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仅江西省,会有近十座“金山寺”……?

前天,我们聊到的朋友圈疯传的“水漫金山寺”是不是在镇江?,后来我们仔细一查,惊奇的发现,“金山寺”这个庙名,全国有好多处。

据有专业人士从民宗部门了解到,“金山寺”确实是全国各地寺庙的“常用名”。仅江西省就有近十座金山寺,而且寺庙名称就是“金山寺”。

而我们镇江的“金山寺”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叫这个寺名,现名为”江天禅寺“,是康熙皇帝亲笔给的认证,但民间老百姓还是称为”金山寺”。

外地朋友也比较认镇江“金山寺”的牌子,这几天,寺里的慧禅师父发了一个金山寺视频,告诉大家这是个误会,这个视频赢得一片点赞。

01

为什么江西那么多金山寺?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江西比较有名气的“金山寺”。

江西省临川区云山镇的金山岭上(又称金峰),有一座“大金山寺”

这里风景宜人,山下仰望,满目葱茏的群峰,映托出寺庙建筑群的金碧辉煌。若恰逢雨天云雾缭绕,山寺时隐时现。晴日云蒸霞蔚,建筑又流光溢彩,犹如天庭仙境。

从寺内向山下俯视,山下方圆数十里田野无限,村落密布,道路纵横,抚河如带,湖泊似镜,人间美景尽收眼底。

临川的“金山寺”具体创建年代不详,但最迟至唐宋年间即已建寺。

朝代更迭,世事沧桑,这座金山寺几经兴衰。

在宋、元两代,数次毁于战乱,明初寺庙盛极一时,明末又罹于战火,再度衰败。此后三百余年,金山寺凋零冷落,有名无实。

民国时,有两位高僧——普净和尚、印空法师修复了殿宇,并恭迎了一位西康贡噶活佛前来传法,当时寺名为"中华贡噶寺"。

"文革"中,该寺再次夷为平地,众多僧侣被迫还俗。

后来落实宗教政策,80年代中期,耄耋之年的印空法师从广州返回,来到金山寺住持山门,毅然挑起修复金山宝刹、再振禅风的重任。此举得到当地群众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经过十余年的艰辛努力。如今的金山寺修葺一新,展现于世人面前。

有佛教界人士观后赞叹道∶"临川金山寺虽不能与镇江金山寺齐名,却也可以共用其誉。此乃佛门之幸,其功德和前景不可限量。"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镇,山环水复,宁静泊远,风光秀丽,镇中有座青金山,山上有一座“金山寺”。

站在寺前俯身环顾,村舍阡陌尽收眼底,如同一幅韵味悠绵的水彩画。

每当春天油菜花开,远远望去,一地的金黄,层层似画,朵朵如绫,让人置身于云海和花海之间,如痴如醉。

这座金山寺四周群山环抱、幽雅清静、石峰云起、曲涧廻图,林岭绵邈、古树参天,寺庙殿阁巍峨、香烟缥缈、晨钟暮鼓、民众敬仰,是朝阳镇享有的古寺名刹。

据悉,这座“金山寺”始建于唐代,由禅宗的曹洞宗一脉来金山寺主持道场、参究道法。

明朝中后期,倭寇入侵上饶市境内,火洗金山寺,寺宇被劫烧成灰。僧人无奈,四散出走。

后经过修复,到了明末天启二年,陈太后返乡,巡游博山时也来金山寺一览,称赞金山寺是一座仙境佛地。

乾隆九年,殿宇被大火焚毁,主僧禅师纳弟子十余人被迫离开,历经十余载,又重修复新,潜心苦修,清贫辛劳。

遂累岁月,寺内法师、僧人从不间断、佛事音鸣四方,金山寺盛行一时。

解放后,金山寺僧人同村民一道参加土改分田地,农禅并举、自耕自食。但是六十年代时候僧人被赶下山,千年古刹,顿时荒落。

上世纪80年代初,本地善男信女修葺了寺庙。1985年,金山寺经原上饶县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开放。2011年金山寺又荣列江西省崇教佛会开放场所,次年新建大雄宝殿,如今香火很旺盛。

上饶还有一处“金山寺”在广丰区,资料网上不多。

上饶广丰的金山寺。

江西省萍乡市的上栗县金山村,有一座“瑶金山寺”,原名宝华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由彭普明祖师住持,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这座寺庙历经元、明、清,曾做过元末红巾军起义领袖彭莹玉将军从事反元活动的决策基地,后来进士中宪大夫王龙峰给寺庙题过山门额:"敕封瑶金第一山"。

寺内建筑规模宏大,内有祖师殿、前殿、正殿、后殿、配殿和左右厢房数十间,殿中飞檐翘壁,钩心斗角,雕梁画栋,无不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和工艺。

九岭十八坡间原建有殿宇房屋三百余间,它还是赣西历史悠久的古寺之一。

解放后,寺院一度改为“萍乡县长乐区人民政府”,以后陆续被供销社等和其他单位占用。直到一位法名“怀庄”的法师来到瑶金山寺,看到寺院破败不堪,开始恢复寺院工作。

当时的寺院除大雄宝殿尚存之外,其余均是断壁残垣,院内杂草丛生。怀庄法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整理,才清出了部分古寺建筑残基,使寺院开始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江西赣州崇义县长龙镇大摆村也有一座“金山寺”,原来叫“金牛庵”。

这座寺庙坐落在一个古金矿遗址边上,始建于明朝初期,毁于上世纪60年代时期。2009年,由继莲法师带领众弟子重新修建而成。

赣州市还有一座坐落在于都县仙下乡三贯村的“金山寺”,这座金山寺资料不多,缺少图片。

上饶市余干县瑞洪镇梅溪乡小山村西侧的金山寺,寺庙临水而建,如伫立一叶轻舟头上,畅望着饶、西、信三江汇流,鄱阳湖波涛涟漪。

过去,当地人认为这座寺庙周边地理环境与镇江金山寺相似,所以也命名它为“金山寺”。

寺庙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曾休整至瑞洪,经过此地题诗日:“三江滚滚千层浪,巍巍金山一寺辉”。

前文有过介绍,梅溪金山寺就是最近朋友圈里“水漫金山”的金山寺。

江西省大约有近10座金山寺,分布在南昌市进贤县、抚州市临川区、萍乡市上栗县、赣州市崇义县和于都县等地。视频里的梅溪金山寺位于上饶市余干县瑞洪镇(梅溪乡)小山村西侧,恰恰在今年汛期水位急剧上涨的鄱阳湖畔。

02

江西省有这么多座”金山寺“,我整理了一下,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因为山的名字。江西的山多,有些山因为各种原因被称为”金山“、”金牛山“等等,名山自古多古刹,不少高僧都喜欢在清净幽静的山中修行,所建的寺庙也称”金山寺“了。

二是佛教的传承缘故。镇江金山寺在宋代的时候,有位江西籍的高僧在此主持过,就是著名的佛印和尚。

佛印和尚,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旧属江西省鄱阳郡,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人。

佛印少时,曾于竹林寺读《大佛顶首楞严经》,遂礼宝积寺(在今江西萍乡东门)日用为师,学习禅法。十九岁登临庐山,参访云门高僧,师从云门四世延庆子荣,师父称赞他说:"骨格似雪窦,后来之俊也",被称为"英灵的衲子"。

他主持过淮上斗方寺,江西庐山开先寺、归宗寺、镇江金山寺、焦山寺、江西大仰山等知名古刹,前后四十余年,德化广被,为人称颂。

佛印住持镇江金山寺期间,除了留下和苏东坡的许多故事,“心中有佛,眼中有佛”的典故,还恢复了”水陆法会“,法会由他亲自主持,场面宏大壮观,让”金山寺“闻名遐迩。

后来佛印大师往来于江南、江西各地,”水陆法会“名扬天下,也让”金山寺“成为佛家名声极大的一个寺名。

三是周边地理环境与镇江金山寺相似,故名金山寺。比如上饶市余干县瑞洪镇的这座梅溪”金山寺“始于元末明初,临水而建,为饶、西、信三江环绕,常常因为鄱阳湖水位上涨,被洪水淹没,故而称为”金山寺“。

网络公开资料。

自古以来,江西就是长江中游的洪灾重灾区。

共和国建立之前,江西是长江中下游长期遭遇洪灾的地区之一;共和国建立之后,江西一带就成为长江中下游洪灾最险峻的考验。

特别是站在江西的鄱阳湖边看风景,如果把视角放大一点,就能发现诸多名山。

名山需要有名寺坐镇。

信仰佛教的人们,总是希望有一座像“金山寺”一样有法力、能保平安的名寺,护佑着这里的民众。

03

镇江“金山寺”的名气,除了寺庙在中国佛教中崇高的地位,也有很大原因是《白蛇传》文学故事的魅力。

《白蛇传》爱情故事,最早见于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清代钱曾《也是园书目》在“宋人词语”中著录为《西湖三塔》。《西湖三塔记》中有一叙述:“真山真水,天下更有数处,润州扬子江金山寺……”后经宋代民间艺人说唱整理,又编成话本《雷峰塔》。

明代冯梦龙把话本《雷峰塔》选编在《警世通言》,题目是《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冯梦龙曾任镇江府丹徒县训导,就是县教育局长的职务。

《水漫金山》的由来,追根溯源,始于清代乾隆年间方成培编写的剧本《雷峰塔传奇·水斗》。

这部剧被乾隆皇帝观看后,大加点赞。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在镇江观看了这个剧本的戏曲演出:

 

高宗(乾隆)第五次南巡时,御舟将至镇江,遥望岸上著大桃一枚,硕大无朋,颜色红翠可爱,忽烟火大发,光焰四射,俄顷之间,桃砉然一开,则桃剧场中,上有数百人,方寿山福海新戏。

 

又须新剧,而时已匆促,乃延名流数十辈,使演《雷峰塔传奇》(即《白蛇传》),然又恐伶人之不习也,乃即用旧曲腔拍,以取唱演之便利,若歌者偶忘曲文,亦可因依旧曲,含混歌之;戏台即架于二舟之上,向御舟演唱,高宗辄顾而乐之

随着《白蛇传》在镇江的演出成功,这部故事更是被推向全国,名气极大。

此后,《白蛇传》主题的弹词、戏曲在全国各地出现,故事日趋成熟,慢慢形成白娘子在镇江“开药材铺”、“喝雄黄酒”、“盗取仙草”、“水漫金山”……等剧情,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一部经典作品。

“金山寺”也在传播过程中,闻名天下。

特别是92版的《新白娘子传奇》,更是让镇江的金山寺家喻户晓。

老百姓喜欢《白蛇传》的故事,也从故事中悟出了”平平安安的绿水青山,就是人们心头的金山银山“这个道理。

金山寺在哪里?其实处处都是金山,只愿你能安好,人间就是晴天。

同在长江边,同名“金山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平安!

分享:

老镇江

镇江的味道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您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