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珠: 这两家小店是网红店 千岛日报副刊文采
越南归侨傅阿娇的东南亚糕点铺,在泉州华侨塑料厂生活区(简称“华塑生活区”)颇有名气。她也是在印尼归侨的熏陶下,学会了做印尼千层糕。
感谢我们的资深读者朱珠,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资讯与图片。她的视觉敏锐,照片生动,堪称与记者的手笔有的比。
朱珠的父母早期回国,在茂名石油公司从事技术工作,她是成长在祖国的侨二代,这次借助中国归侨联盟群,认识了很多生活在闽南地区华侨农场的读者与群友,这次前往探视及联谊。祝她旅途愉快,收获满满。
这些闽南华侨农场的侨二代,她们很小就随着父母远渡重洋,她们的老一辈,带着屈辱的心情,回到热爱却陌生的祖国,而且分配在福建的华侨农场,当时百废待兴,条件艰苦,许多人在印尼从事商业,不懂农村劳作,侨二代的童年与青少年时代,经历国家相对于一穷二白的年代,也很不容易的。
拜国家发展之赐,侨二代及父母的生活相对安定或富裕了,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侨二代也退休或转岗了,但仍然辛勤付出,用从父母传承而来,仅有的一点南洋美食制作技术,烹制印尼千层糕(Lapis Sagu)与印尼风味的荷兰式糕点(Kue Kering)等,造福社会。甚至还一跃为远近有名的网红,受到归侨与侨二代的热捧与盛赞。
左至右朱珠、吴淑华。她的店在泉州华侨塑料厂的生活区,最拿手的是“沙爹”和“糯米饭”。
侨二代与父母,虽然清楚记得印尼对他们的伤害,心中悲痛戚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眼光终于放开,基本不计旧仇,她们真心地热爱自己祖国,但也热爱第二故乡印尼,她们发自内心传承传播印尼美食文化,实属难能可贵。
两亿五千万的印尼人,你们动不动排华,陋习不改,至今还在鼓噪Cina话题。你们知道吗?在中国,有这么数量不少的印尼归侨及侨二代吗?他们自称是印尼亲戚,仍然坚守印尼文化,包括语言、美食,乃至音乐舞蹈。他们为沟通中印友好合作及文化交流,居功至伟。
须知,他们的父母辈,可是受过印尼政府不合理的歧视打击,西爪哇还发生军警开枪,打死因为P,P,10法令被逼迁而抗争的华侨,他们的父母辈不堪被压迫侮辱,才被迫离开生活了几代人的第二故乡印尼,回到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重新安排生活,白手起家,看到她们的今天所作所为,积极传播印尼文化,您们的良心能不能有所发现呢?
千岛日报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