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蕴含的宇宙大循环体系
东方既白 著
而老子的格局之高和思想之深还远远不止于此,其“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整体观念和思想,更诠释说明了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周流复始”的宇宙大循环体系的重要意义,也使“道生万物,生生不息”闭环路线图的概念更加立体直观,更加丰满鲜活。但严格意义上来说,“道生万物,生生不息”闭环路线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闭环,而是沿着螺旋上升的“闭环”形式跃升到更高的层阶和维度。从”混沌无极“之道开始”道生万物“,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人为万物之灵,人统万物以法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万物皆循道而生,循道而行并最终回归到“道法自然”的终始点,实现“反者道之动”的战略大迂回,并在人法道的过程中践行“弱者道之用”的具体法则,以逐步达到“道人合一”的境界,继而再在新一轮“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宇宙大循环体系过程中实现对新生事物的“无为而治”,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步实现迭代精进,波浪式前进过程中的螺旋式上升。但在每一轮“闭环”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经历两次“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伟大转折,一个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逐步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伟大转折,另一个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迭代精进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又一次伟大转折。因此,“道法自然”和“道生万物”的“混沌无极之道”就是万物实现迭代精进和螺旋式上升的重要转折和终始点,实现“无为而治”的另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求施治者达到人法道,道法自然,混沌无极,道生万物的层次和境界,与混沌无极之道浑然一体。但此种情况乃世间少有,中华文明五千年,也只有几人能悟透和达到此种境界,如兵法中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医中的上医治未病,太极武学中的“无招胜有招”,庄子的“呆若木鸡”,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的“空城计”等等。如若达不到此等修行,则只能如镜花水月,空空如也。
宇宙大循环体系
如此以来就很好理解一些外国哲学家说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哲学家的原因了,比如黑格尔在其《哲学讲演录》中明确说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他认为中国古代只有一些哲人箴言录,就是只有一些大智慧的人,说了一些毫无“逻辑性”的语录,没有一一种逻辑体系的方式形成一套概念范畴的完整体系。“一阴一阳之谓道”,其实这也正好暴露出了西方哲学家在整体世界观上局限性,他们根本无法在整体世界观上和万物生长宇宙大循环体系中理解把握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深度和层次。所以他们讲中国古代没有哲学家,实际上讲的意思就是中国古代没有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家,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则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因此是有“在场的”这个边界思维的限制在里面,一旦超越“在场的”这个边界,扩充到更大的边界,上升到更高的维度,当前西方所谓的严密逻辑哲学必将陷于如当年牛顿经典力学那样的困境,局部正确,但对整个宇宙来说片面而极其有限。所以在中国古人看来,西方人现在所谓的哲学都是“有为”层次上的哲学而已,而中国古人远远比他们走的更深更远,从一开始就拥有了比西方意义上的哲学更全面,更加先进和高级的整体世界观和思想架构体系,套用当下流行的话就是“中国哲学研究的起点,却是西方哲学研究难以企及的终点”。
正如《系辞》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也许西方哲学家认为他们用概念的范畴的逻辑来组建的这个“世界”就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哲学,而实际上站在《易经》和老子《道德经》的全局层次来看,他们所看到和掌握的这个“形而上学”的所谓“哲学”仍旧是“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层次,是整个宇宙万物生生不息过程中的某些片段,是宇宙万物整体状况冰山一角。所以,西方哲学所发现和研究的成果和领域就像是盲人摸象中的其中一人对于大象整体情况的把握,浅显而极其有限。其研究的成果就像当年牛顿的宏观经典力学相对于整体宇宙运行原理的意义,仅限于人类“肉眼可见”的宏观领域(即可见光的部分),而对于人类“肉眼不可见”的超宏观领域以及微观甚至超微观领域(即不可见光部分)则百思不得其解。但法国著名哲学家,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则是个例外,因为西方哲学从开端以来一直将存在视为最终的本原或根据。德里达对这种传统的存在本原观进行了解构。他认为,存在远非最终的根据或本原:在存在之“前”,还有更古老的“延异”;而存在自身,也早已是“踪迹”。其实其所思考的“存在远非最终的根据或本原:在存在之“前”,还有更古老的“延异”;而存在自身,也早已是“踪迹”。”的问题,就是老子关于“有无”综合辩证关系以及宇宙大循环体系的西方哲学方式的表达。因其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自其成名以来就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甚至认为西方所谓的哲学实际上是个固囿,是个窠臼,是个坏的东西。
“眼见”并不为“实”
也正因为如此,德里达在2001年访问中国时,不无羡慕地发出了“中国没有哲学”的由衷赞叹,闹出了哲学家级别的辩证法乌龙笑话,德里达的本意是在表扬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这个坏东西,是有智慧的表现,而这在不明所以的中国人看来是一种亵渎。尽管如此,仍不能掩盖其满身的才华横溢和对中国智慧哲学的深刻领悟和理解。因为包括《易经》和《道德经》在内的中国智慧哲学不但在于不断为人生提供一个标准的现成答案,更在于它启发人不断重新思考的能力,思考让看似不成问题的观点成为问题,在看似确定的地方提出疑惑。其哲学思考的过程犹如漫步在林间小道,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有各种各样、蜿蜒曲折的小径,漫步其中犹如置身迷宫的探索之旅,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能塑造我们走出各种各样生活方式。所以,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拒绝给我们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只提供了找到答案的所以可能方法和路径,让我们自己在思想的森林之中去真正开始寻找答案,并且鼓足勇气去独自面对未知的历险和旅行,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所以中国人的很多做法在外国人看来大都不可思议,说中国人太精明,不好对付,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明明自己也达到了既定的盈利目标,实现了双赢甚至是多赢。面对同一件事情,中国人做与不做都能自圆其说,以前不能做以后坚持做亦自有道理,这在他们看来不可思议且没有原则,但作为站在更高维度的中国人看来这都不是事,因为我们看得更高看得更远,熟悉事物发展过程的全貌,可以在整体宇宙大循环体系的任何过程中玩转辩证法。所以中国人基本不玩零和游戏,因为整个大循环过程体系中可以作为的地方数不胜数,没必要急于一时在独木桥上奋力厮杀,可以综合辩证地在整体大循环的战略路径中选择最适合的突破方式,可以混沌无极,道生万物,生生不息;可以无为而治,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以四两拨千斤,以少胜多;可以无招胜有招,无声胜有声,甚至在饮食习惯上作到臭与香的综合施治和完美统一,比如臭豆腐和卤大肠就是综合辩证法在饮食领域活学活用、大胆创新的最好案例。为什么可以这样,就是因为中国人有统领全局的大局观和曲折迂回的综合辩证思维。《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故事就说明,在中国人的眼里没有做不了的难事,纵然世上事物纷繁复杂,但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所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老子继“有无”综合辩证法之后的又一大哲学创举和不朽贡献。
那人类又到底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有为”“无为”的综合辩证关系,并最终达到“道人合一”“无为而治”境界呢?我们还是要从《道德经》中寻找答案。其第三十七章有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什么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呢?说白了就是以“无”为主体,即在“无”状态下的“为”和“不为”,这是一对在“无”状态下综合辩证的关系,其实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在“有”状态下的“为”和“不为”的综合辩证关系,即大家常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但这所有的综合辩证关系都遵循“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总体综合辩证关系和运行法则。因此正如前文所讲,《道德经》中有两对和“为”有关系的词语是不好理解和把握的,一个是“无为”和“有为”,一个是“为”和“不为”,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了这两组词语的综合辩证关系,才能更深入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道德经》的主旨内涵。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道德经》下篇开篇说了什么。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纵观《道德经》全篇及三十七章和三十八章的文章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章就是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的桥梁和转折,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既总结概括了上篇“道经”关于“道常无”的主要思想和核心内涵,又综合阐释了对“无”用“为”的综合辩证关系:“为”和“不为”,三十七章这个“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概念的提出正是其对下篇“德经”内容的提前预告。紧接着三十八章也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那什么是其所说的“上德”呢?“上德”近乎“道”,仍是沿承上篇“道经”的核心思想而来。所以,正确解读《道德经》下篇的重点就仍旧不能脱离对上篇关于“有无”综合辩证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只要确保了“有无”综合辩证关系在解读整篇《道德经》过程中的综合统领作用,对下篇关于“有为”“无为”综合辩证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就不在话下。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以免造成侵权纠纷,
出版及其院校课题合作事宜,请与作者《东方既白》先生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