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火遍网络,原意出自苏轼的精辟之句
说起古代的诗人,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李白,杜甫和苏东坡等人,因为他们的诗歌朗朗上口又意蕴深长,非常值得我们品味。在现代,人们常常会化用他们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譬如“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就曾经火遍网络,其实化用的这句诗,在苏轼的原句中更加高级。而世人对于苏东坡的印象都非常统一,那便是天才 。学者黄锦祥称道:“东坡乃文星旷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殊不复见!”只是这位天才的一生,却不怎么顺畅。
苏轼的一生有非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首先他家一家三个都是大才子,他和他的父亲苏洵,以及他的弟弟苏辙,他们三个人凭借自己的才华,在当时被人称为“三苏”。一门三个文曲星,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这也足以见他们家的才子基因有多么雄厚了。苏轼的父亲还是在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的,随后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赴考,而苏轼正是在这场考试中展露出了自己非凡的文采。
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在他见到苏轼的文章之后,赞叹不已,但是由于起先他并没有读过苏轼的文章,以为这样好的文章是自己的学生写出来的,而欧阳修为了避嫌,将苏轼的文章评定为第二名。放榜的时候,欧阳修的学生名字赫然排在第一,欧阳修这才知道,自己弄错了,原来天下还有文章写得比自己学生好的人,那就是苏轼。欧阳修与苏轼谈论了许久,苏轼的文采深深令他折服,于是他断言苏轼的文章将来必定会独步天下,而千百年来的事实证明,欧阳修的眼光是正确的。
有了欧阳修的欣赏,苏轼在京城里可谓是名噪一时,而正在苏轼准备入仕的时候,他人生的第一个坎坷就出现了。四川传来消息,说苏轼的母亲病死了,苏家三父子无奈只能放弃功名,连夜赶回了四川,为自己的母亲守孝。守孝了三年,苏轼正式开始自己的仕途,踏入官场的苏轼,踏入了自己人生的挫折场。原本苏轼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当着官,喝着酒,写着自己的千古文章,但是当王安石变法开始时,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由于和王安石的政治意见不同,但是圣上宠幸王安石,于是苏轼作为他的对立面,多次被贬谪。先是出京任职去了杭州;然后又被迫去了密州;再去了徐州;又辗转到了湖州。苏轼的一生可谓是永远在路上,完全没有停止的意思。不过这些地方都还算好,因为他当时只是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捉不到他的错处,便不能够将他派的太远。但是到了湖州之后,事情变得完全不一样了,苏轼卷入了乌台诗案之中。
苏轼在湖州的时候,照例写了篇公文交上朝廷,但是他作为一个有傲气又有才气的文人,总是爱在奏折中写一点表达自己感情的话。这就被那些还在京城的人给抓住了错漏,大谈特谈苏轼的不是,势必要将苏轼置于死地。新党们纷纷谈论苏轼的过错,苏轼被押解回京,等待发落。所幸王安石虽然与苏轼政见不合,但是非常珍惜苏轼的才华,上书为苏轼求情,再加上宋朝向来重视文人,苏轼这才保住了一条命。但是这场乌台诗案,无疑给苏轼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随后苏轼被贬去了黄州,但是政治局势总是瞬息万变的,苏轼在这之后曾经东山再起过,再次奔赴杭州任职。本来以为可以在杭州安度晚年,但是由于政绩出色,苏轼又被调回了京城,随后卷入了政治斗争,再次被贬,这一次就到了海南儋州。
在那个年代,海南属于蛮夷之地,许多人去了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回来,但是苏轼去了,不仅去了他还将海南建设得非常不错,时至今日,儋州还建有纪念他的苏东坡故居。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以致于让苏轼在开导自己的时候,以致于苏轼写下了一首词:“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便是“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原型。苏轼在激励世人,无论你的生命中出现了怎么样的苦难,只要相信你最初的梦想,坚定你最初的想法,你总是会如愿以偿的。
结语:苏轼对于生活的豁达乐观,给几千年后的我们也带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学习苏轼这种乐观的心态,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