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与大理(十九)

鸡足山写意

(图文/诗画大理)

天高云淡空气清,石阶千级鸡山行。

古木森森青苔厚,落叶纷纷满地金。

蝉鸣鸟啼唱交响,泉流花香沁人心。

绝顶一览众山小,群峰奔涌云雾腾。

徐霞客考察鹤庆漾弓江落水洞

(图文/诗画大理)

余坐巨石上,止见水与石争隙,不见有余穴,雪跃雷轰,交于四旁,而不知其所从来也。

鹤庆漾弓江沿东山脚由北往南流,至鹤庆坝南端象眠山下,𨚫突然消失,经地面落水洞落入地下。对此奇特的地理自然奇观,鹤庆流传着《掷珠记》的民间故事。传说鹤庆坝远古为大海所淹,牟迦陀祖师为开辟鹤庆坝,用念珠打出了108个落水洞,水因此而泻去,露出了美丽富饶的鹤庆坝。为探究这独特的自然地理奇观,明崇祯十二年(1639)一月二十四日,徐霞客亲自到鹤庆象眠山下考察,亲眼看到了落水洞:“东来之漾共江(漾弓江),屡经穴而屡分坠,至是亦遂穷。”为弄清落水洞的来龙去脉,徐霞客与仆人亲自下到箐底:“乃西向溯流披棘入,共半里,则巨石磊落,堆叠涧中,水从石隙,泛溢交涌。”即漾弓江通过地面落水洞落下之水,又从箐底乱石中喷涌而出。但仍然无法弄清楚其来龙去脉,这也是至今无法解释清楚的自然地理奇观。笔者赋《咏鹤庆》诗一首,以抒感慨:

祖师开辟野共川,双鹤飞来庆团圆。

螺峰朝霞映碧水,龙华夕照暖青山。

漾江烟柳景旖旎,石宝天光月婵娟。

菩提古树迎远客,新华工艺美名传。

徐霞客与静闻和尚

(图文/诗画大理)

海角天涯不辞远,志同道合朝鸡山。

路遇盗匪遭横祸,痛失好友影孤单。

背负骨灰行万里,入土圣地心始安。

信守承诺重情义,千古佳话美名传。

【作者简介】诗画大理,本名李公。退休前任大理白族文化研究院编辑部主任,主持编辑出版学术书刊近千万字。退休后仍笔耕不辍,出版专著《霞客大理游记注释》、《徐霞客与大理》。现为大理州南诏史研究会会长。

(0)

相关推荐

  • 鹤庆的温婉和豪放

    2020年的岁末,鹤庆黄龙潭及马厂坝等美景,让来自上海的宾客暂时忘却了寒潮的袭击及疫情的困扰. 黄龙潭温婉秀丽 云南大理州鹤庆县,有许多以"龙"命名的水潭,如西龙潭.黑龙潭.青龙潭 ...

  • 徐霞客与大理(二十九)

    徐霞客游凤羽清源洞 (图文/诗画大理) 清源洞位于浪穹(洱源)凤羽坝东南,山洞幽深曲折,多钟乳石奇观.洞下清泉奔涌,为凤羽河的发源地,是洱海的的源头之一.明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三日,徐霞客游览了 ...

  • 云南大理最牛山海一体, 有人说是个湖, 十八溪十九峰全在这里

    导读:也许你没听说过这个地方,也许你就住在这个地方,她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 ...

  • 人生百年梦 问道彩云南 ‖ 徐霞客与大理(三十二)

    徐霞客考察鸡足山水渡桥 (图文/诗画大理) 明崇祯十二年(1639)一月八日,徐霞客随僧人至鸡足山东支马鞍岭,观看僧人雇工在马鞍岭建塔.峰头无水,工匠便架桥从对面山峰引水:"时盘塔工二百余人 ...

  • 徐霞客与大理(三十)

    徐霞客考察鸡足山山脉气势 (图文/诗画大理) 鸡足山山势呈西北转东南走向,其山脉前伸三支,后屈一支,形似鸡足,故名.明崇祯十二年(1639)一月九日,徐霞客随僧人至鸡足山东支马鞍岭祭塔,并祭拜好友静闻 ...

  • 徐霞客与大理(二十八)

    徐霞客游览云南(祥云)水目山 (图文/诗画大理) 祥云古名云南,水目山位于云南(祥云)县城东南四十余里的云南驿坝,海拔2627米,是开建于宋大理国时代的佛教圣地,至今仍保留文笔塔.水目寺.塔林.地宫. ...

  • 【白汉双语 学前教育】大理方言第二十九课

    感谢喜洲杨德将先生为本文配音. Neidjiex  Svlzvnivx Kv(Yi) Cerx he ngerd hhep sif, Duiz jiert ni'pit bei, Ded miz ze ...

  • 徐霞客与大理(二十六)

    徐霞客考察漾濞石门关玉皇阁一带苍山峡谷 (图文/诗画大理) 漾濞石门关和玉皇阁位于大合江至漾濞县城之间的苍山西坡上,为大理著名风景区.明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徐霞客游览了石门关和 ...

  • 徐霞客与大理(二十五)

    徐霞客游世外桃源凤羽 (图文/诗画大理) 风羽位于洱源县西南部,明代属浪穹(洱源)管辖.风羽四面青山环绕,坝子村罗棋布,风光秀美.世代定居于此的白族先民勤劳善良,耕读传家,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

  • 徐霞客与大理(二十四)

    徐霞客考察鹤庆北衙河底风光 (图文/诗画大理) 明崇祯十二年(1639)一月二十三日,徐霞客由鹤庆北衙往松桂,经过和考察了北衙的河底:"过市舍,遂北下坡,又一里余而及其底,始知南北两衙,犹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