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换父母
有一项有趣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是孩子最反感的父母行为。
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千名学生调查,98%的认为妈妈太爱唠叨,成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道鸿沟。《北京青年报》20%—33%的中小学生有过换父母的想法,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妈妈太爱唠叨”。
说到对父母的反感行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选择了唠叨。
他们说,很多话讲一遍就够了,但父母总是没完没了,虽然我们也知道他们唠叨是为了督促我们,但说的次数多了心里就觉得烦。现场的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同感?
还有孩子说,我妈简直就是怨妇。整天埋怨指责唠叨,就好像没有一件事,让她顺心。本来好好的心情,每天都被她的唠叨破坏啦!现在一听到妈妈唠叨就有发疯的感觉,真的受不了。只要妈妈一开始唠叨,我就会把自己的房门关上,把耳机塞耳朵里。
为什么大多数的父母都爱唠叨?因为大多数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就是对我们的孩子的期望很高,更希望孩子们事事顺自己的心愿。
尤其是有完美主义情结的人,一般有强迫型人格倾向,对细节要求比较高,控制欲也比较强,不会正向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是通过抱怨表达自己的担心。
请你们想一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父母爱唠叨,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父母缺乏甚至没有安全感。
一般情况下爱唠叨的人心理是这样,担心这个做不好,担心那个做不好,然后不停的说。比如说:早上七点了还不起床,再不起床就要迟到啦!书装进书包里了没?文具盒忘带了没?上学要好好听讲,好好记笔记,听老师的话,不要跟同学打架,放学早点回来写作业。
吃饭的时候我们也会不停的唠叨。比如说:要多吃青菜,青菜有助于消化。什么肉都要吃一些要吃的多营养才全面,营养全面了才能长个子,才能身体好等等等等。
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妈妈也是这么说的。那么唠叨之后,孩子是什么感受呢?
作为家长,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唠叨是不是总是指责的多批评的多抱怨的多?甚至有时候还会讽刺挖苦。不仅对孩子连先生也一块儿说了。
比如:你要好好学习呀!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多挣一些钱,否则就会像你爸爸一样,整天没日没夜的干活,也没见挣到几个钱。听了这样的话,我们会是怎么样的感受呢?其实是不被尊重。
第二呢是不被信任。连整书包带文具盒这样的事我都做不了吗?你说的越多我就故意对着干,就是不去做。还有呢就是孩子不被倾听,父母总是在说不停的说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孩子怎么能表达出自己的心思呢?偶尔孩子插一句嘴。父母那也会认为孩子是在狡辩。最后一条唠叨最大的害处是破坏亲子关系。
整天的叨叨叨叨,孩子肯定会烦你。时间长了孩子会产生免疫力。你会发现你在说你的,孩子在发呆。不知道神都跑哪儿去了?在想什么?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叫选择性遗忘。就是说孩子不想做的事情啦他们会选择忘记。比如你总是说作业写了没?文具盒带了没?我不愿意听,不愿意干,所以我选择都忘了。
但有的家长就说啦,我唠叨是因为我关心你呀?如果你不是我的孩子。我才懒得给你说半句话呢。大部分家长都会说啊!我都是为了你好呀!但事实确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我们养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孩子,会对现实产生无力感,觉得自己什么事都由父母操心,和自己无关,无法担当自我责任。
事事都依赖父母。比如说:我不整书包,我忘记带书,没关系有我妈。再比如:因为起床磨蹭迟到了,孩子会把原因归到父母身上,就对你说都怨你。我们的唠叨与不安全感再加上唠叨同时的把事情都做了,自然扼杀了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使亲子关系恶劣。这一点非常明显,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烦唠叨行为的父母,进而不和你交流谈心。
唠叨还会使我们的孩子丧失自信。有时我们唠叨的时候会拿自己孩子的弱项,跟别的孩子的强项比,让孩子总感觉不如别人失去自信,我就是差的笨的。还会形成破罐子破摔的思想。
长久环境下,长大也容易重复,形成被动攻击不健康防御方式。时时觉得不安全,很焦虑,内心总有莫名的恐惧感,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过分唠叨最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往往会反其道而行之,亲子关系容易疏离。
其实对孩子来讲。适当的提醒,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要在事前说,而不是在事后唠叨。在事前说的时候你也只说一遍。最多不能超过两遍。
比如定闹钟起床,提前一天在孩子睡觉的时候说,你用多长时间起床?穿衣洗漱用多长时间吃早餐?用多长时间走到学校?自己计算好时间定自己定闹钟。
如果第二天闹钟响了不起来,作为父母不要再叫他。如果迟到了,自然有老师批评。这样第二天他就会按时起床啦!还有说一不二,说到做到。比如每天规定孩子看一集动画片,到快结束的时候,或者是提前五分钟提醒孩子,宝贝,时间要到了。
孩子如果不及时关掉电视,或者是撒泼哭闹,想接着再看,不要理睬直接把电视关掉,信号线也拔掉,这样坚持两次,孩子就知道了撒泼哭闹,对我妈妈来说没有用。
最后呢我们还要倾听孩子,跟孩子交流谈心。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看问题,不要要求几岁十几岁的孩子跟我们想的一样周全。
允许孩子犯错误。帮助孩子分析改进,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给于理解。必要时的时候给建议,让孩子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