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难以抵御的美食:唐朝从印度引进改良后,出口到日本各国
从自然本性上说,甜是人类最喜欢的味道,因此甜食在人类的餐饮文化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酷爱美食的人们,怎么会放下美味的奶油蛋糕?哪怕甜食是身材的天敌,女孩子们仍然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
比起古人来,现在的我们非常幸运,可以轻易地享受到美味的甜食,而古人们想要吃口甜的,那可是要废九牛二虎之力的,甚至不惜以命相搏。
就拿这两年比较火的王玄策来说,他奉李世民之命出使摩揭陀国,这个国家位于现在的印度。说来也是巧,摩揭陀国老国王去世,王朝更替,叛乱频发,叛军可不管了你是谁,见人就杀,见货就抢,连唐朝使团也不放过。
王玄策也是个暴脾气,立马集合队伍并从吐蕃借兵,给这些叛军做了一次彻底的“外科手术”,直接将叛军的头目抓住,送往长安坐牢。这次外交事件最后变成武力平叛,对于维护印度次大陆的和平稳定来讲,那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王玄策回京后,受到了李世民的接见,并给他升了官职。但李世民貌似对印度平定叛乱的事情不太感兴趣,只给他升了个散官,反而对王玄策带回的美食——蔗糖很是满意。
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吃糖”国家就是中国,我们很早就用粮食制糖,但这种糖食用起来很不太方便,不能直接加到菜和汤里。而摩揭陀国盛产的石蜜,可以当作调料加入菜肴,已经很接近我们今天食用的砂糖。
其实,早在王玄策去印度的时候,玄奘法师已经从天竺国回来。他不仅给唐王朝带来了珍贵的佛经,也给唐王带来一个重要的信息,印度当地到处都会做“石蜜”这样的食品。
李世民出于国计民生的考虑,决定将这种制糖技术学到手为己所用,于是才有了王玄策出使摩揭陀国,至于打仗平叛什么的,只是随手之劳,打的又是弱鸡,没什么可以骄傲的。
经此一役,摩揭陀国等南亚国家更是对大唐天威无比膜拜敬仰,大唐学习制糖技术没有了遇到任何阻力。王玄策还顺便从摩揭陀国带回几个制糖高手,使蔗糖技术在中国扎下了根。
事实上,印度的蔗糖是红色或黄色的,经过中国的进一步改良后,才制出我们常见的白砂糖,中国一跃成为制糖最先进的国家。不但中国百姓吃上了精致的白砂糖,还出口到日本各国。
技术的革新,带来的是生产力的大发展。制糖业蓬勃发展,相对应的周边产业也受到了提升,比如炒糖的大铁锅。在古时候,人们是用铁锅来熬制糖的,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糖的品质。
为了炒出更好的糖,广东佛山制出更好的铁锅,一不小心还成就了“广锅”的美名,成为中国最有名的铁锅,又带动了一个产业。怪不得都说,科技就是生产力,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古代。
近百年来,中国的糖一直享誉海内外,物美价廉给中国创造了很多的财富。制糖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制糖的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糖从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从奢侈品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明清时期,在制糖业发达的两广地区,当地百姓不论贫富,在婚嫁事宜上都会选择糖果作为答谢宾客的礼品,和现代的伴手礼差不多。当时市面上的糖果糕点种类多达数十种,极为风靡,白糖已经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了。
糖是人类难以抵御的美食,中国人喜欢,中世纪的欧洲人对糖更是有着疯狂的热爱,甚至相信糖包治百病,因此糖在欧洲的价格非常高,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即使是贵族,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吃上,只有在生病时,方能破例吃上一回。
欧洲人开辟新航线以后,大量的甘蔗种植园在各个殖民地发展起来,这才使欧洲人吃上便宜的糖。可以说,正是出于对甜食的热爱,促进了欧洲人的大航海和殖民活动。
当欧洲人第一次把蔗糖运来中国,企图卖个高价时,中国人还很奇怪,难道贩卖蔗糖也有利润?结果欧洲人亏了本,中国人却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把中国蔗糖卖到了外国去。
这样看起来,李世民真是高瞻远瞩,不仅将制糖工艺引进回国,还让中国人吃上又便宜又美味的白糖,比起欧洲的天价白糖,古代的中国人那真是幸福。真印证了那句话,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