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释义:

“彬彬”,本指丰盛的样子。文与质都很茂盛,引申为文质配合适当。

野:指鄙俗;不文明;粗鲁。

史:虚饰;浮夸。

译文:

孔子说:“(人表现出来的)朴质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人表现出来的)文采胜过了质朴就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才是君子。”

解读:

孔子说的文质彬彬其实是对前文的补充。仁的精义之一是实践。但是实践的程度是怎么样的呢?这里就给了答案——文质彬彬。你在实践仁的过程中做到了这个程度,就达到了君子的境界。

这一句话可以继续引申。

先说一下“质”与“文”。我们能直观感受的就是人的行为举止,质与文就是人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但是质与文本质是什么呢?只是用朴质和文采显然不能恰当地解释这两个词。我把人性分为两部分:自然性与社会性。如果说,人的自然性是人的本能,那么社会性就是人后天发展起来的文明以及一切与文明相关的社会关系。质与文就分别对应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我为什么分把人性为自然性和社会性呢?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说的人已经不是单纯的生物体,而是在反抗人类本能的过程中发明出了文明之后的“人”。所以,人是有生物意义上的人和社会意义上的人。生物意义上的人就是动物。它的本能就是生存,繁衍,以及由人对身体痛苦引申出来的恐惧与人类自身的认同感。社会意义上的人,首先是对本能进行延伸、抗拒和升华;其次是对外物的印象与总结;再次是根据这种总结反馈到人的本能上。到第三步的时候,人类已经开始反人类了。比较轻微的如,极端女权主义,严重的就是种族屠杀之类的。

但事实上,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为人的文明化以及所处环境以及其他条件(比如惊吓、诱惑等)会表现出不同的关系。总的来说就四种关系,自然性压倒社会性,社会性压倒自然性,自然性和社会性交叉压制,自然性和社会性合适匹配。第四种关系就是文中所说的文质彬彬,孔子取名为君子这么一种境界。比如,怕死是人的本能,但是如果为了崇高的理想,邱少云被美国鬼子烧死了也没有吭一声。这就是社会性压制自然性的典型。又比如,美国自诩文明国家,但是在实际的活动中,其所做的灭族行动、人体细菌试验、培植恐怖势力等反它所倡导的文明的行为比比皆是。这就是其自然性压制了社会性。所以,我始终认为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代表的是“伪文明”呢!因为,它所做的事和它所倡导的文明不是一回事,它实际上并不践行其发明的文明。

说到人性。古代有人性的善恶之辨。荀子说人性恶。其实就是人的本能。如果你因为吃得不够威胁到你的生命,那么就会为了生存行恶。即使是小孩子也抢东西吃。这是生存的竞争。你说是恶,好像也是,但是不进行这种恶,你本身也会不存在。所以,我们文明也不得不把这种恶排除在恶之外。比如现在很多动物保护主义者,这样要保护,那样也要保护,不许吃,那么这些保护者不吃肉么?吃肉就要杀生。难道要全人类都吃素?要知道,人类能够进化成功,火的运用有巨大的作用,火就是用来烤肉的。这些人走入极端后,也进入了“反人类”的行列之中。

人是不是一直会恶呢?当然不是,因为人的本能之一也有对“人类”的认同感。当你的生存已经得到满足时,你会善良。当然,人的善良并不一定是在生存得到满足时才出现的。比如前面举邱少云的例子。这就是文明对自然性的压制。

人之初是不是善?“人之初,性本善”是说小孩子就有善。人之初的善是其对“类”的认同,因为是同类。如果我们看狼孩,那么它的“类”就是养育它的狼。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即使以文明的来度量,人的本能也不全是恶。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这里的人已经是具有文明的人了,不再是单纯是生理意义上的人。

人的善恶会不会变?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人性中不论是善还是恶的性都是相似的,因为他们是人。或者,也可以把这个范围扩大,如果只从生物层面来讲善恶,所有的动物都是“性相近”。但是人类发明了文明。这个文明会对这个“善恶”产生影响。如,把恶压制,把善发扬,把恶发扬,把善压制。我们人类要实践的就是把善发扬,把恶压制,所以,孔子宣扬人应该“仁”,并且应该“做”,进而做到“知行合一”。

关注我哦。这是我的原创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