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长陵
北京一月的冬天显得格外的寒冷,早上5点多的时候外面马路上已经开始有公交车在运行了,到底是首都交通还是很便利的,陶然公园门口小巷道有几家早点,随便吃点也就是快7点了。换公交,倒地铁总算走出了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这里已然是人山人海了,在人群拥挤着向路东走去,不远的路边站牌下就有好些人在拉客,不停的问来往的游客去不去长陵,我没有理他们继续向前走,当远远就看见一座古城楼,经过询问知道这里就是德胜门了。
以德胜门为圆心修成了一条环行公路,通往北京各处,在德胜门城楼南侧下面是有开往八达岭长城和明十三陵的客车,已经不少人在排队,我也站在后面顺利登上919路公车,看着公交司机收好票钱才开始启动,没有想到北京的公交司机还这么辛苦。不但要自己开车,还要管买车票,一路颠簸着到了10点总算看见长陵神道,我并没有下车,而是直接坐到了长陵站下车,
长陵广场也是当做停车场使用,北面是红墙黄色的流丽瓦面,一派皇家陵园气象,我没有去过清陵,但是这还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帝王陵墓建筑,当时就被这么宏大建筑折服,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在西安,虽然坟墓号称中国第一,但是那都是很古老的事情了。地面除了大土堆基本没有什么建筑了。看着这里的建筑能不让我眼红吗?
北京来过很多次了。每次来首都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好象北京的景点门票都不要钱似的,那就是个便宜,看着长陵这么宏大的建筑群,要是在西安,怕都是要考虑进还是不进去了,在这里100快钱买了张通票,即长陵,定陵,昭陵和神道的门票,另送餐票一张,可以在十三陵任何餐厅吃饭,比起西安那就合算太多了,
走进山门,便算是走进了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冢了,长陵布局为“前方后圆”形制。前方部分为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大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中开三门,门前建有月台。东南角有一碑亭,里面立的是快清碑,记述着长陵的重要记事,清人入关,因为是外民族统治我们汉族,所以新中国是很少介绍清朝辉煌的一面,到大多时候都是在揭其短,老是拿着清朝末期咬着不放。而对清朝鼎盛时期大多都是戏说了。
长陵的保护和清政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直到清朝灭亡都还是在努力的保护着我们汉人的文化以及文物建筑,可惜还是在建国以后给大量破坏,要不现在这里会更漂亮。
祾恩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坐落在汉白玉的须弥座上,也是长陵的第二进院落大门,进大门对面就是祾恩殿,是供奉帝后神位和举行谒陵祭祀活动的场所。门前台阶三出,围以汉白玉栏杆。长陵祾恩殿是明代帝王陵中唯一保存完好的祾恩殿,祾恩殿是仿照紫禁城奉天殿的规制建成的。重檐庑殿顶,覆黄色琉璃瓦。月台三层,地铺“金砖”,九五开间,其所有建筑构件的材料全部用的是最好的金丝楠木制成,极其珍贵,每根大柱都是用一人也抱不拢的金丝楠木制成,这种树木现在在世界上也早已经绝种,
大殿我去的时候正在维修,进殿门中间是明成祖朱棣的雕像,比真人要大几倍,两边都是一些明清的出土文物,以玉器为最,但是怎么看也没有现在的复制品好看。更没有电视上拍的好看,让我立即就对明清就有些瞧不起了。古代人真苯,这么重的石头带在身上做什么。难道也不闲累赘呀?
第三进院落大门为内红门,门内有棂星门,又称二柱门。其实就是个石牌坊,它是为了体现了古代礼制建筑的等级。纯粹的装饰门,门两侧的方形石柱顶部各有一只石制蹲麒麟。和西安明王陵的石刻顶端一样,不过现在西安唯一的也在前几年被盗,在也没有了。门内外两侧各有一对抱鼓石,一般大家来这里是有个讲究的,所谓的“棂星门”其实就是阴阳门,是皇帝死后才从中间过去。在也不回来的,所以我们生人进去,一定是要绕过,而不能从中间过去,但是出来的时候是要从中间出来,算是跳出鬼门关了。回到阳世。
过了棂星门就是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五供组成,它们是古代祭祀时的祭器,坐落在一个长方形的石制须弥座上,位于中间的是三足圆鼎形石制的香炉,炉盖上雕有云龙图案;香炉两侧各有一个烛台;烛台两层各有一个花瓶。纯粹是为了场面威风而修建的,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看样子古代人也是爱偷懒,这样的祭祀用品雕刻成石头的,就不用以后在天天摆真东西去孝敬死去的皇帝老儿了。
最后就是朱棣的陵墓了,由宝城、宝山、方城、明楼组成。宝城围起来的土山即宝山,宝山下为玄宫,长陵目前还没有挖开地宫,所以不能进去参观。宝城正前方建方城,方城中间有一个券门,从这里可以登上明楼。方城之上明楼,四辟门,红墙黄瓦,重檐歇山顶建制,在重檐之间有一块书有“长陵”两字的匾额。楼内立“圣号碑”碑首刻“大明”二字,碑身正面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个碗口的大字。
从方城中间券门可以上去到达明楼,两边都有通道,可惜长陵给拿铁棍焊成了一道护拦,不让进去。我就见一个估计是走陵的人抗着角架,万分着急的想上宝顶,找守卫在说好话,就是不让进,其实长陵的大冢那就没有办法和我们陕西的比了。虽然说长陵也是以山为陵的,但是那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陕西的山陵那是真的把山挖空当地宫的,这里的也就是和西安的汉墓一样,挖个大坑,然后用砖箍成的地宫,再其上倒上黄土,堆成一个梯形,显得高大,威严而已。
陵山不让上,也就没有办法对夯土作出估计。大冢上面都是清一色的柏树,最粗的也有一人多粗,很多树上挂着北京古树名木保护牌,多是蓝牌,但是也不乏红牌,看样子300年前的大树也不少那,站在方城之上,遥望西首,一道道山梁就好似一条条从龙脉飞出的巨龙,龙头所在苍松翠绿,头顶明楼在万绿从中金黄耀眼,这些明楼中都托扶着一通通的圣号碑,记述着这些真龙天子的过去,不管碑记上述书的有多伟大,但是后人都会对他们有着公正的评价。这点还是大顺皇帝武则天做的最好,整个石碑什么也不写。一切留给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