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为何雅士爱玩石,答案就在这里……
石有何德,石有何能?不能裹腹,不能止渴,做何器用?这是众多玩石之人常受到的诘问。
人贵为万物灵长,他超脱于禽兽,不仅有物质所需,还在于人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灵魂追求。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它深刻揭示了人类对万物的认知循序渐进的过程。
简单的说,就是穷尽亊物本真,而获得知识,用意虔诚,心气忠正,修为自身素质,规范好家教家风再进而治理好国家平定天下。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最为推崇的人生诉求。
宋代杜绾所著的«云林石谱»是中国第一部论石专著。其开篇第一句: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
石为自然凝结之精华,它负土而出,状为奇怪,或岩窦透漏,峰岭层棱。故中国赏石文化的精髄是秉持道法自然之脉,体察天地,进而感悟人生。
«石雅»序说:“石出于山,山生万物而不私,育群物而不倦,出云导物,天地以成。”人们以石为仁,以石为尊,何为?实乃崇敬天地,山水,自然的原始本真之抒发。
石有何德?石德即仁德,它有坚贞,刚毅之气节;有坦荡,淡泊之胸襟; 有沉静,孤傲之风范。其所蕴涵的仁慈,悲悯,韧发之徳,又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佛教的慈悲渡人的思想都不谋而合。
故而石文化的以微见著,小中见大的独特审美方式,自古以来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唤醒众多爱石人的文化自觉与道德情操。
他们避开了世俗的“神石有灵”原始崇拜,而构建更为高雅的道德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心传心”三教互依互携,自然与人文互融的文化新境界。
千百年来,人们赏石,玩石,藏石正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悟和道德情操比附于石,励志修为身心与石德石品紧缚在一起感动,并自我强化认同之,这就是中国赏石文化的根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