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说人人很受伤 六一希望大家都开心

编者按:

昨晚的春晚的难看程度再创历史新高,但可以肯定这届一定不是最难看的一届。只要春晚还继续办下去,就肯定会一年更比一年难看。这不是央视的问题。而是央视春晚本身的问题。为什么春晚越来越难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听笔者娓娓道来。。。。

83年到90年代初:春晚让我们仰视

八十年代初,改革初始,国门初开。在隔绝数十年后,国人突然看到了一个五彩斑澜的世界。春晚便是国人联通外部世界最重要的窗口与渠道。

所以,我们见到 我的中国人心,醉了;

所以,我们见到 冬天里的一把火,傻了;

所以,我们看了 烤羊肉串,我们乐疯了;

所以,我们看了 虎口遐想,我们笑喷了;

所以,所以。。。。。。

当时,对于春晚,我们是仰视的。十亿中国人,除了极个别有海外关系或学成归国的人,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如你,如我,春晚就是我们接受外部新鲜事物的最高殿堂之一。这些文化大餐,有的是国之精粹的新篇,有的是西方时尚的改良。哪怕多年之后,我们才知道 费翔的那些歌其实基本都不是他的原唱的。。。

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匮乏的年代,春晚对于十亿中国人来说,真的就是一筐筐干货,一道道硬菜。那个时代,它的定位是完全准确的,因为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况。

而现在呢?

一:不再仰视
中国早已与世界同步,甚至成为引领者

比如关于双11,比如关于生肖文化。在这个时候,春晚已经不可能让大家仰视。民间高手太多,大家见过的太多,你却要从去年已经流行过的,甚至都是大家玩烂的海内外段子再来逗大家乐,怎么可能?

二:定位错误
整齐划一,蓝白灰黑的时代早已过去

一部电影,有人看到不行,有人鄙视无比。

TFBOYS,是很多学生甚至是大爷大妈的偶像,类似于咱们当年喜欢的小虎队

而另一些人,虽称他们为TAOFEN男孩;

这不奇怪,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急剧转型最厉害的国家。个性化和多元化,是这个时代中国最鲜明的两个标签。

你怎么可能用一台晚会让十四亿人都满意。说得直白点,你让胡歌唱歌,胡歌的FANS激动不已,而讨论胡歌的人则感觉自己吃了苍蝇。这和当年我们喜欢毛阿敏,李玲玉,喜欢李谷一,喜欢韦唯不一样。就连那些被邀请登上春晚的港台明星,就算我们的父辈不感冒也一般不会讨厌。

所以,定位已经错了。让一个大杂烩的东西让已经与世界完人接轨的十几亿人都喜欢,这已经不可能了。哪怕你再砸几个亿,舞台再雍容华贵,也没戏。这不是哪个演员的问题,也不是哪个导演的问题。

三:套路无法突破
春晚的央视属性决定了无法创新,谁也没办法

你说怎么个创新法吧?

开场不弄个联欢大歌唱,那你说弄什么?

你说不请老红军老模范航天英雄,那你说请谁?

你说不让梨园名家唱念坐打,那取消了?

你说快到零点钟声时,不安排个过度的节目,外面的鞭炮都响成啥了,听相声看小品,能听得见,能听得进去吗?

你说最后结束时,不唱难忘今霄,那搞什么?搞个大变活人,然后说,明年再见?这行吗?

所以,不管怎么创新,都没戏。

四:那你说咋解决?

有人说,其实你说的我们也都知道,可怎么解决呀?把春晚取消?那年三十晚上干什么呀?

这话就不对了。春晚是1983年才有的。那没有春晚之前,人们不过春节了?

有人又说了,你这就抬扛和较真了。

好啊,那倒退个十年,如果有人说,以后可能大家都不看电视了,有人信吗?

可现在呢,很多人一年真的都不一定开一回电视。而且你们想想,昨天晚上大家是真的聚精会神的,目不转睛的在看春晚吗?

与其说在看春晚,不如说是在借着春晚,手机上吐槽聊天吧?

那想想过去二十年的变化----

最早大家见面拜年,像我父母他们那种厂矿企业,大年初一,厂领导还要一起去好多职工家上门拜年慰问;

再后来,有了电话,大家就打电话拜年;

再后来,有了手机,大家就手机拜年;

再后为,有了短信,大家就短信拜年;

倒退三年,大家还在用短信拜年呢,可现在还有人用短信拜年吗?我反正这次过年,一条都没收到过!!!

所以说,没有什么不能改变的。

多元化和小众化时代,应该做的事很简单

1、大杂烩的春晚立即取消

2、可以弄个相声小品春晚;

3、可以弄个电影春晚

4、可以弄个明星演唱会

5、可以弄个戏剧春晚(而且这个一直也有呀)

当然,也可以弄个专给七零后八零后看的 怀旧动画春晚,也不错啊。把那些配音老前辈都请来,或者事先录好一些他们的节目,我保准不挪窝看四个半小时!!!!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搞个怀旧动漫歌曲大串烧也可以啊。。。总之,办法很多。这样大家都满足了。

否则,明年的春晚,比今年只会更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