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箬艾酒肴香壮寨》,曾发表于《广西云(广西日报)》等地
记得有年端午,跟着彪哥、龙哥、莫爷、阿青、阿峰等,去了他们的壮家村寨过节。
广西壮族人民过端午,同我湖南老家大致是相似的,比如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佩戴香囊、洗中药浴、门框上挂或房屋角摆菖蒲艾蒿之类。
但要具体说起来,一些细节是不同的。比如,湖南的粽子是三角形凉粽,粽箬叶里包的糯米啥也不放,粽子不大,小巧玲珑;广西的粽子是四方形或长条形肉粽,或似山包或如枕头,糯米或粳米里放了各种美食,以五花肉为主,还有板栗、绿豆、红豆、马蹄、莲子、桂圆、花生等,味道自是肥糯香甜没得说,外面用细线、草绳扎得紧紧的,而且可以做得很大,肉鼓鼓的样子,甚至还有大得如猪牛,创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可谓生猛无比。喝的酒,则是他们自己所酿的米酒,俗称“土茅台”。有些地方的壮族同胞,还要举行独特的“渡河公”活动。
本来,端午节是为拜祭龙祖、纪念屈原、划龙舟、过夏至日、渡河公,及盛夏祛病防疫而设,我们几个人这次组团前往彪哥的左右江壮寨,除了聚会过节,沿袭这些习俗外,更重要的还是奔其美食美酒而去。
壮民基本上生活在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河川纵横,他们擅长农业、非常勤劳,是著名的稻作民族,将水稻精耕细作,种类繁多、芳香可口,单从他们做的糯粽、酿的米酒,便可略见一斑。
你看看,他们的粽子是用五色糯饭做的,白米、黑米、红米、紫米、黄米等,色彩缤纷、颗粒饱满、香气四溢、十分诱人;自然还有五花肉、板栗、绿豆等馅料,肥嘟嘟、热乎乎、香喷喷的。他们的米酒,也比我们湖南或桂北汉族地区的米酒的度数高、味道重、冲劲大、香气浓,就连我这样的“资深酒仙”,也是轻易不敢喝得太急、太多的。因为是端午,酒里撒点雄黄粉,辟邪驱蛇,亦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晚餐正式举行之前,大家遂一起出门去河边“渡河公”。渡河公是用多种彩布缝绣的小布人,据说其雏形的模样是无脸、黑头、无辫、明朝之服饰装束;但在发展过程当中,渡河公被制作人加上了憨态可掬的笑、精巧可人的辫子,使其有些阴黑的形象立刻变得灵动可爱起来。他的怀中还抱着一个金黄色的“南瓜”,以风干的艾草、白芷、苍术等多种中草药填充而成,清香扑鼻。
自明朝形成以来,渡河公活动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它的由来,有多个版本。一个说,相传在远古时代,地球遭遇大洪水,整个世界一片汪洋。只有一对男女抱着一个神奇的大南瓜飘浮在水面上,而免幸遇难。洪水过后,全世界就只剩下了这对男女。他们上岸以后,便结为夫妻,在一起开始生活,繁衍了新的人类。后来的人就将这两人奉为自己的始祖。另一个说,这亦是源于纪念投水身亡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全国各地纪念屈原的说法,在时间与渡河的方式上,都和渡河公有着惊人的吻合。于是,经过壮民们的口头流传,端午节渡河公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于是,每年这个农历五月初五的傍晚,村里的男女老少们都会自发涌向小河畔,一边喃喃吟咏祈祷词,一边把做好的渡河公,用红色或黄色丝线悬挂在小孩子的脖颈上,垂至肚脐附近;因香艾有驱邪、压惊、镇痛等作用,可保护孩童们一生幸福。有些百姓则把渡河公和大大的肉粽放在一艘小船上,点上红蜡烛,沿河往下漂流,让点点河灯带走岁月的不幸和忧伤,大家以此寄托思念祖先、普度生灵、保佑平安、免除灾难的心愿,并祈求未来风调雨顺、富足安康、繁荣昌盛。
渡河公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又回屋祭了龙王、先祖、屈子等。待酒菜配齐、肉粽出锅、碗筷洗净,满满地摆了一桌,大家便围坐起来,客套寒暄一番,遂准备开战。此时,箬香、艾香、菜香、酒香等,弥漫着整个厢房,萦绕在夜空当中,且径直闯入我们的鼻腔、迅猛地刺激着我们的味蕾,津液奔涌、食指大动、心花怒放、群情激奋,其气氛之热烈,岂一个“爽”字了得!
按广西喝酒一贯的作风,首先,“白切”一杯。再吃几大口粽子、菜肴,喝几大口土鸡、土鸭、家蔬、野菜之类的滋补热汤。然后是“前三杯”。“三杯过后尽开颜”,接着,“打圈(也叫打通关)”,或顺时针或逆时针;要么坐在一起的三两个人“加固”,喝“小钢炮”,或搞大口。于是,高潮来了,开始猜码,或结对PK、或三五成堆、或孤胆英雄“舌战群儒”,大声吆喝,沸反盈天,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这个时候,酒怎么样都好喝,仿佛琼浆玉液,也喝得快、喝得多了。
当酒酣兴奋过后,个个步子踉跄、略显疲惫、心绪阑珊,于是用中药液洗洗脸与手,各自分头上床睡觉,此时已是万籁俱寂的子夜时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