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文/杨庆平

《大爱无疆》

文/杨庆平

也许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会不以为然,这个话题有什么好再说的,网上报纸上哪儿都是,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来临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当这个疫情来了之后,我心里对这个话题有了全新的认知。
这次的疫情来在了春节之前,它打乱了所有人节前的一切计划和安排。封城、封村、封路,让你只能宅在家里。从初一到初七仅仅一星期的时间,手机上许多人都在喊着,无聊呀,快憋疯了……由此,我想到了我的老父亲。
2006年,对于我家来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喜的是我的小侄儿来到了这个世界;忧的是我的老父亲生病了。我们开始了家里医院两头跑的日子,这一年我和父亲几乎是医院一个月,家里一个月,这样来回折腾了三四次,人民医院9层的医生和护士几乎都认识了我们。最后父亲落了个半身不遂,开始了一颠一颠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我们过了大约九年。到了2016年由于病情加重,父亲彻底不能动了——瘫痪在了床上,我和弟弟开始了擦屎端尿、洗洗涮涮照顾父亲的日子。直到2017年,我家要盖房子了,实在忙不过来,弟弟经过再三思量和打听后把父亲送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养老院,(当然费用也是相当高的),起初父亲也点了头表示同意(父亲的病伤到了语言神经,无法正常吐字表达,但思维意识还很清楚)。送到养老院后一星期,我们去看父亲,父亲拽着我的衣角,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我问父亲是不是想回去?他点了点头,我说等我把房子盖好了就来接你。后来又去了多次,父亲都是拽着我的衣角眼里含着泪水像个孩子一样看着我,我也是一遍一遍的告诉父亲,房子盖好了,就接你回家。
房子还没盖好,但是父亲却走了…当时我也觉得十多年了,我和弟弟擦屎端尿,给父亲擦身子、洗手、洗脸、洗脚,也算得上是孝顺的孩子,而且从街坊邻居的言谈中,也听得出别人夸我们是孝顺的孩子。可是这几天的宅居生活,仅仅才七天,网上这个说无聊,那个说无趣,我才想到了父亲,父亲在床上躺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他每天听着我们“哐当、哐当"的开门和锁门声,吃着我们给他做的一日三餐,看着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的开始和结束,又是多么的无聊和无趣啊,可父亲没有疯也没有闹。而我们还自认为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其实是父亲的爱成全了我对他的“孝”。
对于父亲的孝,我感到懊悔,“子欲养而亲不待’',多么痛的领悟!我现在就是捶首顿足,也换不回父亲的命,也弥补不了父亲这几年在床上所受的折磨。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呀,哪里又有什么“白衣天使’和“英雄",只不过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用生命为我们营造着岁月静好,他们再一次诠释了——大爱无疆。对于国家的这次灾难,我无能为力。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和千余名白衣天使还有无数解放军武警战士为抗击冠状病毒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疫区,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足不出户、嗑嗑瓜子、看看电视、玩玩手机就算是不给社会添乱了。这一点我们做不到吗?我能做到,相信你也一定能做到。
写至此,想起网上那些关于钟南山院士的话,以及倒在地上就睡着了的医护人员,还有那些脱下口罩满是勒痕的脸庞,我已是泪流满面。在此我只有默默祈祷:
我的父母在天堂里一切安好,
天下所有的父母一切安好,
我的国家一切安好,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本期作者:杨庆平,女,林州市姚村镇人,七零后。
现任姚村顶新广告平面设计师。

本期编辑:山里人  

本期审核:牛书红

【点击关注】投稿邮箱:   投稿请以附件形式将编辑好的电子稿文档发至邮箱:1322735201@qq..同时附上近照及自己简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