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对现代人的启示

(注:本文是王一飞先生作为“轮值群主“主持”思想者互动群”主题讨论写的总结文章,王一飞是杭州汇杰胶粘剂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记得读高中时,《思想政治》课讲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考试时,总会在王守仁(别号阳明)身上出一道选择题。比如,王守仁说“心外无物”,这是什么观点呀?答:唯心主义。这就是我最早了解的王阳明,直到看了《明朝那些事》一书,才对王阳明有了更多的了解,可谓“年少不识王阳明,知道已不再少年”。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王阳明是我国历史上“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堪称“六家归一”。

作为王阳明的同乡,也出于对王阳明的敬仰,我主持“思想者互动群”群讨论时,与大家一起讨论了王阳明及其心学。

关于王阳明,人们最津津乐道的,首先是他传奇的一生。比如,母亲怀孕14个月,有一天祖母梦见祥云送子才生下他,于是祖父为他起名“王云”。但是,直到五岁王云还不会说话,被一游方和尚发现“好个孩儿,可惜道破”,后改名为“守仁”后立马开口。

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就显现出不同寻常,如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能够问出这样深刻的问题,就很不寻常。当被老师告知“读书登第是第一等事”,王阳明却不以为然,而立志要做个圣贤。为了“成圣”,王阳明认真学习诗词、文章、书法、骑射、兵法、佛老等知识,甚至新婚之夜与一位老道彻夜交谈而忘记结婚事宜。

对于伟大圣人出生与成长的记载,往往都有杜撰的成分,但王阳明一生的功绩却永载史册。王阳明本一介书生,却生于乱世,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又因朝廷的争斗,令其无法高高于朝堂之上,只能辗转各地,讨逆安民。这是王阳明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正因苦难,才有了“龙场悟道”,也才磨练出了他擅长诡道的军事大家。

龙场是一个在任何版本的中国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地方,偏僻落后甚至有生命危险的地方。但恰恰是在这个艰险的环境中,王阳明能够有时间沉思静心,他把自己融合于天地之间,思考人生的终极价值。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已经完全超脱得失荣辱、生死之念。

之后便提出了他的“知行合一”之说,并奠定了“致良知”的理论基础,后来进而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心学理论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苦难对于意志薄弱的人来说,就是难以忍受的命运,而对于心存高远的人来说,苦难则是最好的大学!

王阳明早年崇奉儒家学说,对朱熹的学说深信不疑。既然朱熹说可以格物致知,他就要实践一下。于是王阳明约了一个朋友决定先从自家院子里的竹子开始“格”起,两个人整天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

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他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差不多还“格”出病来,以此才作罢。这就是有名的“守仁格竹”的故事,这次辛苦但不成功的“格物”经历,让王阳明隐约觉得当时大家所相信的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格,有深究的意思,也有排除的意思。深究事物,得到智慧,这是朱熹的解释,阳明格竹依照朱熹的思路深究来深究去,始终不达目的。于是阳明做排除来解,豁然开朗,格物就是排除物欲,得到真知。

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是王阳明从对圣贤的崇拜到质疑,加之身心变故,特别是逆境中自省以及不断实践中悟出的大道。

(1)“心即理”,“此心具足,不假外求”。

宋代理学大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王阳明在陆九渊的思想上,提出了“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理念。这句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大脑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之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

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们的内心之中。万事万物都是依靠人的认识而存在的。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其实不然,王阳明的意思是说,人认识了这个事物,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才发生价值,否则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没有被我所感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哲学内涵并非是心产生了万物,而是心认识了万物,万物对于我才产生了价值。

“心即理”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有群友说,王阳明告诉我们心是身体的主宰,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觉幸福;你认为自己是痛苦的,锦衣玉食你也不满足。我们需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也有群友认为,现在流行的西方成功学,其实都是强调心的作用,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内心。还有群友提到,世界不过是我们心的投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才有权力控制和支配你,那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人能主导你的人生,那也只能是你自己。“此心具足,不假外求”。人只有回归内心,以修心为先,才能更通透地知晓世间的道理,才能更真切地把握为人处世之道。

(2)“知行合一”,“事上练”。

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纸上的学问,而是实践中的智慧。王阳明说过,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有群友说,王阳明是“思想的巨人,更是行动的巨人。”王阳明的一生,就是他心学的最佳代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他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的。王阳明认为,人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去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该用行动去实践它。若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有群友说,大道理人人都懂,知易行难,知而不行,其实就是没有认识到,如果真正懂得了,谁人不行?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能做到两者合一者,无一不是成功之人。

(3)“致良知”,“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这源自于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王阳明进一步发挥,认为良知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人人可以“致良知”,“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认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们通过自身的修炼也可以达到,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他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与佛家“万物皆有佛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之所以成不了圣贤,是因为这些人的良知常常被内心的私欲所侵蚀、所蒙蔽了,所以需要去除人欲,恢复良知,恢复天理。

什么是天理?天理就是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自省,靠实践,即“知行合一”。

“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之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达到圣贤境界,才是根本目的。“天理”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知行合一”则是人们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内心修养的根本途径,如果能够去除心中的私欲与杂念,就达到了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时精神也越来越与自己的心灵分离,人们心灵深处愈加感到孤独、苦闷、烦躁、矛盾。王阳明心学对现代人最大的启示,就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为人处世,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不做声色货利的奴隶。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

(0)

相关推荐

  • 王阳明心学及其当代意义——王德峰(讲座文字转录)6

    阳明心学 我们上午讲了孟子的心学.这是开端,然后我们又讲了禅宗的心学,用佛教的语言讲的心学.然后,我们现在就来看这个心学在中国的最高成果--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第一层意思,就是我上午讲第一个命题,心即理 ...

  • 圣人王阳明心学启示:“眼高手低”才是学习书法至高境界!

    王阳明(王守仁),号称"明朝一哥",历史三大圣人之一,文治武功,样样精通,文人带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甚至他抱病带兵,对手听说他来了,连仗都不打了,直接投降. 清代书法家.书法理 ...

  • 王阳明心学智慧:不争,是成年人最大的格局观!

    老子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与人争来争去,往往得不到好后果.由此可见,不争才是最大的争!爲人处世中,争与不争二者是一模一样的.若能拥有"水德" ...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 ...

  • 四句话读懂王阳明心学

    心学创始以来,影响至巨, 古今中外都有精辟见解. 然而,对心学最精辟的论述, 莫过于王阳明自己的"四句教". --国馆君按 近代日本的强盛,始自明治维新.维新派中众多重要人物,无不 ...

  • 要懂王阳明心学只需记住这四句话,哲学应该得到普及!

    导读:要懂王阳明心学只需记住这四句话,哲学应该得到普及!人应该不断"重构世界". 原标题:哲学书籍<重构世界>与王阳明心学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被誉为所有学科的学科,在普通 ...

  • 王阳明心学:心若不动,万事从容

    阳明心学实为圣学,他站在人生命主体的立场上,主张通过致知格物.诚意正心的存养功夫,以力求去除私欲对人心的遮蔽,逐渐明了那个纯乎又纯的天理,即"明明德",也就是达到至善.至于修养功夫 ...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与智慧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曾筑室于故乡绍兴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阳明心学有 ...

  • 今天的中国人和王阳明心学的关系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个学术专题,但今天我不想讲专题,我想谈谈王阳明心学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在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中,我们有许多的感受,有正面的,也有 ...

  • 王阳明心学: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一般人在俗世生活中,不可能不面对种种的环境,面对环境必有妄心的生起.所谓有善有恶意之动,既是妄心升起时. 我在实际的修行体悟中,深刻感受念起念灭.本性如水,宽广深厚,妄心如波,风吹波动:风即是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