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过中草药的起源传说吗?——牵牛子
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在北京宽敞居处栽数十株牵牛花,或蔓藤攀于篱间,援绳爬上屋檐。他每天微明起床站在花架前观花练功习艺。由于管理好,其花大如碗口,素静清雅。齐白石为之赠画,题为“百本牵牛如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被艺术界传为佳话。
有诗云: 墙腰篱角碧茸茸,小草闲庭点缀工。也正是描述的牵牛花。
牵牛花是一种用于观赏的藤本植物,缠绕在一些小冠木或者篱笆上面,房前屋后很多人都种,喇叭状的花,这就是称为牵牛花,它的成熟的种子则称之为牵牛子。虽说牵牛花在生活中美丽常见,但是我们今天真正的主角则是它的成熟的种子——牵牛子。
明代吴宽《赞牵牛》诗曰:
本草载药品,草部见牵牛。
薰风篱落间,蔓声甚绸缪。
谁琢紫玉簪,叶密花仍稠。
日高即犁敛,岂是朝君俦。
阴气得独盛,下剂斯见收。
便须作花庵,谁与迂叟谋?
中医认为,牵牛子味甘,性寒有毒,具有杀虫功积、消痰涤饮、泻水通便的功效,可治涤虫病、气逆喘咳、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等症。关于牵牛子名字的由来还有两则有趣的小故事。
[姑事一]:一农夫孩子得大腹病,村中大夫给一散剂服之痊愈。家人便让孩子牵头小牛相送以表谢意。大夫坚持不要,说:“这药是从田边采的,还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既然孩子牵着牛来的,这药就叫牵牛子吧。”陶弘景说:“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谢药,故以名之”。牵牛子分黑牵牛子、白牵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以丑属牛而隐其名。
[故事二]: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村子,村中很多人得一种怪病。腹胀难忍,四肢肿胀、大便干燥并有虫子。很多医生都治不好这种怪病,人们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有一个与牛相依为命的牧童,非常聪明。一日,牛突然开口对他说话:“远方有一座大山,山中长着许多像喇叭的小花,我带着你找到它的种子,就可以治好全村人的病。”牧童听后,带着干粮,牵着牛去寻找远方的大山。历尽千辛万苦,牧童终于找到了像喇叭的小花,并带着花的种子牵着牛顺利回到家乡。得病的村民吃了花的种子,都神奇的治好了病,恢复了健康。大家为了记念牧童,把这种花的种子叫“牵牛子”并把它种到地下,为更多的百姓治病。 《本草纲目》之中也有记载,我国中医药大家李时珍曾用牵牛子治疗一腹胀宗氏夫人,使其服牵牛子末皂荚膏丸,即便通利,一次胀消。牵牛走气分,通三焦,气顺痰消,上下通快。
我喜欢牵牛花似喇叭状甜腻的外表也喜欢牵牛子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样子。牵牛子在中草药对泻水下气,治疗水肿痰淤起了很大作用。因次我想替它说:“牵牛子的样子虽普通不起眼,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些有趣的小知识故事了解认识它是一味可以治病救人的良药。希望今后牵牛子在中医药中能发挥出它更大的作用使它的故事源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