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钻石,统治地球?
38年前的一个冬夜,北京寒风凛冽。
位于北京城区的通用机械研究所,灯火通明。此刻,王光祖和他的同事们,正拿着一颗晶莹剔透的金刚石,在实验室的玻璃上划试。
这是一项保密级别为“绝密”的科研项目,代号“121”。北京的研究所提供生产设备和试验场地;郑州三磨所负责攻克金刚石工艺。
后来,这颗金刚石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颗人造金刚石。
金刚石应用广泛,比如勘探、精密仪器制作等,宝石级别的人造金刚石也可以叫人造钻石、培育钻石。
近水楼台的河南人,开始扎堆做起了人造钻石的生意。2020年,我国人造钻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八成来自河南。
人造钻石看中国,中国钻石看河南。产业聚集之下,河南省诞生了人造钻石三巨头:豫金刚石(300064.SZ)、黄河旋风(600172.SH)、中兵红箭(000519.SZ)。
近日,位于河南商丘的力量钻石向深交所递交了IPO注册稿。若它顺利上市,人造钻石三巨头或将变为四小龙。
1
非洲人到许昌买假发,美国人到商丘买钻石。
从郑州出发,往东南方向行驶240公里,来到商丘市下辖的柘城县。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中国钻石之都”,也是力量钻石的诞生地。
和公司名字一样,力量钻石的主营业务之一就是“卖钻石”。不过它卖的不是天然钻石,而是人工合成的人造钻石。
上世纪80年代,从郑州三磨所辞职的工程师冯金章,回老家柘城县创办了邵园金刚石厂。冯金章没想到的是,金刚石厂昙花一现,却为日后柘城县的金刚石产业,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柘城县的第一颗人造金刚石,诞生于邵园金刚石厂;柘城县的第一批金刚石技术猿,同样来自邵园金刚石厂。
1985年前后,邵园金刚石厂转企改制,部分员工被分配到了县拉丝模厂,部分掌握金刚石加工技术的人,开始创业单干,一时间,金刚石加工企业在柘城县遍地开花。
力量钻石实控人邵增明的父亲邵大勇,就是那个创业的。
一开始,和其他老乡一样,邵大勇做的是金刚石微粉生意。微粉生意本小利微,产品附加值低。
邵增明后来回忆:“由于企业体量小,往往被人'卡脖子’,原材料说涨就涨,从不给你打招呼;产品说降价就降价,有时候货送到才知道降价了。”
后来,邵大勇引进西安交大研究生,开发高精密、高性能的金刚石超精微粉及新产品,这才有了突破,2006年邵大勇的公司产值突破1亿元,一跃成了柘城县金刚石微粉行业的“大哥”。
郭留希和邵大勇年纪相仿,是河南周口人。邵大勇创业时,郭留希还是一个打工人。而河南长葛的乔金岭,已经小有成就,靠着从日本买来的金刚石生产技术,创办了黄河磨具厂。
1994年,黄河磨具厂改组为黄河实业集团。3年后,黄河实业、日本ODK公司、郑州三磨所等5家公司合资成立黄河旋风,主要生产人造金刚石。黄河实业为控股股东,乔金岭担任董事长。
公司成立后没多久,黄河旋风便率先登陆上交所。2002年,乔金岭以1.2亿美元身家排名福布斯内陆富豪榜第58位,成为“河南首富”。
郭留希在圈内摸爬滚打几年后,创办了远发金刚石公司,主攻金刚石原辅材料,也就是人造金刚石的上游。而它最大的客户,正是乔金岭的黄河旋风。
看到自己的客户赚得盆满钵满,郭留希也想做大做强。2004年12月,郭留希把金刚石生产业务独立出来,组建了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金刚石”)。6年后,豫金刚石登陆深交所,郭留希实现了上市梦。
彼时,在父亲的公司历练了5年的邵增明选择单干,创办力量钻石。和前辈们一样,力量钻石一开始生产的也是用于工业领域的人造金刚石。
改变发生于2016年,大洋彼岸一个新组织的成立让钻石兄弟们看到了更大的光明。
2
2016年,一个叫IGDA的国际合成钻石协会在美国成立,目的只有一个——让人造钻石发展得“更高、更快、更强”。
中国是人造金刚石最大的出口国,然而生产人造钻石的企业却很少。有数据显示,全球人造钻石的市场规模高达百亿元。
看到钱景的钻石兄弟们,开始卯足劲提高技术,希望将触角伸向国外钻石巨头的地盘。
2016年,豫金刚石募集资金45.67亿元,用于投建年产700万克拉的“宝石级钻石”项目;黄河旋风募资3.3亿元,用于建设国内首条无色大单晶钻石和片状大单晶金刚石生产线。也是从2016年开始,力量钻石开始涉足人造钻石市场,并不断扩大其生产规模。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力量钻石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4亿元、2.21亿元和2.45亿元,其中,培育钻石的营收占比从6.58%增加至15.72%,增速最快。
黄河旋风培育钻石业务的收入也在稳步增长,从2018年的0.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6亿元,增长了800%。
不仅如此,相比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人造金刚石产品,有故事可讲的人造钻石平均毛利率最高。
2018-2020年,力量钻石的培育钻石业务毛利率从48.49%增加至66.88%,而金刚石单晶的毛利率却从45.69%降至39.72%;金刚石微粉的毛利率从54.54%下降至40.59%。
两年前,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专门在郑州成立了培育钻石分会,理事会成员包括豫金刚石、黄河旋风、中南钻石、力量钻石等近40家企业。
去年年末,柘城县顺利通过了“钻石之都”的品牌认定。
贝恩咨询报告显示,珠宝级的实验室培育钻石原石产量约为600万至700万克拉,中国占一半,产量达到300万克拉。而中国的人造钻石中,又有八成属于“河南造”。在人造钻石的产业集群带动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人造钻石生产基地。
和从大自然搬运的天然钻石相比,人造钻石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一模一样。
石墨粉搭配触媒粉,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骚操作,一颗晶莹剔透的人造钻石就诞生了。两者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完全一致,用砖家的话来说,“区别就好比'河流里的冰’和'冰箱里的冰’”,傻傻分不清。
美国人干脆修正了钻石的定义,删掉“天然”一词,将天然钻石和实验室钻石都归类为钻石。
凭借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河南的人造钻石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曾经誓死抵制人造钻石的珠宝大佬们,也开始放下身段,与人造钻石们抢那杯羹。
03
前不久,央视财经发起一个题为“你会买人造钻石吗?”的微博投票。截至7月15日,共有2950人参与,其中选择“买,看起来一样就行”的有1581人,占比为54%;选择“不买,钻石还是天然的才有意义”的有563人,占比仅为19%。
看来,消费者也不是非天然钻石不可。
事实上,早期的人造钻石“身价”并不低。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人造钻石的价格一度接近天然钻石。
后来,河南的钻石兄弟们努力提高技术,扎堆做钻石,人造钻石的价格才被打下来。
贝恩咨询数据显示,近两年人工钻石的零售价和批发价都在快速下降。2016年,人造钻石的零售价还是天然钻石的80%,到2018年,人造钻石的零售价仅为天然钻石的一半,而批发价更是低至天然钻石的20%。
高性价比之下,加之有环保、低碳属性加持,人造钻石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步提升。
力量钻石在招股书中写到,培育钻石的市场需求处于快速崛起阶段,销售稳步上升。同时,3克拉、4克拉、5克拉及以上大颗粒培育钻石的产量、销量占比明显上升。
2018-2020年,力量钻石的培育钻石业务收入中,1克拉以上培育钻石收入占比从8.26%增加到了89.21%;3克拉以上培育钻石销售占比从0.00%增加至28.34%。
一边是人造钻石的欣欣向荣,一边是天然钻石巨头的业绩萎靡不振。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世界钻石巨头戴比尔斯裸钻业务的销售额持续下滑。为了抵制人造钻石,戴比尔斯甚至推出过鉴别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的仪器。
显然,抵制并没有卵用。戴比尔斯还用实际行动支持起了人造钻石。
2018年,戴比尔斯推出培育钻石系列Lightbox Jewelry,并宣布投资9400万美元,用于扩大人造钻石产能;同年,施华洛世奇也布局人造钻石产业,收购了培育钻石品牌Diamagnetic;今年5月,潘多拉宣布停用天然钻石,同时推出培育钻石系列Pandora Brilliance......
越来越多的国际珠宝巨头,开始加入培育钻石的竞争中。
只是,当人造钻石的风越刮越大,直到天然钻石被吹下神坛,那一天也是下一个“钻石”开始讲故事的时候。
(原标题:河南钻石,统治地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