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碗“乡村饭”
《河北日报》(2017年8月11日) 10版
□姚彩霞
在遥远的西班牙,有一位成功的华裔商人,他常年在马德里做生意。此前,他曾当过知青,私下里,喜欢收藏农具,而且乐于种地。他在自家花园里,辟出一片地,种韭菜、谷子和玉米等。他说,山西盛产小米,柴火熬的小米粥煮上几块红薯,堪称绝配。“小米”这两个汉字,敏感得能闻见熟悉的烟火味儿。刚揭开锅盖,热腾腾的小米粥,香气扑鼻,那种滋味叫人馋。
依稀回到了当年下乡的岁月。天上刚下过雨,村路泥泞不堪。杂面条儿的豆腥味,雨天湿雾般笼罩在心头的清愁,不经意间突然重现,的确令人躲闪不了。
下乡那天,雨下得紧。卡车载人到村口。村里的人们,沿着墙根儿站着,那些农村妇女身姿轻盈、灵巧,显露出乡村的独特韵味。
天晴之后,村子里派活儿,叫我去刨红薯。一把三齿铁耙——茁壮的铁齿,窈窕的木把,挟着风,抡过头顶。落下时,惯性加重力,瞄准鼓起的土包抖动手腕,“嘭”一声,铁耙钉子似地揳进泥土里。接着,将木把稍微向外撬动,向上提溜时再往怀里一兜,一嘟噜肥头粉脸的红薯,袒露于黄土地上。这时,身边响起五花八门的赞赏声……
收工,去农家吃“派饭”。烧火拉风箱,我从堂屋赶到厨房,又从厨房落足院落,可惜,无论如何也插不上手,只能急得团团转。天已黑透,风“呼呼”刮得响。大海碗里盛满了杂面条儿。杂面条儿里,混合了黄豆面、绿豆面、红薯面、玉米面、小麦面和大麦面,切得比韭菜叶细,锅里还掺杂了发黑的红薯叶、切成滚刀块儿的新红薯以及粗粝的玉米糁。
据说,只有少数人才有口福,吃上这碗“高档饭”。庄户人家,年景好了吃一顿,念一年。刚一听,心里并不舒服。转念又想,吃了这碗饭,也许自己都被高看一眼,确实叫人心里有底儿。
那户农家的七个小孩儿,身体很单薄,小手儿皴得流着血。孩子们最小的,不到两岁。最大的,刚读初中。我去了厨房,想把饭匀给孩子吃。可惜,家里仅有三只碗。我推让着那碗饭,舍不得吃。想不到,莫名其妙地碰翻了碗,饭洒了一地。我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此时,浓厚的豆腥味儿,却从堂屋向院子里飘散出去。
饭香夹着瓦盆中的气味,似有似无,或浓或淡,而贪婪的食欲,恰到好处地替我灵敏的嗅觉,遮遮掩掩。
就这样,春种秋收,忙忙碌碌,吃着浓浓淡淡的“乡村饭”,度过了三年。很快,我就离开了那座小小的村庄。
多年之后,那座村庄、那些乡亲、那一碗一碗的“乡村饭”,依旧活在我的记忆深处。尤其是那碗杂面条儿,煮熟了,豆腥味儿弥漫在广袤的时空里。如今,已出现了红薯青菜玉米糁煮挂面。前些年,还能吃到霜打红薯叶,或者村里人主动寄来,或者我写信去要。可惜,田里种得少了。在我眼里,一碗“乡村饭”,盛着春种秋收,诚实地折射出青春岁月的缩影。
其实,我对“乡村饭”有种执拗的偏爱。带着这份情怀,我飞到美国,游历欧洲。所谓“挑食”,并非中国人独有,正如韩国人热衷于泡菜,日本人喜食寿司,美国人钟情热狗,意大利人心仪披萨等等。胃与食物,酷似一对父子,不但打断骨头连着筋,而且亲密外带挑剔。
无论国内还是域外,无论贫穷还是显赫,每个人凭着一碗饭的成色和口味,足以准确地指认血脉同胞,犹如“胎记”对于血脉的承袭。对于我来说,无论走到哪里,成全自己挚情与味蕾的,还是那碗弥漫着泥土气息的“乡村饭”。《河北日报》(2017年8月11日) 10版
□姚彩霞
在遥远的西班牙,有一位成功的华裔商人,他常年在马德里做生意。此前,他曾当过知青,私下里,喜欢收藏农具,而且乐于种地。他在自家花园里,辟出一片地,种韭菜、谷子和玉米等。他说,山西盛产小米,柴火熬的小米粥煮上几块红薯,堪称绝配。“小米”这两个汉字,敏感得能闻见熟悉的烟火味儿。刚揭开锅盖,热腾腾的小米粥,香气扑鼻,那种滋味叫人馋。
依稀回到了当年下乡的岁月。天上刚下过雨,村路泥泞不堪。杂面条儿的豆腥味,雨天湿雾般笼罩在心头的清愁,不经意间突然重现,的确令人躲闪不了。
下乡那天,雨下得紧。卡车载人到村口。村里的人们,沿着墙根儿站着,那些农村妇女身姿轻盈、灵巧,显露出乡村的独特韵味。
天晴之后,村子里派活儿,叫我去刨红薯。一把三齿铁耙——茁壮的铁齿,窈窕的木把,挟着风,抡过头顶。落下时,惯性加重力,瞄准鼓起的土包抖动手腕,“嘭”一声,铁耙钉子似地揳进泥土里。接着,将木把稍微向外撬动,向上提溜时再往怀里一兜,一嘟噜肥头粉脸的红薯,袒露于黄土地上。这时,身边响起五花八门的赞赏声……
收工,去农家吃“派饭”。烧火拉风箱,我从堂屋赶到厨房,又从厨房落足院落,可惜,无论如何也插不上手,只能急得团团转。天已黑透,风“呼呼”刮得响。大海碗里盛满了杂面条儿。杂面条儿里,混合了黄豆面、绿豆面、红薯面、玉米面、小麦面和大麦面,切得比韭菜叶细,锅里还掺杂了发黑的红薯叶、切成滚刀块儿的新红薯以及粗粝的玉米糁。
据说,只有少数人才有口福,吃上这碗“高档饭”。庄户人家,年景好了吃一顿,念一年。刚一听,心里并不舒服。转念又想,吃了这碗饭,也许自己都被高看一眼,确实叫人心里有底儿。
那户农家的七个小孩儿,身体很单薄,小手儿皴得流着血。孩子们最小的,不到两岁。最大的,刚读初中。我去了厨房,想把饭匀给孩子吃。可惜,家里仅有三只碗。我推让着那碗饭,舍不得吃。想不到,莫名其妙地碰翻了碗,饭洒了一地。我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此时,浓厚的豆腥味儿,却从堂屋向院子里飘散出去。
饭香夹着瓦盆中的气味,似有似无,或浓或淡,而贪婪的食欲,恰到好处地替我灵敏的嗅觉,遮遮掩掩。
就这样,春种秋收,忙忙碌碌,吃着浓浓淡淡的“乡村饭”,度过了三年。很快,我就离开了那座小小的村庄。
多年之后,那座村庄、那些乡亲、那一碗一碗的“乡村饭”,依旧活在我的记忆深处。尤其是那碗杂面条儿,煮熟了,豆腥味儿弥漫在广袤的时空里。如今,已出现了红薯青菜玉米糁煮挂面。前些年,还能吃到霜打红薯叶,或者村里人主动寄来,或者我写信去要。可惜,田里种得少了。在我眼里,一碗“乡村饭”,盛着春种秋收,诚实地折射出青春岁月的缩影。
其实,我对“乡村饭”有种执拗的偏爱。带着这份情怀,我飞到美国,游历欧洲。所谓“挑食”,并非中国人独有,正如韩国人热衷于泡菜,日本人喜食寿司,美国人钟情热狗,意大利人心仪披萨等等。胃与食物,酷似一对父子,不但打断骨头连着筋,而且亲密外带挑剔。
无论国内还是域外,无论贫穷还是显赫,每个人凭着一碗饭的成色和口味,足以准确地指认血脉同胞,犹如“胎记”对于血脉的承袭。对于我来说,无论走到哪里,成全自己挚情与味蕾的,还是那碗弥漫着泥土气息的“乡村饭”。《河北日报》(2017年8月11日) 10版
□姚彩霞
在遥远的西班牙,有一位成功的华裔商人,他常年在马德里做生意。此前,他曾当过知青,私下里,喜欢收藏农具,而且乐于种地。他在自家花园里,辟出一片地,种韭菜、谷子和玉米等。他说,山西盛产小米,柴火熬的小米粥煮上几块红薯,堪称绝配。“小米”这两个汉字,敏感得能闻见熟悉的烟火味儿。刚揭开锅盖,热腾腾的小米粥,香气扑鼻,那种滋味叫人馋。
依稀回到了当年下乡的岁月。天上刚下过雨,村路泥泞不堪。杂面条儿的豆腥味,雨天湿雾般笼罩在心头的清愁,不经意间突然重现,的确令人躲闪不了。
下乡那天,雨下得紧。卡车载人到村口。村里的人们,沿着墙根儿站着,那些农村妇女身姿轻盈、灵巧,显露出乡村的独特韵味。
天晴之后,村子里派活儿,叫我去刨红薯。一把三齿铁耙——茁壮的铁齿,窈窕的木把,挟着风,抡过头顶。落下时,惯性加重力,瞄准鼓起的土包抖动手腕,“嘭”一声,铁耙钉子似地揳进泥土里。接着,将木把稍微向外撬动,向上提溜时再往怀里一兜,一嘟噜肥头粉脸的红薯,袒露于黄土地上。这时,身边响起五花八门的赞赏声……
收工,去农家吃“派饭”。烧火拉风箱,我从堂屋赶到厨房,又从厨房落足院落,可惜,无论如何也插不上手,只能急得团团转。天已黑透,风“呼呼”刮得响。大海碗里盛满了杂面条儿。杂面条儿里,混合了黄豆面、绿豆面、红薯面、玉米面、小麦面和大麦面,切得比韭菜叶细,锅里还掺杂了发黑的红薯叶、切成滚刀块儿的新红薯以及粗粝的玉米糁。
据说,只有少数人才有口福,吃上这碗“高档饭”。庄户人家,年景好了吃一顿,念一年。刚一听,心里并不舒服。转念又想,吃了这碗饭,也许自己都被高看一眼,确实叫人心里有底儿。
那户农家的七个小孩儿,身体很单薄,小手儿皴得流着血。孩子们最小的,不到两岁。最大的,刚读初中。我去了厨房,想把饭匀给孩子吃。可惜,家里仅有三只碗。我推让着那碗饭,舍不得吃。想不到,莫名其妙地碰翻了碗,饭洒了一地。我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此时,浓厚的豆腥味儿,却从堂屋向院子里飘散出去。
饭香夹着瓦盆中的气味,似有似无,或浓或淡,而贪婪的食欲,恰到好处地替我灵敏的嗅觉,遮遮掩掩。
就这样,春种秋收,忙忙碌碌,吃着浓浓淡淡的“乡村饭”,度过了三年。很快,我就离开了那座小小的村庄。
多年之后,那座村庄、那些乡亲、那一碗一碗的“乡村饭”,依旧活在我的记忆深处。尤其是那碗杂面条儿,煮熟了,豆腥味儿弥漫在广袤的时空里。如今,已出现了红薯青菜玉米糁煮挂面。前些年,还能吃到霜打红薯叶,或者村里人主动寄来,或者我写信去要。可惜,田里种得少了。在我眼里,一碗“乡村饭”,盛着春种秋收,诚实地折射出青春岁月的缩影。
其实,我对“乡村饭”有种执拗的偏爱。带着这份情怀,我飞到美国,游历欧洲。所谓“挑食”,并非中国人独有,正如韩国人热衷于泡菜,日本人喜食寿司,美国人钟情热狗,意大利人心仪披萨等等。胃与食物,酷似一对父子,不但打断骨头连着筋,而且亲密外带挑剔。
无论国内还是域外,无论贫穷还是显赫,每个人凭着一碗饭的成色和口味,足以准确地指认血脉同胞,犹如“胎记”对于血脉的承袭。对于我来说,无论走到哪里,成全自己挚情与味蕾的,还是那碗弥漫着泥土气息的“乡村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