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校宁静须地方政府发力
还学校宁静须地方政府发力
黄华斌
8月13日,澎湃网半月谈刊发的一篇题为“学校不是菜市场,检查不能左一场右一场”的文章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共鸣。文章称“收费事项、财税、校务、综治维稳、作风建设、卫生、消防、安全、禁毒、普法、文明社区、物价……针对学校开展的一些检查,名目繁多,令人咋舌”,直言道出了当前学校的“痛点”。
基层迎检考核的负担之重,不单是教育。而且,“通病”成“顽疾”。曾有一段时间,网上频频曝出基层公务员不堪重负、扶贫干部成了“表叔”等极不正常的现象。新形式主义风气饱受诟病。也正是看到这一突出问题,中央出台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各省市也相应出台或正在制订一些具体实施办法并加强督办。
教育人多面广,有着与社会的特殊关联性,因为,迎检考核之痛也最为敏感。前不久,中央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强调“各地要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严格控制面向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审批、检查验收、创建评比等活动,未经当地教育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不得到学校开展有关活动。”这一意见恰到好处地回应了基层教育的期盼。
人们担忧的是,这是一场及时的“春雨”,还是一场电闪雷鸣后的持续“干旱”。
“严格控制”和“未经教育部门允许”,这一前一后关联起来,很容易让人有“高高举起、轻轻落地”的惯性思维。一方面,过去有太多的教育好政策迟迟难以落地,至今还是悬在学校和教师头上的“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在所有涉及学校的检查考评部门中,教育部门的话语权实在太低,其声音常常不被听见。
严格控制涉教进校的检查考评,并不是一道不可解的“难题”,只要地方政府主导和发力。
思想决定行动,站位决定力度。地方党委政府要引导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形成对教育“特权”的共识。教书育人,是非同于其它任何一种行业的伟大事业。教育,只能放手让懂得教育的人治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只有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校和老师,孩子才能受到最充分和完整的教育。校长坐得住,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引领教师;教师无负担,才能有更轻松的心境去和孩子谈心聊天;教育才能在从容中更加美好。
教育的神圣,决定着学校应该是“特区”,而不是来去自由的“市场”。教育要有尊严,学校就要有“栅栏”。这个“栅栏”显然靠学校自建是乏力的,必须依靠地方党委政府来赋权划定。地方党委政府应该为教育特设检查准入制度,充分厘清哪些部门单位有权执行检查、权责如何明晰、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检查等具体问题。最重要的是,建立学校检查审批制度,对学校的检查考评,进或不进,多或少,唯有地方党委政府说了算。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教育治理的一大亮点就是组建了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这一教育领导机构的成立,不仅突出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地位,也为解决教育治理难题突破教育发展瓶颈创造了最佳条件便利。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都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力量。同时,绝大多数也是涉教进校的检查考评责任单位。地方党委在主持定期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完全可以组织成员单位为教育、为学校制定检查考评的“共同规则”。这一管理体制下,有地方党委政府主导和支持,教育部门的分量必然增重;有教育行政部门频繁的沟通汇报,也自然能赢得更多部门的支持和维护。
当然,减少进校的检查考评的同时,也必须从严加强学校内部治理,特别是涉及师生生命安全等重要领域。尊重和信任不能代替管理和治理。要健全重要领域和事项的定期自查报告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完善评价体系,守护校园的宁静和平安。
道虽迩,不行不至。唯有彻底摒弃形式、持久狠抓落实的态度才能实现真正为基层减负的愿景。还学校一片宁静,校长静心办校、教师潜心治学的风尚方能盛行。
(作者单位:松滋市教育局 138722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