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讲评】体育运动需要怎样拍 第1573讲?

津门网推荐搜索

构图技巧
人像修图
单反用光

第一,单反相机采用独立的光学相位对焦技术,对焦速度非常快。在摄影对焦技术方面,对应不同机型存在多种对焦技术。例如有些传统卡片相机采用反差对焦技术,有些微单相机采用相位与反差结合的混合对焦技术,还有双核自动对焦技术等等。这些对焦技术都是集成于cmos之上的技术,对相机的运算有较高要求,所以在对焦速度上相比单反相机独立的相位对焦系统仍然有一些差距。虽然这种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主流抓拍运动设备还是采用单反。单反的相位对焦速度具有优势,精度稍差,但基本能够驾驭各类运动摄影题材,还是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对焦技术。

第二,单反相机具有独特的设计优势。比如无需关机,在待机状态下基本不费电,光学取景器可以随时构图,拿起马上就能按快门拍摄,既可以在待机状态下等待拍摄时机,又具有超快的反应速度,对于拍摄运动题材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而且单反相机的续航能力是超强的,一块电池拍摄千余张照片是非常正常的,在抓拍运动题材中不用为了更换电池错过拍摄时机。

第三,单反相机操控体系非常成熟。单反相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操控体系上已经达到最完善的程度。前后双拨轮控制各类参数非常快捷,模式转盘在不同曝光模式间可快速切换,独立的对焦选择按键可迅速选择对焦区域、对焦点,宽大的手柄适合持握,各类自定义快捷键可以将常用功能自行设定,单独的肩屏可以方便地显示各类参数。即使盲操作,单反相机也可以快速设定曝光、对焦,操控体系很成熟。这对于拍摄运动题材来说,可以大大提升效率。

第四,镜头体系完整。对于可换镜头相机来说,镜头体系是否完善决定了其使用范围的大小。而单反这样一个相机体系,主流品牌都具有非常齐全的镜头系统。对于运动摄影题材来看,迅猛精准的自动对焦、超广、长焦各类焦距、手持防抖技术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单反镜头体系完全可以满足创作需求。

了解了单反相机对于运动摄影题材的一些优势特点后,我们需要看一下怎样拍摄运动题材。

运动题材在摄影中通常采用抓拍的形式,不干扰拍摄对象,用相机把运动瞬间清晰凝固下来,同时又有一定速度画面感,关键需要注意焦距选择、焦点控制、稳定曝光、快门速度把控、连拍这几方面技术操作问题。我们逐一来分析一下。

一、焦距选择

拍摄运动题材,通常选用中长焦。虽然从理论上说任何焦距都可以拍摄运动题材,但由于运动主体通常需要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果想要获得突出主体的构图,广角镜头需要离主体比较近,那么有可能会干扰运动主体本身,所以保持一定拍摄距离是拍摄运动主题的必要前提,而在保持拍摄距离的前提下又拍摄到运动主体突出的构图,就需要使用中长焦镜头。

具体使用多少焦距的镜头需要根据拍摄什么类型的运动,拍摄什么样的主体来定。比如拍摄溜旱冰的孩子,选择一支常见的70-200mm变焦镜头就完全可以胜任。

而如果要拍摄足球等场地较大的运动项目,400mm、600mm等焦距的超长焦大炮才能基本满足拍摄需要。作为一般非职业摄影爱好者来说,70-200mm这类中长变焦镜头就可以满足日常运动题材拍摄需要。这类镜头焦距在画质上是比较出色的,同时还具有恒定光圈,超强防抖,灵活多变的中、长焦段选择,非常实用,对于非体育记者而言,偶尔拍个运动会、小孩子等运动画面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除了镜头以外,还要考虑机身。单反相机分为aps-c画幅与全画幅,如果使用aps-c画幅单反机身,要考虑到等效焦距折算的问题。因为这类相机取景看到的画面并非镜头焦距原本的取景范围,要有一个截取,比正常视角要小一些,有些朋友认为这是“赚焦距”,可以让焦距延长一些,其实焦距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取景视野更小了一些。而这个特性也不是没有好处,虽然不是真正“赚焦距”,但如果使用像素较高的aps-c画幅机身,拍摄的画面分辨率要有优势,因为相比相同像素的全画幅单反拍摄后再截图的效果,显然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所以aps-c画幅相机也经常被用来拍摄运动题材,一方面构图上有一个截取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在获得较大景深上有一些优势。

二、焦点控制

运动题材的拍摄,对焦很关键,可以说是照片成败的重中之重。没有清晰的焦点,照片曝光再完美,构图再好也是废片一张。而由于运动主体处于速度不等的运动状态之中,这使得不能像普通拍摄静态对象那样用单点单次对焦进行拍摄。其实单反相机无论档次高低,其都具备连续追焦的性能,只不过高端相机对焦点覆盖面大,对焦精度更高,而低端相机对焦点少,对焦精度低而已,但就拍摄而言,都可以拍摄运动题材,就是低端相机对焦成功率低一些,拍摄构图受限制。

拍摄运动题材对焦需要进行如下设置操作:

1、将对焦模式设置为连续追焦模式。关于连续追焦模式的叫法,不同相机品牌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有的叫自动伺服对焦,有的叫连续自动对焦,不管叫什么吧,意思是一样的,就是把在这种对焦模式下,半按相机快门或独立对焦按键,相机会一直持续追踪对焦,不像单次单点对焦那样对上焦后就完成了,这个连续追焦是一个持续不停的状态。我们在拍摄运动主体之前需要把对焦模式选择成连续追焦的模式。通过相机上的af模式快捷选择按键,可以调整自动对焦模式到连续追焦的状态。

2、选择恰当的对焦区域。在光学取景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堆对焦点,对于一些性能较为高阶的单反来说,这些对焦点能够以单点、群组、区域、全局等不同的选择方式来完成对焦工作,我们可以选择需要的对焦点、对焦区域来跟踪运动主体,如果运动主体没有什么规律,或者固定了对焦点不便于构图,那么也可以采用全局域对焦,让相机自动侦测运动主体,从而自行选择对焦点跟踪主体。

从对焦精准度角度来考虑,采用单点对焦合焦最为精准,但有可能因为运动速度太快,或者构图调整,让焦点出现偏差,所以如果不容易掌握运动主体规律的情况下,采用区域对焦,或者全局对焦也是可行的,精准度有可能不足,但多拍几张,还是有可用照片可选的。

3、使用独立对焦键让相机保持持续对焦。对焦按键通常默认在快门按键上,只要半按快门就是对焦,全按下快门就是曝光拍摄。那么在拍摄运动题材的时候,半按快门的方式有可能会与曝光、拍摄等功能有一点冲突,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后键对焦,这样就可以将对焦按键独立出来。只要把相机调整在连续对焦模式,然后按住专门的独立的对焦按键,相机就会一直处于连续对焦状态。

对于运动题材拍摄来说,使用独立的对焦按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操控方法。一般把大拇指可操控的按键设置为独立对焦按键,这样与实质按快门键连拍二者互不冲突,操控逻辑更清晰。

三、稳定曝光

曝光是摄影中重要的环节,拍摄运动题材同样是重点。曝光一般分为自动(半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拍摄运动题材的时候,我们需要稳定、持续的曝光状态,所以简易使用手动曝光。这需要摄影师对相机操控非常熟练,同时具有曝光预判经验。在拍摄一个连续运动的画面时,需要提前根据光线环境把曝光设置好。

为什么不建议使用自动或半自动曝光呢?因为任何一种自动曝光模式都有可能让拍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比如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如果在拍摄的时候光线从阳光下过渡到了阴影处,相机有可能会自动降低快门速度以平衡曝光,那么在这种状态下可能让快门速度达不到凝固运动瞬间的速度,从而导致拍摄出模糊效果。所以,想要保持拍摄中各类参数的稳定性,需要使用手动曝光。那么有一个参数可以设置为自动,那就是感光度iso。不要担心画面噪点太多,运动题材有一些噪点是常见的,只要控制合理即可。手动设定恰当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把iso调为自动,相机会保持相对稳定的曝光状态,对于运动摄影来说是可以采用的方案。

四、快门速度控制

快门速度属于曝光三要素之一,为什么专门把快门速度单独拿出来说,这是因为快门速度对于拍摄运动题材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我们大家都知道,快门速度与凝固运动物体影像的清晰度直接挂钩。所拍摄的运动主体速度越快,就越需要速度高的快门速度来把它“凝固定格”,如果快门速度不够,那么这个运动的主体拍出来的效果就会变“糊”,这个糊是运动模糊,由于快门速度不够,运动的轨迹就会或多或少被感光元件记录下来,形成了模糊感。因此,高速快门是拍摄运动题材经常用到的。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拍摄普通行走的人1/200秒左右的快门速度即可;拍摄跑动中的孩子,使用1/500秒至1/1000秒的快门速度比较合适;拍摄骑行中的公路自行车1/1000秒至1/2000秒比较合适;拍摄飞鸟1/2000秒及以上都是常用的快门速度。

不同运动主体,不同运动速度需要设置恰当的快门速度,一般拍运动都是偏高速的快门,但是有时候需要适当降低快门速度,比如需要拍摄出主体在运动过程中相对清晰的影像,而背景是运动模糊效果的照片,那就要采取相机追随运动主体的方向摇拍的方式,设置一个较低快门速度,从而达到这样的效果。比如采用1/60秒左右的速度跟随摇拍行进中的卡丁车,就可以拍出主体相对清晰,背景运动模糊的效果。

五、连拍

高阶相机有一项性能指标比普通相机更好,那就是连拍。一般可以适用于运动题材拍摄的单反相机连拍速度都非常高,通常可以达到每秒10张左右的连拍速度。连拍在运动摄影中的意义是什么?主要就是增加拍摄成功几率,记录运动主体细节。如果连拍速度够快,可以更多记录下运动主体的多张运动状态下的画面,以便在拍摄后选择最精彩的一幅或几幅画面出片;同时采用连续追焦的方式,配合高速连拍,可以增加对焦成功几率。一般单反相机可以选择普通连拍与高速连拍的方式,可以根据所拍摄的运动类型来自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连拍时一定要在按下快门保持连拍的时候稳住相机,不要晃动相机,否则很可能导致拍摄成功率降低。在连拍的同时还要兼顾对焦点是否与主体吻合。

我们来回顾一下,拍摄运动题材的照片应该注意的重点:选用一支合适的中长焦镜头,将相机设置在连续追焦模式,选择恰当的对焦范围,提前将曝光手动设置到位,采用后键保持对焦,连拍完成拍摄。其实运动题材拍摄的技巧并不算太难掌握,多练、多拍,带着问题多研究相机设置,肯定能拍出效果不错的运动题材照片。

1、所有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

数码最大的优点就是便捷,有的时候甚至不需要思考,自动对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总之一切都可以是自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相机的取景框对准画面,然后按下快门就行了。

有的时候也会拍失败,失败了也不要紧,拍模糊了拍的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的删掉就行了,再拍一张就是了,或者就干脆直接咔嚓咔嚓的按个四五张然后再挑自己喜欢的就好了。

这样让更多的人都能够接触到摄影,不再认为摄影是一门复杂的技术,但是负面影响就是带来了过多无意义的随手拍。

不同于数码相机的即时查看以及(理论上的)无限快门,拍摄胶片每一次上卷都意味着一格底片的消耗,一卷 6*6 的 120 胶片只能消耗 12 次,拍完了就得再上卷,而每一格底片说白就是成本。而且在冲洗出来之前,我们不会知道刚刚的曝光和对焦是否准确。

可能一卷片拍了很久,到最后连自己都忘了自己究竟拍了些什么,等到冲扫出来以后才发现是满满的惊喜,当然也不排除整卷拍砸了的可能性。就像每一个拍摄胶片新手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没有成功上卷,兴奋的按下了几十次快门,最后发现没有一张曝光成功。

不同于数码可以及时查看,拍摄胶片就算我们按下快门也不知道刚刚那一下拍的如何,如果对于曝光不是很了解或者没什么把握的甚至不知道刚刚拍下的照片是否正确曝光,是否正确对焦,在照片冲扫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我们不知道照片有没有拍好,自然也就不知道要不要重拍,有时候机会其实并不只有一次,就看你知不知道自己要不要重来。而这个过程,也会让我们更加加深对于照片本质的理解。

所以对于很多刚刚接触胶片的同学们来说,拍摄胶片更像是一场旅程,你可能不会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照片,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得到的可能是空欢喜,也可能是一场盛大的惊喜。

而这些所有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错误都是值得的,每一次的错误都让我们加深了对于摄影本质的理解,加强了对于曝光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拍摄中,犯下同样错误的几率大大降低,我们拍照的本质也从随手拍变成了经过思考的创作。

2、每次的快门都是有价值的

我们可以删除不想要的数码照片,却没有办法删除已经曝光完成的底片,除非把底片扔了剪了烧了,否则它永远都在我们身边,证明着我们当时按下快门时的心情。

我们按下的每一次快门,只要镜头盖打开,幕帘开启的过程都会形成一次完整的曝光,不管这张照片你喜欢不喜欢,这张底片已经完成了一次曝光过程,不可删除,不可重来,不可撤销,会被你冲出来,扫出来,成为你按下的这次快门时的时间和场景忠实记录。胶片的每次快门都是一张底片对时间的保存。

可能并不是每一次的快门得到的结果都令自己满意,但是至少每一个画面都是有价值的。胶片并不是免费的,不管是 12 张、24 张还是 36 张一卷,我们总要为每一次的快门付费。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减少失误,为每一次按下的快门创造更大的价值,让每一次的拍摄都获得让自己满意的画面。

3、耐心是一种美德

我们的日常都包围在即时满足之中,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掏出手机拍照,然后用修图app简单轻松的套上一个滤镜再发布到社交网络上,所有的这些过程,甚至用不到三分钟。

而拍胶片就不同的,最快的速度也要等到一卷拍完再送去冲扫。不过大部分时候我们拍胶片也都不是那么着急,手动对焦和手动过片减慢了我们的拍摄速度,我们也不会随手按快门来浪费底片,这一切都在推动我们等待我们真正想要的画面。

有的时候更多的练习并不能帮助我们从本质上将技术升华,而更需要的是思考。拍摄胶片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让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张照片诞生的过程。

一、不会正确的选择拍摄模式

很多摄影新手看到模式转盘上那么多模式,就晕了,不知道选择哪个,怎么选择?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常用的4个拍摄模式!

1、程序自动模式(p)

程序自动模式弹性空间比自动模式大,你可以先设置好ISO,快门速度和光圈由相机自动组合,如果你对这个组合不满意,可以在拍摄之前临时改变其中一个,另一个由相机自动组合。

就比如,你需要大光圈虚化背景那么可以将光圈加大,该模式下你可以使用曝光补偿等,就是说该模式比自动模式的自由度大!

2、快门优先模式(TV)

手动设置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配备光圈和感光度!

(1)正常人像摆拍:1/80s以上(一般建议100以上)

(2)动态抓拍:1/500s以上

(3)跑步/飞鸟/水流瀑布:1/1000s-1/2000s

(4)慢门/尾灯拉丝/光绘:1/30-1/4s

3、光圈优先模式(AV)

手动设置光圈值,相机会自动匹配快门速度!

(1)拍摄风光:F8-F11(用中等光圈、小光圈)

(2)拍摄人像:F2.8以下的最大光圈

(3)拍摄静物:F2以下最大光圈(背景虚化突出主体)

(4)微距拍摄:F8-F11

(5)拍摄星芒/慢门:F11-F20

4、M手动模式

需要根据拍摄模式手动设置参数

(1)室外人像:1/100s ISO100 F1.2-2.8(晴天)

(2)室内人像:1/80s ISO1500左右 F2.8以下

(3)拍摄月亮:1/500s ISO200 F8

(4)拍摄银河:30s ISO3200-6400 F2.8

二、不会正确曝光

影响照片曝光主要因素是光圈、快门、感光度!

什么是曝光?

(1)曝光正常:画面不明不暗,调节参数后,相机的进光量不多不少,正好还原真实的拍摄的环境。

(2)曝光不足:画面偏暗,相机的进光量太少,照片呈现出欠曝的状态。

(3)曝光过度:画面偏亮,相机的进光量太多,画面中细节丢失。

三、如何控制曝光

控制曝光也就是主要控制曝光三要素

1、光圈

光圈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少,光圈越小,虚化越少。

光圈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多,光圈越大,虚化越多。

2、快门

快门速度越慢,数值越大,成像越模糊,记录轨迹。

快门速度越快,数值越小,成像越清晰,记录瞬间。

3、感光度

感光度日常控制在100,感光度越高,画质越差 ,夜间拍摄可以适当的增加感光度,但是不要超过3200,如果环境光线较差,可以使用 补光灯减少照片画质损耗!

四、不会使用曝光补偿

当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模式拍摄时候,设置完参数以后,相机会自动对拍摄环境进行 测光。如果对相机的曝光不满意,可以手动调整曝光补偿。

就比如拍摄小清新照片时候可以适当的+1或者+2曝光补偿,照片稍微过曝一点画面会更有清新的感觉!

五、为什么快门按不下去 ?

1、相机电量不足,镜头没有安装好,储存卡已满,相机无法释放快门!

2、对焦不准确,或者对焦距离太近,超出最近对焦距离的时候,快门会出现按不下去去的情况,屏幕会出现红色的框框,这个时候稍微离远一点拍摄就没问题了。

六、照片格式

照片格式可以分为RAW格式和JPEG格式。

1、RAW格式

可以完好保留拍摄参数,包括曝光、色温、色彩、阴影和高光等等细节保留,虽然RAW格式的直出照片的美感不明显,但是后期空间大。

2、JPEG格式

查看方便,系统部分压缩,细节保留较少,后期空间比较小。

重点:如果是拍摄照片想要后期精修,一定要设置RAW格式,后期的空间会很大!

这一篇要做的是两个快速高效处理的案例:

  • 一个高效简单的快速选择抠图方法。

  • 在这种方法进行精确选择后,不扣图换背景,但完好保留阴影部分。

用到的PS工具是框选工具、选择并遮住功能(cs6里叫边缘调整,功能会少一些),以及图层填充功能。

前面在专栏第九篇里已经对选择并遮住功能做了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另外说明了。

这里主要是给大家说明一下详细的操作步骤,当然这些步骤其实很简单。

一、快速抠图

1、将原图拖进PS中,ctrl+j复制得到图层。

2、用框选工具,选择人物部分,如下图。

然后点击选择并遮住。

3、进入选择并遮住界面后,点击右侧工具栏第一个快速选择工具。

再点击上方工具选项中的选择主体。

选择主体后,我们会得到下图人物大致选择。

4、快速选择后毛发的细节基本都没有出来。

这个时候点击工具栏第二个,调整边缘画笔工具,调到稍大一点的大小,在头发有细节的地方刷几下,就可以得到如下图。

这个时候可以直接选择净化颜色,把毛发和衣服上的黑色杂色去除,然后调节一下移动边缘,输出即可。
但是在这张图里,这样处理会将右下角的头发大多细节给去除掉。

所以我们先直接输出新建带有图层蒙版的图层,再分块调节,以较好的保留头发细节。

5.得到带有蒙版的图层1拷贝图层后,ctrl+j复制得到图层1拷贝2图层。

选择蒙版,点击套索工具,圈出身体部分,按delete,得到下图。(按住alt,点击蒙版就可以进入蒙版界面)

6.点击图层蒙版,在蒙版属性里(或者任意选择工具),点击选择并遮住,进行边缘调节。

这里就不用刷子了,直接在属性里调节一下。平滑度向右微调一点,移动边缘向内调节一点,勾选输出设置里的净化颜色,滑块右调就可以得到如下图。

7.按照步骤5,将身体部分选出来(出了头部和右下角头发),进入选择并遮住。

稍微调节一下平滑度,移动边缘可以内移多一点,衣服边缘的细节并不多,流畅一些就可以,勾选净化颜色,调节至合适,得到如下图。

8.同样按照步骤5,得到右下角头发部分。

根据需要处理,可以稍微调节一下净化颜色,没有特别明显的也可以不处理。

9.将这几个图层都显示出来,得到最终图,如下图。

效果图如下

二、快速换背景

之前也说过换背景的几个方法,这是另外一种,不修改原图的情况下换背景。

1、原图拖进PS中,点击框选工具,ctrl+A全选,点击并进入选择并遮住。

先用第一个工具,点击选择主体,得到大致选择。

用第二个工具,选加号,轻刷发丝和脚部没选干净的部分。

用第三个工具,选加号,将右侧人物裙摆没选进来的部分,刷进来。

2、得到较完整的人物后,调节属性部分,勾选智能半径,微调半径,微调平滑。

勾选净化颜色,调节到合适,得到如下图状态,输出选区即可。

3、点击图层下标左起第四个,选择纯色...。

可以选择一个颜色,作为背景色。

4.最后将填充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正片叠底,这样就会叠加恢复原图中的明暗区及倒影,如下图。

当然也可以用其他背景图,只要将填充的蒙版拖动(或者复制)到相应背景图后就可以,如下图。

到这里我们这一篇内容就结束了。

(0)

相关推荐

  • 怎么拍出人物飞跃的效果?做到这几点就可以了

    拍惯了静态题材,偶尔也会尝试拍摄运动题材,但是很多人初次接触运动摄影,那可以用手忙脚乱来形容,拍出来的照片也是惨不忍睹.因为运动摄影被摄主体基本上都是在运动中,所以相机是无法固定下来的.这对快门速度设 ...

  • 【摄影讲评】户外人像怎样拍顺光照和逆光照 第1341讲?

    顺光照和逆光照在户外人像摄影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经验不足,逆光照容易脸发黑,顺光照容易产生人脸上高光过曝,下面以两次拍摄活动的照片详细说明怎样拍摄顺光照和逆光照 相机参数设置: 索尼a7r3,镜头 ...

  • 【摄影讲评】利用逆光拍风光照片 第1480讲?

    津门网推荐搜索 照片点评 构图技巧 小白入门 摄影是操纵光的艺术,但是有一种"光"是我们在拍摄时应该尽力避免的,那就是逆光.在许多情况下,逆光是一种不必要的画面效果,比如建筑等商业 ...

  • 【摄影讲评】光圈入门 第1530讲?

    摄影新手刚入门首先要学的是曝光三要素,那就是光圈.快门.感光度.今天我们就先来详细讲解光圈! 一.什么是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 ...

  • 【摄影讲评】如何突出主体 第1450讲?

    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这8条实用经验技巧,进行主体的突出. 主体的地位: 主体是指摄影者在拍摄过程中希望重点表达的对象.主体可以是一个或者是多个群体,在一幅照片中,清晰的主体起到引起观者视线并完 ...

  • 【摄影讲评】全景拍摄怎么拍 第1446讲?

    津门网推荐搜索 相机使用 作品点评 人像构图 观察场景光比 手机全景模式默认的方向是从左到右移动,但是如果场景左右光比反差比较大,就容易出现高光过曝的问题.另外,如果手机支持手动拍摄的话,可以通过设置 ...

  • 【摄影讲评】烟雾拍摄技巧 第1428讲?

    烟雾,是一种介于 "有形" 和 "无形" 之间的物质,如果你能用相机记录下它的瞬间形态,会收获许多惊喜--你在每次按下快门之前,都无法预料会拍出什么样的作品. ...

  • 【摄影讲评】动态摄影怎么拍 第1582讲?

    EOS-1D X Mark II / EF16-35mm F2.8L / 1/40秒 F18 ISO50 首先看看老猫的设备,我从一接触摄影就使用佳能相机,从早期的EOS 5D.EOS 1D Mark ...

  • 【摄影讲评】黑白人像怎么拍 第1418讲?

    黑白摄影具有独特的表现力,黑白摄影具有光影的魅力,在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年摄影爱好者迷恋上黑白摄影,这是对黑白摄影的肯定,也这对黑白摄影回归的向往,摄影爱好者,看到了黑白摄影发展和未来,力图从黑白摄影的 ...

  • 【摄影讲评】如何取景 第1616讲?

    什么是取景?先来思考下 取景,拍照最关键的一步,通常也是很多人不重视的一步.取景不对,从一开始我们就偏离了拍摄的主题,拍摄出的照片题材平平,也就没什么特点.所以并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题材都可以去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