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离婚了,我终于解脱了”,前妻留下的日记,让我心如刀割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一个男人和前妻正式告别之后,颓然回到家中闷坐,等到夜幕降临,他起身开灯,发现一本泛黄的笔记孤零零躺在餐桌上,他认得那是前妻的日记本,至于为何会留下,他不得而知,或许是前妻忘记带走了,或许是前妻故意留下的。

翻开日记看到的第一句话是:“终于离婚了,我终于解脱了!”是前妻在他们离婚那天写的,只有这一句话。往前翻看以前的内容,他心如刀割,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失望透顶:“我只知平时有让她失望的时候,却没想到她对我那么失望。”

从结果来看,他们的婚姻是不幸福的。或许在婚前或刚结婚的某个阶段有过幸福的时候,但好景不长,他们在恋爱时曾经有过的幸福,随着时过境迁,渐渐消散了。

我问他是否后悔,他说自己悔之晚矣:“她在日记里记录的东西全都属实,细细想来,我确实总是让她失望。如果很早之前就有这本日记做指南,或许我们就不会离婚了。”

我问他前妻是否后悔,她说她的字典里没有后悔二字:“一对夫妻如果不懂互相取悦,永远都不可能幸福。扪心自问,我的觉悟比他高,我一直试图取悦他,试图做好妻子,而他,连取悦自己都不懂,更别说取悦我了。”

我更倾向于相信他前妻的话,因为她道出了“幸福”的关键:堪称“幸福”的夫妻,往往参透了“互相取悦”四个字。

关于“互相取悦”和“幸福”的关系,可以参考周国平给幸福下的一个朴实的定义:“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是他(她)们也感到快乐,就是幸福。”

如果大家还是不太明白“互相取悦”和“幸福”的关系,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我们逐一来讲解一下。

学会取悦自己,才懂取悦他人。

每个想要活得幸福的人,第一要务是学会取悦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周国平的那番话全都是取悦自己的内容:做自己喜欢的事,满足心理需求是取悦自己;借此养活自己,是从生活需求方面取悦自己;通过让喜欢的人快乐而快乐,这更是取悦自己。

取悦自己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内心世界是否丰富、敏感和活跃,换言之,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才能感受到幸福,反之亦然。

由此来看,幸福其实并不难得到,问题是,人们往往绕过得到幸福的根本,偏要到别处去寻找幸福,结果落得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结局。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有的人内心世界一塌糊涂,他们不懂从“取悦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幸福,而是把幸福定义为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样的人很难幸福,就算你得到了很多外在的东西,他们也无法直接转化为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感受,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

前文中那个男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因为他不懂取悦自己,他连自己该做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如何做一个好丈夫。他自己感受不到幸福,而且不明白为何妻子对自己不满意,从而绕过幸福的根本去寻找幸福,注定徒劳无功。

他的前妻之所以不幸福,仅仅只是因为遇人不淑。更准确一点来说,她认为的不幸福,只不过是一个懂得取悦自己和别人的人,在取悦别人的时候受挫了而已,她将这种挫败感定义为了不幸福。换句话说,她想得到幸福很简单,换一个对的人就好。

取悦他人,到头来是取悦自己。

说到“取悦他人”,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讨好别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类的词,其实这些只是低层次的取悦,是一个内心世界不丰富的人受利益驱使而产生的刻意行为,不属于“从幸福层面取悦他人”的范畴。

所谓“从幸福层面取悦他人”,是一种自发主动的行为,这种行为需要建立在“取悦自己”的基础上。

举例来说,当一个人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并能借此谋生以后,会有更高的追求,其中一种追求就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并取悦他(她)。这种情况下,他会参考取悦自己的方式去取悦别人,只要不是遇人不淑的情况,通常都能达到效果。

因为取悦别人是为了满足自身更高的需求,所以达到效果以后,呈现出的是一种互惠双赢的状态,继续深化这种状态,其实取悦的是自己。你爱一个人,通过取悦如愿以偿在一起了,相比之下,取悦对方只是次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自己因此心花怒放。

现在回头去看前文中那个男人的婚姻,大家应该能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了:他不懂取悦自己,更不懂通过取悦妻子的方式取悦自己,在他的世界里就没有幸福可言。他的妻子虽然懂得取悦自己,也懂得通过取悦他而取悦自己,怎奈他是个榆木脑袋,不解妻子的情意,也不懂跟妻子沟通,没有向妻子学习,所以他们之间一直不存在“互相取悦”,如此一来,一拍两散是早就注定的结局。

其他人若想婚姻幸福,希望能从“取悦自己”着手,能把这个基础打牢,你自然会明白如何取悦他人,以及如何通过取悦他人而取悦自己。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仗着自己抓住了幸福的关键就有恃无恐,选择一个对的人,选择跟你相爱的人在一起,彼此之间才会有“互相取悦”,双向的爱才会开花结果,希望你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