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KPI相结合的SIX SIGMA管理方法
所谓KPI,所谈的是一个关键性的绩效指标;也就是利用这些策略性的关键指标,监控计画的执行,以一个有系统的管理架构,将公司、部门、各单位要执行的计画,透过绩效检讨与回馈的机制,追踪成效,即时导正错误的做法或是改善问题症结,以使目标可以如期达成。所以KPI为确保公司的目标与指标建构完成后由下向上的串联方式,检验最终公司的目标是否可以达成的效能系统。有了监控系统,当然也要有落实的执行手法;在此仅以连结six sigma六西格玛应用做一概述。
six sigma六西格玛讲究数据化,所以常说「如果不能用数据表示我们所知的,那么,我们对它所知不多;如果对它所知不多,我们将无法控制;如果我们不能控制,那只有靠运气了」。所以在定义专案时,一定要求现有能力的瞭解与预期达成目标的量化指标。此一指标当可由部门专案向上延伸到公司整体绩效的达成。换个角度思考,国内有能力或被供应商要求推行six sigma的公司已非常普遍,是否可将由愿景规划,经过内、外环境与优势、劣势分析,平衡计分卡与策略地图一路辛苦展开下来所找到的KPI订定为公司six sigma所执行的专案目标?可以,但需要考量的是这个专案范围相当的广,执行层面非常的高;是否能做有效率的整合将是困难所在。
所以天行健建议将KPI与six sigma以下述两方面来著手进行:体制完整且庞大的公司,能够将所找出的KPI直接细分到部门绩效,再由部门落实six sigma手法以达到所分配的权责指标。以制造单位为例,製造单位仅针对自己部门的计画目标做展开,但是所有的成果都会指向工厂成本降低的目的。每一权责单位都能很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而工厂成本降低,也是为了达成公司成本降低的KPI。
另一手法为直接展开KPI为six sigma专案主题,若公司无法确定各部门间的指标能否有效串联时,可採此一方式进行。生产成本降低为製造部门的KPI,定义阶段就以此为专案主题,非常明确;在分析阶段时,可以C&E matrix与FMEA来决定其优先顺序,并将去年的实绩值,订定为现有流程能力;搜集相关数据,并在分析阶段以80/20法则确认影响的主要因素;若生产排程不佳与报废率过高为造成成本无法降低的主要原因,则个别成立six sigma专案负责改善,同理,不同的目标亦可以专案导向进行展开;最后以control chart来收敛并确保生产成本降低的KPI能被有效的执行与管控。
许多人都知道KPI并非一个新的理论,许多外商早已行之有年。所有的指标都能展开到个人,并以达成率列为个人、部门甚至分公司的考核依据来决定升迁与薪资调整。six sigma只是为了达成目标的其中一个手法,但为何能广泛的被外商所接受并能有效的被执行?笔者认为「让数据说话」与KPI的观念相契合,与透过整合后DMAIC手法做为依据并被有系统的执行为其主要原因;相对于数据难以量化的公司,执行six sigma将有被绑手绑脚的感觉截然不同。
Six sigma只是一种有系统的逻辑手法,它并非仙丹,也不是万灵药,无法保证所有的six sigma专案都能达到预期目标;重要的是当面对问题时,能够以DMAIC的思考逻辑来分析与解决问题;也可能在深入探讨的过程中,瞭解不曾发现的问题加以克服。让six sigma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并不断地加以延伸,以KPI做为其导引的方向,使公司得以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以达到永续经营之目的,为推行six sigma的最佳实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