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IVD行业缺工匠精神!

2020年的春节过完,就该给梦幻的2020年画上了个句号了,过去一年在IVD行业发生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当然这其中大部分是因为特殊机遇造就的,很多人没有准备好,很多人没有准备好!
其实想写这个话题很久了,但一直不知道从何处动笔;去年一年,时代给核酸检测、IVD公司赋予了很多附加的东西,而整个行业也变得躁动起来,从前一个不过百亿市场容量的细分领域在2020年造就了很多传说,年营收几十亿、XX IPO成功、XX接到几十亿订单。
过去一年听到了太多这种以前从没有听到过的新闻,而各路媒体也是极尽渲染着这种气氛,似乎IVD行业起飞了!年营业过亿、过十亿都是分分钟的事。
“闷声发大财”式营销
IVD行业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喜欢“闷声发大财”;和隔壁药企不一样,药企的营销之道还需要IVD行业再学十几年,IVD行业以前多中小型公司,所谓的市场部,也不太懂市场,真正懂市场的销售又很少愿意去做市场部的职位,于是,市场部的经理,很多只能从研发体系中拔出来,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害怕犯错。
当然,“闷声发大财”的还有一层缘由是IVD行业的技术壁垒相对较高,一旦形成技术优势,通过时间的打磨,就会形成市场优势。
2020年,行业出现了很多的“热点”,信息的迭代速度变快了,最高频的时候,几乎是一周一个热点,那这些原来不怎么发声的公司就吃亏了,在信息轰炸下,反应速度明显过慢。
行业开始变得狂热

也许是信息爆炸点燃了IVD,也许真的是春天来了,很明显IVD人更喜欢看了“营收几十亿”、“国产强势替代”、“几十亿新冠大单”、“IVD集采来啦”这类的新闻。IVD同行聊天没有几亿营业额打底似乎都没法继续~
各路媒体也在竭力的宣传着一个又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觉得IVD很火,火到很多都不知道体外诊断是什么的人在挥舞着大旗。
我想应该是有点“过热”了,前两天在和一个朋友聊天,我问他“你觉得过去1年IVD行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么?”;“大家都更加喜欢快钱了”!
我说这有什么不好?“没人去做那些看不见的工作了!”。
以前的时候,行业发展慢,经销商大多会选择和厂家共同成长,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决定新冠产品能否使用的是“集采”,决定用哪个厂家的是“价格”。
冷静者“冷水”已备好
可能是因为因为行业已经“过热”一段时间了,开始出现了一部分“冷静者”,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大致分为两种人,一种人是这次新冠没有拿到证的企业,一直保持的很冷静,毕竟做不了新冠生意,只能看着别人赚钱,认为是时势造英雄,等疫情结束,才是比拼硬功夫的时候。另一种人是那些真正在做产品的人,对产品价值的理解不同,对当下的IVD行业的现状产生了一丝丝忧虑的人。
无论是哪种人,我们都把他们称为冷静者,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看到的东西不一样,犹如一盆“冷水”,正好合适当下的IVD行业。
国产IVD产品究竟如何?
其实关于IVD国产替代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了,但无论媒体还是个人都依旧热衷于关注和这个口号相关的新闻,前段时间,国外某IVD大公司被爆出仓库新冠阳性,于是又被当做是国产替代的最佳时机!
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国产替代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是价格?是危机?还是产品质量?
如果让一个IVD产品经理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它会分为多个层面来看,比如说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然后依此替代率是多少,客户的关注点是什么!
不得不承认,国产IVD近些在进口替代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除去成本看质量的时候,真的有完胜的产品么?只能说相当吧!
我们该喊喊“IVD工匠精神”口号了!
经去年一役,成长起来了很多IVD公司,这也预示着大家都有钱了,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不出意外的话,新冠的这波热潮还足够很多企业再吃2-3年,但是2-3年后呢?新冠检测行业缩水,谁会先搁浅呢?
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除了生意之外还带有一丝的社会责任感,工匠精神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我特别喜欢“华为”和“小米”的例子,两家公司朝着不同的方向在发力,就拿去年华为芯片的事件来类比,假如国外同样断供荧光PCR仪的部分组件,国内有哪几家仪器企业能够撑得的下去!几乎没有!
为什么我说IVD行业缺少“工匠精神”?那我们就得吧工匠精神的内涵拆成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来看,我们最缺的是什么?
我们缺“精益”,做一个80分的产品不难,但是做到90分需要努力一把,做到95分需要3-5倍的努力,做到99分需要10-20倍的努力。这个怎么来看呢?举个例子,这次新冠核酸检测产品,因为干系重大,所以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很明显我们能看到,有些一些黑马产品杀出重围。
我们缺“专注”,很多做免疫的赚钱了,想做分子,很多做分子的赚钱了,想做胶体金,于是商业宏图一个比一个铺的大,但是聚焦在某一个产品上,却是毫无特色可言。
我们缺“创新”,前几天写了一个直接PCR的文章莫名的火了,这其实是很早的一个技术,较多用在植物、动物核酸检测方面,在IVD领域之前很少应用,大家都习惯了先做核酸提取、再做扩增的模式,于是从核酸提取试剂端、扩增试剂端做了很多的尝试,却很少把隔壁行业的技术拿过来使用的先例。
前两天工信部发了个生物产业的规划文件,提出要在2025年6-8家企业进入全球医械行业50强,希望这些企业里面有从IVD行业里面走出去的企业,但凡能走出去的企业,一定带着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基因。
申明:以上仅代表作者锁炎的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