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善人”姚又庵
庵分得祖上家产不多,但他刻苦、勤俭,持家有方,日子倒还过得去。他自己没念过书,却给两个儿子请了先生。平时他对先生十分敬重。
这位教书先生已年过三十,学问很好。有一天,又庵与先生闲聊。又庵道:“不知先生家里有几位公子、千金?”
先生见问,脸上露出羞愧的神色,闭口不答。又庵觉得奇怪,再次问他,先生这才答道:“实不相瞒,我至今还未婚娶,虽然早已聘定,但因家中贫困,一时也难以完婚。”
又庵赶紧向先生作揖谢罪,说:“我问得实在冒昧,失礼得很,先生不要见怪。”
过了几个月,有一天,姚家张灯结彩,摆开了宴席,像是要办喜事的样子。教书先生不知何事,他也不喜多问,所以蒙在鼓里。
到了傍晚,又庵来到书房里请先生,说:“今天是好日子,我为先生完婚娶新娘。尊慈太夫人及先生家里其他诸人均已接到我家了!”
先生大吃一惊,他做梦也没想到喜事会突然降临。
这时,姚又庵又道:“先生的衣巾,我都已准备好了。一会儿请下人送来。请先生赶快更衣,迎新娘的队伍快要到了。”
过了一会儿,先生更换了新衣。门外鼓乐喧天,新娘子的花轿已经到了姚家。在鞭炮声中,先生与新娘在太夫人面前交拜成婚。太夫人和先生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新娘进了洞房后,才从夫君嘴里晓得了事情的原委,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又庵到了中年,家境稍为宽裕。他就在甘棠桥畔开了一个当铺。他为人忠厚,取息极薄。有人用家产、田地来抵押,他总是反复相劝:“这是活命的根本,不要轻易抵押。”
有万不得已典当家产、田地的,他总再三与对方斟酌典价,总要使对方觉得满意。正因为如此,他的当铺生意极好。
又庵尽管富了,可勤俭持家的本色没有变,家里事无大小,样样事必躬亲。房间、仓库的钥匙全由他一人掌管,一串钥匙天天挂在腰里。
他有个穷亲戚,孤老无依,前来投奔他。又庵见他孤老头子一个,就留他住在自己家里,供给衣食。时间长了,这孤老头子想家了。
一天傍晚,孤老头子趁又庵外出,悄悄潜进他房内,翻箱子搜得银子若干。正在这当口,又庵从外边回来了。又庵是个精细人,刚进外屋就听见自己房里有响动,他蹑手蹑脚来到房门外向里一看,全明白了。
他悄悄退到外屋门外,等那个孤老头关了房门出来后,他才高声喊着下人的名字从外面进来。孤老头听见喊声,就避往其它房间,又庵也装作不知。
过了几天,孤老头见主人没有一点动静,就来向姚公告别。又庵也不强留,只是说:“你回家看看也好,如果还想来,随时可以到我这里来。”孤老头走后,姚公也不向其他人提起这事。
有一天,又庵坐在自己家的后门口休息。后门临河,这时正好有一只装满大粪的船停在下面。船上臭气冲天,船家准备在船上吃午饭。
又庵看见了,开口道:“船家,粪船上气味难闻,吃饭不宜,我这里尽可以让你们吃饭,上来吃吧!”
船家见姚又庵头戴普通的毡帽,穿着布衣,以为是姚家的仆人,就开口道:“老伯,这是姚乡家的后门,到他家吃饭恐怕不方便吧?”
“没关系,尽管上来好了。”姚又庵热情邀请他们。
装粪的农夫们真的带了饭菜来到姚家吃饭。姚又庵向他们询问家里的情况,田里的收成,谈得非常亲热。这时有个小僮从前屋来到这里禀报:“老爷,太太有事请你到前面去。”
农夫们这时才知道面前这位戴毡帽穿布衣的老汉就是广东参政姚大人的父亲,赶忙起身行礼谢罪。姚又庵道:“没关系,我原先也是跟你们一样的乡下人。你们尽管吃饭。”他还吩咐小僮给农夫们上茶,让他们吃完饭,喝完茶再走。
姚又庵信佛行善。一天晚上做梦,梦见自己登上了佛楼,打开经盒一看,里面有一副金光灿灿的对联,上书“双凤联飞”;经书旁还伏有一只小兔。姚又庵醒后,一时不解梦意。
当时姚又庵两个儿子正参加科举考试,不久,大儿子的捷报就来了。大儿子刚好二十岁,属兔,应了又庵梦中所见。
报喜人前来时,姚又庵正在念经,他听到下人来报大儿子高中,只是吩咐发赏钱给报喜的,然后仍然接着念经。没过多时,又有报喜人来报,二儿子也高中了。家人奔告老爷,姚又庵仍然在诵经,也只是吩咐发赏钱了事。直到诵经完毕,才徐步下楼。
这时全家都在欢庆,热闹非凡,姚又庵道:“少爷们考中了,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两兄弟同时考中,不过是祖宗积德、他们用功才得来的,何用举家沸腾呢!”
参考资料《前徽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