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东岛野牛来历不明,专家从牛粪中找到答案,牛和岛都是我国的

在西沙群岛的东部有一个小岛叫做“东岛”,东岛是西沙群岛的第二大岛,也被当地渔民称之为“猫兴岛”,该岛面积不大,只有1.7平方公里左右,常年受海风影响,以至于这里终年高温多雨,是我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东岛上生活着许多动物,其中最令人奇怪的就是当地的野牛。我们知道,东岛四面环海,且距离陆地较远,以至于牛儿无法通过游泳来到此地。

另外,这座小岛非常小,无法演化出体型较大的生物。原因是因为小岛的生态环境有限,能够提供的能量也有限。一些对食物需求量较大的个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而死亡,而体型较小的个体则更容易适应环境,因此才能够在当地生存、演化。

显然,这群野牛是外来户,但它们究竟来自于哪些地方,以及何时来到这里,成为了一个谜题。

东岛上的野牛

西沙群岛虽然有许多岛屿,但是很多岛屿上都没有植被覆盖,或者是植被稀少,无法满足野牛的生长。只有东岛上,植被密布,除了有原生树种麻枫树、银花树以及羊角树之外,目前还有大量的椰子树以及木麻黄等。森林之中还有许多灌木和低矮的草类植物,为野牛提供了能量来源。

由于西沙群岛位于海洋之中,一些长途迁徙的鸟类以及海鸟会在这里歇歇脚,甚至还会在这里繁衍生息。而它们的鸟粪中含有大量的磷元素,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因此这里的植被才能如此繁盛。

植被的繁盛能够供养的野牛数量就越多,外来户野牛才能在当地繁衍生息,一直生活到现在。

关于这群野牛是怎么来到这座岛屿上,有人猜测说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西沙,随军途中携带了大量的黄牛。还有人认为是郑和下西洋时将牛放生到这里,以便回来时作为补给。

但是研究后认为可能性不大,原因是这座岛屿在过去5000年来浮沉3次。而且如果这群野牛在汉朝时就在当地演化,那么它们的体型应该比其他陆地上的牛个体要小,但并未发现这一点。

总而言之,关于这群野牛的来历有许多说法,但都没有可靠的证据,直到人们从牛粪中,寻找到了野牛的来历。

牛粪中的历史

东岛上有一个淡水池,这也是该岛屿唯一一个淡水池,岛上的野牛都要来这里饮水,久而久之这里就积攒了许多牛粪以及其他牛的踪迹。

该池塘在雨季时深度可达1米左右,而在冬季时池塘几乎干涸,只有少量储水。但正是该池塘的存在,才使得野牛能够在这里生存。

科学家们在该池塘进行了沉积柱采集,通过分析发现,在距今1300多年前,该池塘还在海面以下。再往上则是鸟粪土沉积,尽管这里发现了淡水痕迹,但此时还没有牛粪的踪迹。

直到距离沉积层顶部的25厘米处,才出现了牛的踪迹。通过碳14测定年法,测得此处最早的年龄约350±40年,再加上采样的时间在2003年,因此野牛登岛的具体时间是在1653年左右,当时正值明末清初,科学家们猜测,这些野牛可能是我国的逃避战乱者携带着几头牛从大陆出发,来此生存,而这些牛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留在当地慢慢繁衍。

据资料记载在20世纪50年代时,来到岛上的人们就发现了这群野牛,但它们的个体矮小,瘦弱,体力不支,这说明了这些野牛可能是近亲繁殖的结果。

后来人们从海南岛运回了几头壮硕的野牛,让它们与当地的野牛繁衍,改良了原有品种,才使得当地的野牛体力强壮,奔跑速度也大大提高,数量也增多了起来,曾经有人数过当地的野牛数量达到了300多头,而且当地驻军轻易不会杀牛。

只是后来岛上野牛越来越多,威胁到当地的植被以及鸟类生长,所以又开始有计划地控制野牛数量, 使其种群数量既能够满足种群维系,又不至于破坏当地小岛生态环境。

总结

东岛上的野牛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东岛的名片,是为数不多岛上有牛的地方。现如今这些野牛在人类的保护与控制之下,已经成为了当地生态链上的一部分,如果有机会去该岛上旅行,说不定你还能见到这群野牛的身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