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经》,损之道,如何避免更大的伤害

人的一辈子有舍有得,有增有减,有损有益,这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符合阴阳之道,天底下没有两者只取其一的,无论是损还是益,都必须有个度,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确保损益之间的平衡。《易经》给我们启示,在合理的范围内,损益之间的转化是合乎常理的,一旦超出损益的尺度,过犹不及就会遭受无妄之灾。古语云“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周而复始,不要为损而悲天悯人,也不要为益而得意忘形。

一、损之毛发,无伤大雅

毛发长于体表,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乃人体精血所成,但毛发的掉落一般都是在不经意之间,人体感觉不到疼痛,就算有意而为之,疼痛感基本上也能承受,大部分时候不会造成不适的感觉,一旦掉落,用不了多久也会从新长出来。人际交往亦如此,表现在占人小便宜,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只要小便宜占得让人舒服,让人开心,何乐而不为,不但没有什么损失,还会增进双方的黏性,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一种处世之道,万事不求人只会孤独终老。

二、损之肌肤,适可而止

肌肤位于体表,布满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一旦有损伤就会流血,并发出疼痛感的信号,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避免遭受更大的伤害,肌肤的损伤愈合也快,简单处理一下,用不了几天就就完好无损。与人交往时,或许言语上会有冒犯,或许行为上让人反感,自己的不妥给对方带来不愉快,会招致对方的反击,双方应恪守“打人不打脸,伤人不伤心”,“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原则,稍微表达一下不满即可,不要让事态扩大化,万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三、损之血肉,止损为要

血肉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损伤,虽然短期内不会危及性命,但给人造成的痛苦不言而喻,对人的精神折磨溢于言表,处理不当,发生溃疡将伤及更多的人体组织,但往往有些人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无论是自己伤害了对方,还是对方伤害了自己,一定是在各自的利益上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对抗,对抗的同时还是有回旋的余地,迫于面子的压力,双方不会轻易放低姿态,如果有人煽风点火,大战一触即发,如果有人好言相劝,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各自都不想遭受更严重的伤害。

四、损之筋骨,内外兼治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筋骨是人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受到损伤,人的行动受就要到局限,就算能恢复,也很难达到之前生龙活虎的高度,何况有些筋骨的损伤是无法恢复的,变成残疾将后悔莫及。筋骨受损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只要是为了正义,为了大众,必定万人敬仰,主观原因那就怨不得别人,自作自受。成熟的人都知道“化干戈为玉帛”,“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见好就收。

五、损之六腑,回头是岸

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和六腑,六腑一般是指: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的损伤有内因和外因,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可以在手术和药物的治疗下逐渐恢复,如果情况严重,必须切割,对人体的整个机能来说无疑是严重打击,除了日常生活与工作受阻,甚至对人的寿命也会带来不小的伤害。古有割袍断义,今有形同陌路,双方到了破镜难以重圆的境地,甚至水火不容,想要修复裂痕,重归于好,不仅需要诚意,还要有勇气和智慧。

六、损之五脏,休养生息

众所周知,五脏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包括:肝、心、脾、肺、肾。五脏自我们出身之日起,到我们宣布生命结束的那天止,无时不刻都在不停的工作,从未休息,除了满足自身营养的需求外,从未提出过任何非分要求,一点小病小痛都能自己克服。就拿朋友而言,这属于过命的交情,为了你酒桌上的面子、牌桌上的情谊,工作中的荣誉,生活中的博爱不惜以伤害自己的性命为代价,一旦关系破裂,走到这一步,永无回头的余地,最大的哀莫过于心死。

古人说“谦受益,满招损”,“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损伤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以弥补的,但超过极限就会造成终身遗憾,很难回到当初的状态,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受到的伤害也比比皆是,有过切肤之痛,也经历过骨断筋连,但凭借着坚定信念和璀璨文化的支撑,都一一克服。《易经》的损卦告知我们,外来的损伤并不可怕,一定不要出现内伤,伤到血肉和筋骨不可掉以轻心,止损和自愈是控制损伤继续蔓延的正确方法,就像冰灾、地震、洪水、疫情等天灾难以避免,但诋毁、污蔑、背叛、渎职等人祸就需要有效的控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