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一个20万亿市值的蓝海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579天的第579篇原创文章
1、产业互联网是一片蓝海
在一次演讲中,黄奇帆说到,消费互联网从2014年以后,便进入了缓慢的增长期,实际上已经上了天花板。现在互联网活跃公司的数量增长也进入了拐点,下来了。
中国消费互联网的企业以马云、马化腾的企业为标志,在世界上做到了极致,规模是最大的。但是中国在产业互联网上,相对来说现在还没有什么企业崭露头角。
而如果放眼美国,美国科技股前20位的上市公司,50%的市值是被7个跟产业互联网有关的公司包揽了,也就是说这7个产业互联网公司的市值等于美国最大规模的20个上市公司市值的50%。
中国还没出现这个现象,所以黄奇帆说,5G时代形成的产业互联网时代,是个巨大的蓝海,今后的独角兽主要产生于产业互联网系统。
然而,尽管产业互联网看上去如此诱人,但是产业互联网战略并不是适合所有企业,而是适合做产业领袖的企业。
2、哪些企业适合做产业互联网
我看过老板圈创始人谷凤芝接受的一个采访,她说,未来的企业将会分为两类:一类是做产业领袖的企业,模式是平台化和社区组织;一类企业沿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成为供给端的要素来源,其重点关注的是产品品质,做的是百年老店。
而对于想做产业领袖的企业来说,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才能完成产业互联网战略。
首先,企业家必须具备足够宽广的胸怀和产业抱负。
我们这里所说的企业家,是指一个企业的经营主持者和最高管理者,是企业经营意志的源泉和灵魂。一个企业能否成长成为产业领袖,第一决定性因素就是这个企业能否拥有一个具备足够胸怀宽广和产业抱负的企业家。德鲁克说:一个企业组织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即道行有多高,事业有多大。
其次,在产业链中的位势问题。企业要在产业链中占据决定性要素,建立产业位势,掌控产业资源,同时还要有开放和跨界经营的思维和能力。企业要能够从过去的产品竞争转移到产业链竞争和产业生态竞争。只有具备了产业生态思维和丰富资源积淀要素的企业才能完成向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转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企业选择产业互联网战略就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成人达己”的奉献精神。因此,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产业领袖能力的企业家才能建立这样的组织,也只有拥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才能确保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实现。
那么,对于手握资源,也想涉足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来说,如何进入产业互联网,如何突破呢?
3、如何进军产业互联网?
谷凤芝还提到了切入产业互联网的三大关键资源。老板圈创始人谷凤芝认为,搭建一个成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首先要把产业资源(实物流)、IT技术(信息流)和资金资源(资金流)这三种资源找齐。
① 产业资源:拥有这个资源往往是在这个产业生存多年的传统企业、组织或者个人,这些企业和个人在这个行业深耕多年,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熟悉上下游交易的过程,深谙交易环节中的痛点。
② IT技术:相对是指那些了解互联网,有过互联网SAAS平台架构和开发经验的企业或个人。然而,真正具有全平台搭建经验的精英人才毕竟凤毛麟角,企业需要寻求能够互联网大咖和能够干活的靠谱团队!
③ 资金资源:表面上看上去挺多,各类P2P、基金、私募满天飞,但是对于驱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关键问题不仅仅是有没有资金,而是资金的成本有无竞争力,风控体系是不是完善,各类牌照是不是健全。反过来也一样,资金的介入,往往需要找到优异的资产。在架构上,需要在资金收付和增值循环中形成闭环,否则风险不可控。
“找资源”是切入产业互联网平台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好了,为后面的平台搭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假如我们仅仅拥有三者中的一项或两项,平台的构建就缺一角,即便平台勉强上线,未来也迟早要补这一课。
产业互联网的市场空间的确足够大,光我们中国几百个行业里比较形成供应链的工信部比较明确的61个行业产业链的市场规模,每一个规模都会有1万多亿,61个就是61万亿。
这61万亿如果一但构成产业互联网,有个2~3%的利润或者效益出来,就产生1万多亿。那1万多亿的效益,如果股票市场市值去评估是20倍的话,那就值20万亿的上市公司市值,所以,黄奇帆说,这一块蓝海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