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李十三墓(李芳桂墓)

中国清朝出现过两位草根名人,第一位那是家喻户晓知名的作家蒲松龄,以一部《聊斋志异》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成就中国最高的鬼怪小说作品集,再一位就是陕西渭南县蔺店乡的李芳桂,可是李芳桂到底何许人也,知道的就不多了。包括我在内没有到他家村子去游览一番后也根本不知道李芳桂其人。返回单位也问过好多人,根本不知道其为何人,但是也只能是些爱唱戏的还是知道一些有关他的情况,以至于李芳桂默默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李芳桂在中国戏曲中却大大有名,以至于直接用村名称呼其为李十三。
        按旧制,李十三是中过举的,当然该称一声李老爷。可是他家穷的精当响,一生都在为糊口而奔波,因为家庭没有背景,也只能在村子当个教书匠,直到50岁了才被安排当上了陕西洋县的儒学教谕,儒学教谕是个什么官那?今天我来给大家普及下,儒学教谕就相当现在县级别的教委主任,这是混的好的,混的不好的也就是一个校长的官,在清朝为正八品,掌文庙祭拜,教育所属生员职务,当然也是拿工资的,在当时他的工资应该是岁俸三十一两(银子)。这些都是由国家付的工资的。当然钱不多,但是比一般老百姓要好很多,可是他志向远大,都52岁了,还不安心工作,跑去北京继续考取功名,结果还是个考不上,最后只能落魄的回到自己的家乡李十三村,和一般社会底层人员为伍,标准的不学好的榜样。
           李十三平时在家就是等待几年一回的科举考试上,平时到也帮家里做些农活,以图养活自己,闲来无聊就爱看戏,也是跟着场子乱跑,在古代我国并没有电影这些高级货,平时有钱人进院子看戏,他只能看些免费的皮影戏,在古代穷人家的孩子想上学真难,很多都是进了寺庙才能识字,李十三毕竟是举人出身,真本事还是有的,加上自己努力,李十三的第一部秦腔剧本《春秋配》问世。很快传遍渭河两岸,嘉庆四年(1799),秦腔著名艺人姚翠官将这出戏带到北京,在“双和部西秦班”公演。结果是红片大江南北,先后被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京剧与河南梆子移植演出。川剧后来将《春秋配》列为自己的传统名剧。

李十三生命的最后十年,也是他戏曲创作达到高峰的十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十年,他写下了八部本戏,二部折子戏,民间习惯称之为“十大本”。自从有了电影,。《火焰驹》拍成了秦腔艺术片,在全国上映,影响久远。当然我们50岁左右的人应该还是知道这个电影的,但是远远没有黄梅戏有名。
          嘉庆十五年(1810),皇帝降旨罢演地方戏,以加强对群众的思想统治,陕西的皮影艺人遭到残酷镇压。捉拿李十三的专使,从北京来到渭南县,当李十三得到消息,立即逃跑,那赶得上年老体衰,又不敢走大路,只能在田间小路,荒草从中乱奔,结果是一个跟头,摔死在了离村20多里的地里。一代有影响的秦腔剧作家就这样与世长辞,让人看着心酸。

可是李十三在那个以戏曲为主要传播工具的年代必定名气太响,他的剧本被改成了不同剧种而在全国广为传播,其影响力非同小可,全国闻名,道光二十年,政府给李十三平反,并由清廷敕封开始建墓,从此官方正式承认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并荫及前第九代,第十代,第十一代祖先,这样的荣耀对一个小小的举人来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总算是光宗耀祖了。从政府给予的地位来看到是超过了作家蒲松龄,李十三应该是死可以瞑目了。
         今天本来是写墓的,可是片查百度,竟然没有描写李十三的书籍,所以这里啰嗦了不少废话,近期在全国也就是陕西文豪陈忠实写过一篇有关李芳桂的小说;“李十三推磨”。在就是新编秦腔历史剧《李十三》,2014年9月在陕西上演,要知道这个结果,李十三当年还不如写小说来的更实际些了。

闲话不说,言归正传,当我从富平的永陵,寇准墓,慧照寺逐步游览来到临渭区吝店镇时已经是畔晚十分,刚进李十三村不远,就见好大一个操场正对李十三小学,在操场的正北面方向是个面南朝北的一个坟头,那就是李十三的坟墓了。新修的墓碑近四米多高,远比碑后的封土为大,在封土西侧扔了一个半米多高的正方碑扶,心里暗暗惊呼,完了,看样子李十三墓也难逃毒手,被破坏掉了。

拍照过后,心里不死,不顾天色向晚,跑去村里寻找长者了解情况,结果李家还真的是后辈有人,当得知我是专门前来拜祭李十三的,到对我说出了很多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来,原来我现在看见的是一座衣冠冢,并不是真的,真的还在村东头,真墓现在保存完好,可是既然有真墓为什么还要搞衣冠冢那,原来是现在村里为了提高知名度。又不能去移动已经是省保的真墓,就想出了这个嗖注意,把墓移到了路边,让大家都能看见,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好好的真的不要,搞个假的做排场,这也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现象;“面子工程”。

我于是又跑去村东看真墓,结果还好,真墓保存完好,墓东是省保碑,因为村子盖房基地的不断抬高,现在的李十三墓已经大半埋入地下,墓碑是1988年立的墓碑,老碑胡乱的倒在墓旁,只剩衣冠冢边那个碑扶,也说不准是文革被砸掉了,像这样等级的坟墓国家是应该掏钱加以维护的,现在只能荒芜在乱草丛中,与垃圾为伍。在墓碑中间是棵鲜红的五角星,难不成李十三什么时候也入党了。显然立碑并不谨慎。

太阳早就已经落山,我今天的任务是要到蒲城休息。明天还要走陵,也就快步向西走去,进村一百多米见又大约两个宅基地的地方凌乱的是几座封土,并不在意,可是顺眼看见地上胡乱的堆放着几块石碑,一眼就认出是古碑,最近在坟墓跑的多了,那古代的气息只要一眼就只能感觉出来,马上跑去看,结果还真是古碑。

碑有几方,其中有一方字迹向下,看不清楚,只能再村子找老人询问,原来这些都是李十三先人的墓碑,这些墓也都是新的,是最近从地里迁移到这里的,从墓碑碑首看,也是有刺封的碑首,那么这些写有皇清墓碑的神道碑也当数文物了。可惜在这里都没有被当成一回事,最近几年走的陵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在陕西这样的破坏并算不的什么,只能感叹世风而已。也奉劝下现在的人还是少做这些挖坟绝户的勾当,让古人好好安息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