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风俗】微山湖渔民的春节习俗
过新年 祖孙俩 - 过新年
微山湖渔民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微山湖渔民保留着几百年来形成的特有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微山湖渔民保留着几百年来形成的特有习俗。
为了显示家庭富裕。也期盼来年生活更美好,女人们竞相展示手艺,蒸上几锅、十几锅“发糕”“佛手”“玉兔糕”等千姿百态的面食,还拿出专为春节盖饭绣的“龙凤”饭布,盖在馍篓上,酥上几大筐——鱼、肉、山药、土豆等——油炸酥菜。老年妇人还要带上孙子、孙女去龙王庙敬龙王。白天,男的赶集,女的在家忙活;晚上,“帮”或数“帮”组织起来排练耍龙灯、舞狮子、唱端鼓腔等文艺节目。
除夕最为忙活。男的忙贴春联,请上“大王”神像(神牌)和“八大全神像”,摆上先祖牌位。院中(或船头上)插上备好的青竹,青竹系上花生、红枣和用铝箔或“金纸”叠成的元宝串(现在有的还配上霓虹灯)等,名曰“摇钱树”。预示着来年“招财进宝”。然后,放上一挂鞭炮。一是表示庆贺全年的一切活动顺利完成;二是招呼诸神来家里就位。鞭炮放过后,临近的亲朋好友互相走访,名日“辞岁”,讲些吉利话,女人们则准备“填仓”,即包晚饭的饺子。
初一这天,全家老少大早起来更换上新衣裳,渔家姑娘媳妇们打扮得漂漂亮亮。早饭吃饺子。饺子是由年三十包好的。一般人家在包饺子时放上一枚或几枚铜钱 (后为硬币),谁能吃到预示着谁就在当年交好运,福气旺盛,为了讨个吉利,一般成员吃着就夹到家长碗里,让老人交上好运,全家跟着“托福”。当年如有新娶的媳妇,在包铜钱的同时,再包上两个带枣的饺子,意在吃枣就早得小(男孩)。包枣的饺子,女主人一般做一个小小的记号,便于往新媳妇碗里盛。新媳妇若吃着包枣的饺子,也不立即吃掉,有意无意地细(慢)吃或把枣仁吐在显眼处,让小姑或小叔子发现好戏闹,万一盛不到新媳妇碗里,公婆吃到,就通过媳妇的小姑子或小叔子转到新媳妇碗里,要是小叔子、小姑子吃到,那就更不敢怠慢了;新媳妇稍一谦让就“笑纳”了。
媳妇和小姑或小叔嬉嬉闹闹,在欢乐的气氛中就吃好了第一顿年饭。谁家的饭早,便意味着谁家新的一年勤勉,有朝气。如亲邻来拜年还没吃饭,便认为这家懒散。到邻居家拜年,主人应先打招呼,这个“招呼”不是平常的招呼,而是编了一套歌谣,谓之“喊好”。“喊好”, 即“见面发财”“新年好”等祝福之类的吉祥话。主人先喊,拜年者随后喊“好”。别人到自家船上拜年,不论平时关系如何都要好生款待,否则,就被大家耻笑主人不懂事理。这一天相互见面,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要“喊好”。初一这天,男的可以随便到任何人家拜年。女的只能去自家伯叔和本族人家拜年,不得到族外拜年。
初一为一年之首,为迎春纳福,各家都不扫地,尽管庭院或船上爆竹纸屑很多,也等到过了初五才打扫,生活垃圾也要到初五以后才清理出去:据说是让财神常留,清除出去,财神就跟着去了。
正月初二,女的去临近外姓船上拜年而后携夫带子去娘家拜年。男的也可带媳妇、子女走访远路亲朋。年前排好的文艺节目开始演出,喜庆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
摘自:
微山湖文化系列丛书第一辑
人物 景物 文物
出版日期: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