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和他的 “哲匠”精神【NO.41】
本文内容和观点皆属原创,转载或者部分转载都需联系蚂蚁景观的小蚂哥,未经允许请勿使用。
关注我们请点击上方蓝色“蚂蚁景观”分享原创文章是对小蚂哥最好的支持。
本篇文章3040个字,图片57张,线性阅读花费您10分钟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蚂哥。最近两年,“匠人精神”被各种媒体提及了无数遍。说实话小蚂哥对“匠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老一辈手艺人的感觉。但提得多了,就对这个词不再掉以轻心了。王澍老师一直是我很喜欢的,而他前几年也提出了“哲匠”这个概念,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用一篇文章去深挖,看看到底这位中国首位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口中的“哲匠”究竟是什么!
“哲匠"听起来似乎能懂但又十分拗口,这是一名建筑学院校长对于美院学生的期望,他说他愿意培养出具有哲学家气质的建筑师。
我不说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得普利茨克建筑奖的建筑师,身上闪耀着无数的光环,这个人就是王澍,我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都会说,赶紧说说他的成功之路吧,我想说的是成功之路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效法不可,看清就行”。
他身上有着哲学家的思辨精神,经常反思自己,用这种态度来面对身边和周遭的事物,古人常说:"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963年是一个世界格局动荡的年代(60年代之前小蚂哥在史密森那期也提到过),中苏关系崩溃,美国黑人运动兴起,肯尼迪总统遇刺等等,正是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中国内陆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名普通铁路工人家庭中诞生了一位男孩,这就是王澍。
父亲是一位著名的音乐演奏家,业余喜欢从事木工,让原本对于材料就感兴趣的他更加关注材料与工艺,尽管当时的他可能还仅限于对这种木工活动的好奇。
而王澍的妈妈则是一名图书馆管理员,当时对于王澍养成了喜欢读书的好习惯,他常常会去看书,正是通过书籍知识的大量滋养,使他的思想慢慢得到的成长,同时也看到了很多人看不到的一些古书。这些古书在当时看来不仅仅有四书五经这些经典著作还有很多当时平常人看不到一些国外文学等等著作。
王澍的中学期是在古城西安度过的,放假经常坐着长途火车穿行于乌鲁木齐与西安之间,每次旅途的经历都是在用现代的交通工具再重新感受古代的丝绸之路的文化景观,高中的他是一个勤于动手,热爱劳动,喜欢思考的标准好学生,假期常与母亲回西安照顾瘫痪卧床的外祖父,根据周围邻居说外祖父曾经是个“八级木匠”,为人正直,为话剧院做些场景。
接着这个阶段就到了大学期间,由于母亲的同事的丈夫是东南大学建筑专业毕业的,而且那年还获得了海外建筑奖,这些事件让王澍励志报考东南大学,于是大学志愿表第一志愿东南大学,第二志愿清华大学建筑系,第三志愿同济大学建筑学院,用他自己的话讲叫不留后路。
正是在这所大学,遇到了人生中最好的校长,是他教会了做学问的态度,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实践并与自己思辨,这就是当时南京工学院,中国热工自动化学科的奠基人,科学院院士——钱锺韩先生。
钱先生在国外游学多年却没有拿过任何一个学校的毕业证书,钱锺韩是怀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到英国学习的,他不看重学位,而重在学习西方的科技,因为在他看来读书与思辨是基础,其次就转化与实践,钱锺韩校长正是用这种以身说法的教育模式来感染着自己的学生,深深影响着一批批青年才俊。
钱锺韩校长深知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在钱氏家族的子泉伯父,就告诉他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千万不可拾人牙慧,要独立思考,要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突破新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也告诉王澍怎样做一名好学生,应该比老师更加认真的复习备课,只要好好准备课堂上提出三个问题就可以把老师问住。
正是这种思辨的逻辑,才推动王澍不断进取的精神,探索适宜于中国本土建筑的现代表达方式。当时大二的王澍在学校已经放出诳语说没有人能教得了他了。大三的时候,他翻烂了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能背出《世说新语》;
24岁那年,他写出长文《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从梁思成一路批到自己的导师;他给自己的硕士论文取了个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同样的名字——《死屋手记》,更在答辩会上宣称“中国就一个半建筑师,我算一个,我的导师齐康算半个”。论文答辩全票通过,王澍却最终没能拿到学位证书。原因只有一个,学术委员会觉得学生过于狂妄自大。
王澍在东南大学的本科论文导师 齐康
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思想路线,在当时涌现出一批当代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正是中国大兴土木的黄金时期,而在王澍看来这似乎预示着一种灾难,因为他觉得这些建筑都不能打动人的内心深处;这些建筑与我们的土地场所格格不入不能进行互动与对话;这些建筑仅仅只是居住的机器,缺失了中国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内质。
同时,他也遇到了同是研究生的妻子——陆文宇,妻子的言行使他本身焦躁不安的心灵得到了沉淀和内敛,用一句他自己的话来讲“妻子帮他做了很多他原来根本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一同探讨建筑,一同远足爬山,一同建构园林,在杭州美院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清贫的日子,但过得有滋有味经常摄影,拍dv,去周边的胡同闲转,外人看来是读不懂这二人的世界。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能抓住它的往往是有准备的人。他与妻子成立了“业余工作室”以一个行外业余人自居,不能不说这是文人的自嘲精神,他们关心小尺度的营造与探索,最早90年代末贝图建筑文化给他、刘家琨、汤桦出的那套作品文字自选集里,就有一页,他只放了一张苏州的古琴谱,一旁注以小字道:一张古琴谱,就是一座抽象的古代城市;二者在深层里是同构的(大意)。然后去看正文,没有一点解释一点注引,就是一个深沉的姿态在那里。但是,连我自己这样不解风雅的人都得承认,这么多年过去了,恰是这样一张语焉不详的图文表达,给我印象最深。
琴谱自然有着自己的节奏和韵律,这似乎也印证了作为建筑的内涵。他内心所认为的好的建筑大概都是心中最美好乐曲。这些韵律的顿挫与重复,恰恰是他所追求的建筑中的哲学差异。
后来到同济大学读卢济威老师的博士研究生期间开始关注中国园林,卢老师常常说起王澍读了太多书,因此思维方式总是平时的学生不太一样,总能从多个方面去批判中国当代的社会现象,往往这中批判发人深省带有很强的朴素哲学观点。
其中两件事让王澍想重观中国园林
第一件事是童寯先生写的《江南园林志》,童寯先生是作为庚子赔款那一年的留学生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游历欧洲,西式建筑素养深厚。但留学回国,却有很大转折,全身心投入到中国传统建筑史,特别是园林的调查和研究中。
治学方向的巨大转变说明了价值观与思想的改变,刘敦桢在书的序言中写到“对日抗战前,童寯先生以工作余暇,访遍江南园林,目睹旧迹凋零,与乎富商巨贾恣意兴作,虑传统艺术行有澌灭之虞,发奋而为此书”。
先生这种研究精神,着重突出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酷爱,在《东南园墅》开篇便提出:“这麽大的人怎么能住在那么小的洞中?”这个问题让王澍快乐,他突然看到一个世界,山石与人物等价,尺度自由转换,建筑学就是对于人生存空间的一种虚构,这种虚构就是和山石枯木一起虚构的,他们共享一种互通的“自然形态”,并不是以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为基础,建筑不必非方即圆。
第二件事是1996年在同济大学读书时,买到一本图书馆处理的英文旧书,内容是英国现代画家大卫·霍克尼
印象最深的是描绘一个人跳入泳池的一刹那。泳池是水平的,池边露出一座平角的房子,笔法是轻淡的,几乎是平涂,那个跳入水中的人如画也不清楚,裹在溅起的一片白色水花之中,水花的画法如书中说的飞白。这两幅画中的纯真感染了王澍,让他明白了童寯先生在《东南园墅》中说的“情趣”二字。
其实,我理解的这种“情趣”关乎于对于生活中艺术感觉得瞬间捕捉,捕捉之后经过脑海的重构变产生一种精神层面的反思。
为了能让大家对王澍“哲匠”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总结了王澍一个经典园林作品“瓦园”。看看从他为数不多的园林作品中能否得到一些启示。
我们知道水的元素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水在中国画中也有着写意的表现。《水图》共有十二段。除第一段因残缺半幅而无图名外,其余图名分别是:“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回波”、“云生沧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细浪漂漂”。
中国画都是从宏大场景中的局部出发,寻找不同形态下事物形态的差异性,但是其中这种重复层叠的美学特征都是一致的,这也如同书法作品中同一字体的不同写法。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之”的多种不同写法 ▲
南宋画家马远《水图》秋水回波 ▲
南宋画家马远《水图》洞庭风细 ▲
王澍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时想的正是这幅画中给人带来的浩渺千里的感觉,怎样用最朴素最传统的材料去营造出这样一个宏大的场景,让人产生沉浸感和场所精神,中国南方的古建筑离不开一种最小的建筑材料就是瓦片,如何能用瓦片构建出一个园子,这是值得深思的。
下图中这种场景经常在南方的乡下能够见到,用王澍的话说他相信世界是有差异的存在,正如同同一种事物在不同人眼里都是不同的,然而建筑师就是要去捕捉这种细微的差异化,从中建构一个属于自己文化底蕴的哲学范式。
理想中的瓦屋顶并不是非常整齐的,而是包含着各种差异化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的内在关系。这也体现了工匠劳作的影子。
中国馆瓦园的概念应运而生
站在瓦园屋顶上,仿佛置身于烟波浩渺的波涛之中,有一种凌波微步的感觉。
记得小时候调皮捣蛋的我常常翻墙在楼顶玩耍,特别喜欢坐在瓦房的屋顶跑来跑去,那种居高临下的既视感,仿佛拥有正片瓦海。这条路径也并不是一条普通的路径,他也是带你引导你进入哲思的空间的道路。
它提供的仅仅只是一个入口,接下来你能感悟到什么,这些全凭你自己的知识积淀,所以他说这是一位艺术家和建筑师关于超越城市的对话,而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艺术家与建筑师的对话,而是这个作品本身就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追寻的理想城市空间应该是怎么样的,当你站在钢筋混凝土的大都市丛林里你的脑海是否还存留有着这种儿时“瓦海”的记忆空间。
建筑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遗忘了什么东西,这种东西是否要在新的都市的语境中被唤醒或复兴,人云亦云,场所的营造应该肩负起这样的责任,那就是让人们在前进中不断回顾,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会迷失,这就是我所理解哲匠精神之所在。
瓦园的营造应该是在这样的出发点应育而生的。不仅在瓦园,“哲匠”的精神在大多数王澍的作品中都能找到对应。
五散房是王澍老师关于建筑材料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对以不同传统材料的运用以达到对于空间场地的灵活运用与理解
茶室的建构在探索钢结构对于整个空间的营造,其中的黄色夯土墙与顶部的轻钢玻璃顶篷产生强烈对比,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这种同一空间下的细小差异,材料的碰撞本身就印证了哲学上的伦理关系。
画廊的立面,更是去追求一种材料或者对话语言产生的可能,使用“瓦片墙”与竖直的金属格栅墙进行叙事空间的展开,一虚一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禅意的思考。
对于场地的尊重也像是在和大地产生一种交流,如同大地艺术家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营造的想法和思维的过程,而并不注重结果。
在浙江博物馆的设计中,王澍极具个性的用两种材质对比,这种立面新旧材质的拼接,就像是在空间作了一首美丽的小诗,一片片砖仿佛是构成这个曲谱的一个个音符,也似记录着建造的心酸历程,记录着某种深植与坐着内情感的片段,更重要的是这是将当地文化DNA片段保留的属于宁波人的记忆图谱。
南宋御街中,王澍把房子砌成了太湖石,他在思考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试图赋予旧的形式以新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南宋御街看到了奇形怪状都符合当地文脉的建筑空间。
用王澍老师自己的话讲建筑师应该和工匠一起深入的交流,对于做法和材料达成共识,建筑师的设计应该变成一种人类学的事实,传统活在人的手上,是活在匠人手上,现代建筑师要让工匠和他们擅长的自然材料保持与现代技术共存的机会,并且可以使用与推广,而具备这样能力的建筑师才是能被称之为“哲匠”。
总结以上说的这些案例,不难发现,能够打动人的建筑景观他都有着类似人类一样的思维模式,这种经验能够发人深省,将你带入思考的空间。因此就我看来王澍所说的“哲匠精神”应该是以下几点:
1、具有敏感的人文素质修养,常常与自己思辨;
2、能够感悟一些相同物质的细小差异,并将之放大表达;
3、能够通过自身的感悟去寻找选择空间的变化与统一的多元;
通过行动能力如同匠人一样脚踏实地实践,从中反复印证这种关系的合理性,这种营造方法便称之为哲匠精神。
好了,这期差不多就是这样。要把“哲匠”解释清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思考、学习、感受是我们能从王澍老师身上学到的,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维不学则殆,我是小蚂哥,我们下期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