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故事
1.李斯,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秦国丞相,他其实是楚国人。
据《史记》记载,李斯年青的时候,在楚国做一个小官。有一天,他如厕,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又黑又瘦,吃的都是垃圾,而且还经常被狗叫声惊吓。
后来,他又看到粮仓里的老鼠,吃的都是人吃的粮食,也不会被狗惊吓。所以,李斯发现了一个问题:“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李斯不甘心一辈子做一个小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斯开始了他的奋斗。李斯跟随荀子学帝王之术,后来进入秦国做官。
李斯在秦国,很多政治措施都极大的推动了秦朝的统一大业,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官至丞相,被称为“千古一相”,荣耀至极。
然而后来,李斯被赵高诬陷谋反,被腰斩于咸阳闹市之中。行刑前,他对儿子说:如今我想要和你牵着手去楚国野外打猎,还能做到吗?(牵犬东门岂可得乎?)
大秦国的丞相,临终遗言竟然是渴慕以前的简单快乐的生活。这是讽刺更是悲剧。
李斯的悲剧,源于他后期逃避问题,秦始皇死后,他不愿放弃权力和富贵,加入了赵高的夺权活动。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2.在《人间世》(出自《庄子·内篇》)中,庄子曾写到一棵独特的大树。
南伯子綦在商丘游玩,见到一株出奇巨大的树,上千辆驷马大车可以同时在它的树荫下乘凉。
子綦认为这棵大树一定有特异的材质。然而,他仰头观看树枝,弯弯曲曲无法做栋梁;低头观看主干,到处都是裂口不能做棺椁;用舌头舔一舔树叶,口舌溃烂受伤;用鼻子闻一闻气味,就像喝了酒,三天三夜无法醒来。子綦感慨说:“这果真是毫无用处的树木啊,所以才能够长到这么高大!”寻常树木,还未长大,就被砍去做系猴子的木桩、屋舍的横梁、整幅棺木。但这棵材质不佳的树却得享天年,枝叶繁茂。
庄子在文末总结说: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用处。以世俗的眼光看待这株大树,它是多么没用、多么失败。它的一生毫无建树,无论是枝叶还是主干都与世间格格不入,难以在需要木材的场景中发挥作用。
可在庄子眼中,这株大树却是精神的标杆。无用之用,成为了庄子著名的处世智慧。
没有富贵荣华的加持,不必顺应他人的要求,独自屹立于天地之间,完成自我,自由自在,也是一种人生的意义。
3.在《逍遥游》(《庄子·内篇》首篇)开篇,庄子写到一只巨大的鱼,名叫鲲。
它已不再受到外形的束缚,竟然能够化而为鸟,变成振翅高飞的鹏。当大鹏展翅,背负青天,扶摇而上九万里之时,寒蝉和小雀讥笑大鹏说:“我们奋力而飞,也不过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了,有时飞不到,就落到地上而已,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往南而去呢?”穷其一生对于飞行的想象,也不过在榆树和檀树之间,这样的鸟儿,永远无法理解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之志。
庄子没有讽刺寒蝉和小雀鼠目寸光,也没有赞誉大鹏宏图大志。庄子深知,让寒蝉和小雀立下九万里的志向,让大鹏止于榆树和檀树,才是深深的束缚。高飞九万里与树林间的欢腾都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不同的生命形态,有不同的价值。
3.惠子生前,庄子曾同他一起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那时庄子指着水中的鱼儿说:“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与他辩论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回答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每个人都面临不同的人生境况,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一生的喜怒哀乐终究只有自己能亲身体会,他人的善恶美丑又如何能影响自己的生活。不拘于世俗,不囿于成见,活出自我,完成自我,就是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