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老了的时候 2024-08-04 04:51:25 老屋老了的时候郭宏旺人人心中都有一所老屋,老屋可能是相同的永恒的话题,可老屋们背后的故事却不尽相同。老家的老院子里,曾经有过一座老屋,听老人们说,这是我的曾祖父从别人手里买下的。老屋有历史感也很威武。房子是清末北方村镇里的那种传统建筑式样,屋顶由带兽头的滴水瓦和灰蓝色筒瓦铺就,屋顶大致为缓坡又逐渐向上弯翘,侧面看呈人字形延伸,屋脊高耸,东西两边各砌一尊砖雕的麒麟首。屋子的门窗全部是红松木做成,中有大小方格子和刻花,有几处刻的是鹿或者蝙蝠的图案。印象最深的是,风门插闩的地方,雕着一只安安静静的兔子,精致的制作,也有着很好的寓意。堂屋的后墙有隔层,最外侧的一层砖包,里面的一层是用上好的松木板打出来的夹层,上面刷乌黑的老漆早已没有多少光泽,所以暗淡又隐蔽。毫无疑问,这夹层也意味着这房子的第一主人,应该是有一定身份和经济实力的。乱世之秋,夹层可以藏粮食和财物,也可以暂且藏身避祸端。而我小的时候,这里是我绝佳的藏猫猫地方。老屋由三间房组成,东屋住人,中间是堂屋,西边的那间不常住人,因为常住人的话不合算,那得常生火热炕,就得烧许多的柴碳。我上小学尤其是初中的时候,西房就成了我晚上专心写作业的僻静所在,炕上一木桌,桌上一油灯,夏天凉爽冬天寒,一件老羊皮袄裹身也暖脚,孜孜不倦深夜研修。父亲当年在大队做会计,所以西房的地上放着一张旧旧的方木桌,桌上有订书机,大头针,裁纸刀,和父亲的养目眼镜儿,父亲就在这桌上记工分,算账或者处理一大沓子的票据。父亲有时也熬夜,眼睛红红的,老是不舒服。堂屋的东西两边摆着四只柜子,两只是褐色的榆木柜子,发着幽幽亮光,应该有些年头了。他们的对面立着一台缝纫机,那个年代,这是值钱物。不过,这缝纫机可不是父亲母亲买的,是我在矿务局上班的二爹给我们买下的,爷爷不在得早,二爹觉得长兄就应如父。母亲格外珍惜这台机器,它帮母亲为我们缝制改裁过数不清的衣物。另外两只是很简陋的柜子,用来放一点粮食和谷糠,破破烂烂的,表面一点也不光滑,颜色也是随便涂抹的绿色,斑驳深浅不一致,看着很不好。那两只油亮的柜子和那架缝纫机曾经失而复得,原因是我家孩子多劳力少,日久便在大队账目上有了不少拖欠款。清理拖欠款时,村里和大队的几名干部,带着三两名打杂帮忙人员来到了我家,有的干部不多说话,偶尔吐几个字:咋办呀,你说哇,老郭。有的干部却相当活跃,脸膛额头涨得通红,甚至声嘶力竭:你们动手哇,搬哇,快搬哇,两个大柜子先搬走,连缝纫机也一齐抬走哇,不搬东西不抬东西,多会儿也打不了这饥荒。边说边招呼吩咐手下人赶紧动手。欠了人家的账,父亲母亲也不能多说什么,我们还小,遇见这阵势更不知道咋办。再往后的那些事情咱不说也罢,岁逐秋水流年,多少光阴逝去,早已物是人非,物非人也非。有道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哪。东屋里有一方土灶台和一盘炕。全家7口人睡在这炕上拥挤得很。于是我们想出个办法,一边三人一边四人,脚对脚头顶墙睡下,被子也要两个人合盖一张才够用,现在回想起来无奈而酸楚。全家七口人吃饭也是个大问题,我妈光做饭就是一件足以累倒人的事儿了。我们几个孩子帮不上别的忙,唯一能做的就是帮着拉风箱,吹旺灶膛炭火。风箱,由两根大木杆横着撑进长方形木匣,杆头是用鸡毛做成的活塞,死沉死沉的。我们姊妹几个,小一点的就是十来岁左右,于是拉风箱时会数着数儿轮流换班,你拉80下,我拉80下,下一个轮你了,赶紧滴,就这样儿轮着,我们也很快就累得一头大汗。母亲忙前忙后,额头和鬓角的汗水也顾不上擦一下。当然母亲比我们累得更厉害。自打我记事,这屋子就已经很老了。我一天天长大,大姐出聘了,二姐出聘了,家里人口渐渐少了,两只褐色油亮的柜子也被改做成新的柜子。老屋子更老了,终于顶子开始漏雨,墙体开始倾斜。老屋的瓦楞间长了零星的草木,瓦边也生了好多绿苔藓,下雨时越发的光滑,上房顶去修补漏雨的地方时,脚下会打滑站不稳,有点小危险。到1983年的时候,老屋愈加破塌,于是父亲决定张罗建新房子,选址就在老屋的东侧。也是三间房子,红砖砌墙红色大板瓦盖顶。建新房那年我在上初一,已经能跑前跑后干一些杂活儿了。这房子是父亲一生亲手建的最后一所,也是惟一的房子。三十多年后,连这新建的屋子俨然成为了老屋,父亲也不在刚强有力,虚弱不堪,再后来父亲就躺在这屋子的土炕上,静静地走向了寂静。老屋坍塌了,那新建的三间屋子也变老了,毕竟当年的那个懵懂少年也开始变老。老屋不在了,它只能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怀忆。那些让塌土压住的木料,后来逐渐被我们掏出来,做柴烧。老屋现在的唯一遗存,是一根大木梁,一根超巨大的松木梁,挪动它都特费劲。妈说:“你爹走了,但这唯一的木梁要永远留下来。”那根木梁,就横卧在老屋废址边,母亲给它披上一张厚厚的旧油布。大木梁,直挺挺地、僵硬地躺在那里,那么的苍老,破败,那么的孤寂无奈。那个废墟土堆是孤独的,大木梁是孤独的。如今守候它们的只有我年迈的母亲,母亲无疑也是孤独的。可母亲说,她不离开这个孤独的院子,有这个院子在,她就心安不孤独;没有了这个院子,她才会真正地孤独。母亲不能离开她一辈子都熟悉的那些声音、那个身影、那些味道。时不时会有商贩前来问询,欲收走大木梁,还有那一盘碾子,母亲有时候也会犹豫,觉得倒不如买了它们,反正总有一天这些都没有用了,可每次犹豫之后母亲决绝地摇头一一拒绝了……母亲说,这根大木梁,和院子南边碾房里那爿废弃的石头碾子,谁来买也不卖出去,都应该留下来。母亲极为自豪,常常调侃的一句话:这院子,是咱们家的根据地,就算我不在了,可我的孩子们在,还有我的大孙子呢。我孙子以后放了假,从大城市回来就住这根据地。母亲把我们所有的休息节假日都叫做放假。 作者:郭宏旺山西省左云县中学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左云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会员左云县长城学会会员出版个人散文集《梦回十里河》和家乡民俗饮食散文集《左云味道》 赞 (0) 相关推荐 鹿清江原创散文:告别老屋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五日 青岛--济南--东阿 天阴沉,有阵雨,心沉重--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二日,从鹿氏家族群里看到老家要旧村改造拆迁的消息,一阵子兴奋过后,居然眼窝里涌出来凉凉的泪水,好一阵子才过去,晚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情结——老家房子 梦回老屋 昨晚梦中,我又回到了故乡的老屋. 似乎是对我春节行程缺憾的一种追忆,这些天来总觉得有所歉疚.大年初二,老家一位远房叔父寿辰,回乡庆贺.饭毕,记挂着一位在老家过节的同窗.径直回家,找到同窗,免 ... 【阅读悦读丨散文】张海丽《恋旧》 [阅读悦读丨诗歌]海淼<爱你这一站>(外一首) 文/张海丽 [作者简介]张海丽,笔名若水.闲来喜欢写点东西,一支笔,几句话,直抒胸臆说给纸听.经历过沧桑,品味过感动,生活的感悟铸成内心的强 ... 家事春秋:老屋(黄立杰) 老屋只是我的出生地,那房子其实已经翻盖了两次,但对比我城里的居所仍然是老屋. 老屋有九间,像北京的四合院,只是西面没有房子其余每一面都是三间,前后有两进院落.父母已是古稀之年,他们几乎没有离开这个院子 ... 【我的乡情193】李宏伟:故土何曾被淹没/被淹没的故土,发酵出醇香浓郁的乡愁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我的乡情征文已于4月底截稿,尚有部分稿件未编完,将陆续择优编发.不再接收新的来稿.按照征文要求,难分高下的作品,阅读量.赞赏量.留言量将作为评级重要参考. 故土何曾被淹没 李宏 ... 油灯下的岁月——忆察右后旗察汗淖儿乡【下】 〓 第 1395 期 〓 文|路社君 编辑|王成海 002.油灯下的老屋.父辈.岁月 今天我站在这儿,努力寻找老屋,当年学校的围墙西面就是我的家,现在眼前已成一片废墟,静静地卧在这块荒凉的杂草丛中, ... 阿帆║在家乡的老屋里,回忆起父亲 假期回老家时,再次看到了曾经居住过的老屋. 老屋伫立在一个叫横庄村的地方,已经有许多年没人居住,无人打理了.院子里蛛网纵横,擦了擦布满灰尘的窗玻璃望进去,满地尘埃,四处塌陷,想必是有雨必漏,再也无法居 ... 三月短笛:老屋 | 品读 老屋 三月短笛 老家,俗指籍贯,不管是否生于斯.长于斯,均冠之以根.背井离乡的游子,总有种种理由无缘归乡,故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语 ... 【阅读悦读·散文】单巧红《老屋》 [作者简介]单巧红,高级教师,喜乐不可支,喜随心所欲,喜宅居,喜美食,学生敬称"皇额娘",同事乐称"蒙娜丽莎",学校里最有女人味的女神经. ---------- ... 【原创】万治友:老屋老了 原创作者:万治友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老屋老了> 老屋历尽了风霜,临风而立四季的风吹不起陈年的旧事戈壁在四季里更换了容颜唯有老屋沉默不语任云起云落,风聚风散飞沙四溢的时候老屋形单影 ... 老屋老了,爹娘老了,我的诗和梦才刚刚开始||李霆 作 者 简 介 李霆,筆名雨廷,网名冰語輕愁,甘肅軒轅故里人,無業非游民,文學愛好者,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抒发情怀,诠释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专注于绿色大樱桃的种植,再回味樱桃园,期待您品尝. ... 老茶客|留恋老屋 凡事带"老"字,就很不一般.诸如:老师,老上级,老朋友,老地方,老邻居,老同事,老伴,老家伙,老茶客--等等:也还有另一种老,如:老相好,老情人--等.愚以为,这种老虽然有点不雅, ... 【我的乡情112】禹华光:老屋后的老枫树 老屋后的老枫树 禹华光 清晨,慢步山涧 眼前红云浮动 一遍红枫林在晨风中 涂抹秋色 突然 一棵巨大的红枫耀入眼帘 巍然挺立,傲视群枫 象矗立的硕大火炬 在微风中熊熊燃烧 燃起我情思绵绵 曾记得 四十多 ... 老杜的老屋 今天星期天 ,难得的休息. 很久没有回老家看看了,虽然,那些只是一些回忆...还是想. 我不会开车,好容易说服了夫人的领导,允许带我回老家一趟. 北方的深秋,照例是萧瑟和黄叶. 一路上风风火火奔波的人 ... 【同图配诗比赛】3号参赛作品《老屋》作者:老徐 守望梦中的家园 作者 老徐 老屋 二间一堵墙 是父母安身立命的地方 为何不是三间? 是贫穷给与它的不对称 更是贫穷留给父亲的终生遗憾 我在这里呱呱堕地 在它的摇篮里成长 是它抱起我的希望 背起我的梦想 ... 一人一生活 · 改造老屋,抱团取暖,5个老阿姨将“风烛残年”变成“随性美好” 只要心不老,有梦想,你就可以创造难以想象的美好 5个退休的单身老阿姨,不甘在老迈.无聊.寂寞和孤独中消磨生命,她们要晚年依然过得生动.有趣.快乐,在与自己最好的老姐妹的厮守中度过宝贵而充实的时光,于是 ... 相约老屋湾 诗醉老米酒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云峰 ... 老游作品《老屋》(纸刊备选)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作家驿站>欢迎您! 本平台为: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