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玄机164:《道德经》能指导练拳吗?

2019-08-26 10:07·太极拳玄机

道家以《道德经》为修真的指导教材,后来,张三丰又以《道德经》为指导琢磨出太极拳。所以,在张三丰的《太极拳经》和王宗岳《太极拳论》问世之前,《道德经》是太极拳最早最根本的拳理。我是在有了基本功夫后再对照《道德经》,才发现它是能指导练功的,并因此境界大开、功夫猛长。没有《道德经》,我不可能对《太极拳论》有深刻、独到的探究。由此我特别感慨、尤其佩服第一个用《道德经》来指导练功的人。

老子的道德,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从本质上揭示了宇宙的规律。对于练拳者而言,首先获得启发的是“德”,德是对道的实践。学究式的研究道,没有德的佐证,不可能真正弄懂道。从而开启了中国体悟式哲学的先河,编辑了中国人重技术、重实践的文化基因。

读此文的人还是最想知道《道德经》究竟是怎么指导练拳的,下面我摘录一些经文简述之,后面我还会陆续写些短文来阐述。

1、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解:身体要练成婴儿状态才叫柔,才有气。

2、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解:身为天下,叫做无身。以身为天下,就是身与天下合一。

3、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解:练无极功,是无中生有,是练出无中之象。

4、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解:虚、静,是动词,是功法。有空间,能量自填满空间。与能量同步运动,则可借能量为己用。

5、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高级的得胜思维。

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人可以法地,也可以法天、法道、法自然,逐渐提升境界。最忌不进步,终生只知道法地。

7、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解:无为、无执,全在于心。

8、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解:练拳求壮,当头一棒。

9、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解:柔弱,是生命力的象征。

10、 静为躁君。静胜躁。

解:躁,即躁动。静、动不是两种状态,是一种状态,静也是动。人在开着的车上坐,看似静,实则在动,不动何以到达目的地。练拳就要这种动静。

11、 用其光,复归其明。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解:光是能量,能和光、用光,得高级功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