母如果有犯错的迹象,作为孩子就该进行三次劝导,而如果三次劝导结束后父母依然不肯悔改,那孩子非但不能伤害父母,反而得跟着父母一同犯错。
因而即使武则天做错了事情,李显依然要将她奉为自己的母亲,并听从她的大部分安排。
前文提到,武则天在去世前曾留过下归陵的遗诏,而这份遗诏则意味着,如果李显还认武则天为自己的母亲,那么服从遗诏的内容就是板上钉钉的。我们都知道,唐高宗李治在生前是绝对不会留下,不允许武则天跟自己合葬之类的话。因而李显作为儿子,听错母亲的遗诏而将她与父亲李治合葬,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其二,证明自己的地位,巩固自己的权势
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相信大家都知道,所谓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指,如果要发生皇位更替之类的事情,那么在继承权的选择上,就应该是以嫡子为先,而嫡子则指的是皇帝与皇后所生的孩子。这里或许会有朋友好奇,难道说武则天当年不是皇后,或者说李显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孩子?这里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们要站在古人的角度上去思考,去观察。
武则天确实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但她这个皇后是后来封的,在她之前李治还有一个姓王的皇后。因而算起来,那位被武则天打压下去的王皇后,其实才是李治真正的发妻皇后。所以后来的唐中宗李显如果要证明自己的地位,那么将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就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只有正牌皇后才拥有和皇帝亡而同穴的权力。
此外,唐中宗李显能坐上这个皇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神龙政变”的帮助,而这场政变虽然帮他继承了皇位,却没能帮他及时清除朝堂上被武则天所任命的众多官员。
因此,李显如果要坐稳这个皇帝位置,就必须笼络那些曾经作为过武则天嫡系的大臣。可为他们加官进爵又不现实,所以李显就只能通过重视武则天来达到这个目的,毕竟他们那些人都是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看到李显如此重视武则天的遗诏,那自然会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其三,彰显皇帝权威,达成本人心愿
前文提到,“神龙政变”后唐中宗李显成功复位,并二度登基称帝。但既然是政变,那自然会有两方势力,即拥立的一方和被打压的一方。作为刚刚登基的新皇帝,李显当时的处境显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因为他必须得小心权衡双方的共同利益,毕竟二者任何一方的突然发难,都会对他这个暂时还没有多少实权的皇帝造成巨大影响。
唐中宗复位距离武则天去世并留下归陵的遗诏,前后相差大概为半年时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半年时间足够李显来平衡双方的共同利益,原因是,这半年里拥立的一方和被打压的一方,都没有太大的动静和太出格的举动。
而如果要证明李显确实已经平衡了双方的关系,那么发布一道能同时对双方都造成影响的诏命,则不失为最佳选择。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李显之所以要将武则天与李治合葬,除却前两个原因外,还有这个彰显自己皇帝权威的可能。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唐中宗李显本人,其实对于武则天和武家并没有特别深的仇恨,比如他在武则天退位后,每个月都会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去朝见武则天,并在平时也经常独自一人而前往上阳宫觐见武则天。
小标题中提到的“本人心愿”,是指李显心中想要缓解李家与武家的矛盾。根据史料记载,李显在登基之后,对于李家与武家的联姻看得非常之重,这里最著名的莫过于安乐公主(李显最爱的女儿)下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训。而既然要缓解李家与武家的矛盾,那么按照武则天的遗诏来将父母二人合葬,则不正是一个拉拢武家的绝好机会吗?
最后,关于武则天去世后,李显为何要把她与李治合葬这个问题,笔者个人给出的答案是,这里没有任何秘密,主要是因为有这三个比较明显的原因。第一,父亲是亲人,母亲也是亲人,所以李显有理由按照母亲武则天的遗诏,来完成父母二人的合葬;第二,证明自己地位,巩固自己权势,这个是指合葬父母二人,既能显示自己皇室的正统地位,还能巩固自己作为统治者的无上权势;第三,彰显皇帝权威,达成本人心愿,这个是指合葬父母二人,不但能彰显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威,还能顺带完成自己想要李武两家永远修好的心愿!
参考资料:《唐书》《旧唐书》《续资治通鉴》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