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研究--商业街区的文化内核

商业街区的文化内核

商业街区的发展历史

公元前184年,罗马执政官伽图就曾在巴西利卡内建造了历史上最早的商业步行街。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贸易的扩展,城市街道成为市民生活的中心

中国传统的商业步行街区起源于宋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当时生活场景的写照,从那以后城市商业街区充斥着各种市民活动。

现代步行街系统最早出现在欧洲,1926年,德国的艾森市基于工业紧凑的城市结构,人口居住密度高,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行,1930年将其建为林荫大街,使商业获得成功,成为现代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20世纪60年代,战后经济增长和机动车的普及造成了旧城中心衰落,商业步行街区成为应对郊区化,复兴老城中心的主要手段,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美国诞生了200多条商业街,这种模式给商店带来了新的繁荣。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使城市成为全球经济和本土经济链接的结合点,同时随着电商的迅速崛起,商业街区更加强化其主题性与体验性以保持传统商业的生命力。

环球影城商业街

主题植入

卡通角色的植入是现在很多商业常用的装饰方式,有别于传统的静态景观类雕塑和植物的装饰,动物卡通的植入让商业空间更加的活泼充满生气。同时也迎合了女性消费群体对“可爱的宠物”喜爱的天性。增加了商业空间的丰富性及层次感,成为网红打卡地,也起到加强传播的作用。

品牌主体化包装

传统的商业街很少有名字,只是一个商业空间的聚集,近年“主题化”的思路的普及,不但把主题公园的一些“设计手法”带到商业中,也把“主题思路”带到商业的设计中来。大部分商业街或者商业建筑群会有一个主题IP,以便形象化设计表达及商品宣传,对品牌的价值提升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有一个主题思想,与游客产生共情效应,带入商家设定好的情境中,增加购物的体验感和互动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