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会增加乙肝患者的耐药风险?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那么药吃了,自然是希望能有好的效果。对于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的问题,这就需要考虑是病毒、患者自身还是药物的影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咱们一起来看看出现耐药问题的几个原因吧:

01、病毒因素

  病毒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了病毒的复制速度、复制过程中发生自发的突变概率、病毒适应性等等相关因素。

  乙肝病毒的复制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在发展时期会大量进行复制,在复制的过程中,经常会自发的出现基因突变的情况。所以说,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应该尽快控制病毒复制,从“源头”进行控制。

02、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了用药规范、机体的免疫状态等因素。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按医嘱定期定量的规范用药非常的关键。很多患者吃药不规律,吃两次停一次,那么狡猾的病毒就会去适应,于是发生耐药突变。因此,按医生要求科学用药很关键哦。

03、药物因素

  药物因素主要包括了药物的耐药基因屏障和抗病毒的能力等。目前临床多见的药物有两类:

  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都属于是基因屏障高的药物,恩替卡韦需要3个位点发生突变,替诺福韦上市到现在在慢乙肝患者中还没有出现明确的耐药位点,屏障特别高。

  二线治疗药物:像是阿德福韦、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这类二线治疗药物,只要出现一个关键位点的突变就会发生耐药,所以耐药的基因屏障比较低。

  这么一对比,大家应该也明白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吃一线治疗药物了吧。首选一线药物的原因是尽量减少后续治疗中出现耐药的风险。

  温馨提示:针对于乙肝患者耐药的问题,有些因素我们无法控制,但有些因素是我们完全可控的。比如按医生要求用药,选择一线药物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