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学而篇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如是说。自然世界中,事物之间有着千差万别,这是客观规律,难以更改。丛林荒野,弱肉强食,动物生来具有的先天优势决定其后天命运,大象强大不及恐龙,斑马迅捷不过猎豹,若狭路相遇,前者注定是后者的口中食。生来不平,其命奈何?这是动物的哀伤。
可人不同,人是万物之灵的关键在于人懂得如何运用工具。人依靠工具的力量,弥补与动物肉搏的短板。手里没拿着工具时,人胆小如鼠,避开猛兽,昼伏夜行;一旦手中操起家伙什,人挺起脊梁做人,顶天立地,披荆斩棘,从远古蛮荒的幽洞中燃起文明的星星之光,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如何熟练地运用工具乃至创造工具,靠得是强大的学习力。21世纪的今天,计算机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强大的工具,为了使人们便捷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课程应运开设。那么,远古社会没有学校课程,人类将如何进行学习呢?
《易·系辞》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大自然是人类最初的老师!人象天法地,向大自然学习,道法自然,将万物的优长集为一身。人向动物学习,取长补短,最终人在自然界中赢得胜利,成为万物灵长。而动物不能向同类学习,更不能向人学习,所以动物只能被人类关在笼子里。
总而言之,人与动物的博弈,取决于学习力。人胜过动物,靠学习;人胜过人,成为人上人,还得靠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优劣、强弱、贤愚、有能与无能,通过后天学习,可以增益其所不能。孔子的伟大,不是他天生有过人的智慧,而是他好古敏求,学而不厌,乐以忘忧,方能资深自得,一以贯之,成为至圣先师。曾国藩的资质不过中人以下,而他的努力程度却超乎寻常,人一能之,他百之,人十能之,他千之,通过切身不断地学习弥补天资的不足,勤能补拙,日新一日,最终成就了“完人”人格。
由此,《论语》将孔夫子关于“学习”的见识放在开篇,是何等高明。可以说,抓住“学”这一个字,就拿到了打开《论语》的钥匙。
【二】
学什么呢?什么学问才值得“时习之”呢?
从学生角度,选择学什么很重要,最低标准是,学有所用,才不枉为学一场。从老师角度,教学什么给学生是关键。为人师表,应该扛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孔夫子以“文、行、忠、信”教弟子,号称“四教”。文,即历史文献、典章制度;行,即社会实践,忠与信属道德范畴。又具体表现为六艺之文,即礼、乐、射、御、书、数。归结起来,孔夫子的教学不外乎三个东西,一个是道德,一个是技能,一个是学问。这三者最后浓缩,就是“为人处世之道”。
【三】
怎样学呢?学习关键取一个“时”字。
学而时习之的“时”有什么深意呢?人之为学,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寻求,不断反复的漫长过程。正如人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时”的第一意义就是,志学之人,当时时刻刻以学习为第一要务,不要三心二意,应当时复一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专心致志,学而思思而学,学而不厌,循环反复,要像雏鸟试飞一样不断振动翅膀,修习不已。真正好学之人,到此种境地用功,必能有所领悟,学有所得,能不喜上眉梢吗?
“时”的第二意义就是,学习是有“时效”性的,过时不候。汉乐府有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葵朝露,有阳光之燥;万物光辉,有秋季之凋;百川到海,有不归之程;人生苦短,有老大之悲。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应趁少壮时,发奋学习,努力上进。莫等闲,白了好年头,再学习,已经时过境迁,无力从心了。即使老而发愤,为学最佳时机已过,所以,事倍功半,效益也就不佳了。
“时”的第三意义就是,学习是有“时序”性的,要循序渐进,向流水一样,盈科而后进,放之四海。《礼记》说:“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小学生刚进学校,启蒙教育让他知道识字断句,然后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丰富,逐渐教育大学的内容,这就叫“不陵节而施之谓逊。(《礼记》)”朱熹《大学章句·序言》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古代童子先学洒扫等家务劳动,后学礼貌待人,再学六项基本技能,循序渐进。
【四】
同谁学呢?关键取一个“朋”字。
茫茫人海,知己难寻,同道难求,这比蜀道难。“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是岳飞的心事。“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这是辛弃疾的愤怒。“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鲁迅的感叹。他们这是在求“友”,而非“朋”。“朋与友”在古代的差别是什么呢?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是指一个师傅带出来的同学,而“友”是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学不一定是同道,同道不一定需是同学。如此,来理解“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比较清晰了。
什么情况下,人们才会跋山涉水来求学呢?肯定是为学之人已小有名气,人们才会慕名前来。为学之人是经过前面“时习之”的勤奋用功,才能有后续的“有朋自远方来”。学问上路久了,自然有人相随。
四方之朋,荟萃一堂,拜在夫子门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夫子于杏坛讲学垂教,日夜与弟子们饮食一处,切磋学问,能不快乐吗?注意,这个乐是指夫子与弟子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学问之乐,而非自视桃李众多的功名之乐。有朋自远方来,虽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同样亦是学的过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教与学是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
【五】
最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关键在于一个“知”字。
三千弟子,同门之朋中,有多少是同道中人呢?有多少能真正体悟到夫子之志,夫子之学,夫子之道的呢?所以,“人不知而不愠”,这里的人,有些是同门之朋中的弟子。弟子不通师道,不解师语,常以询问,或以责难,如在陈绝粮,从者病,子路愠见。此时的夫子对于子路的态度,并不生气,不懊恼,不鞭笞,淡然相教,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夫子之心志,夫子之学问,夫子之坚守,夫子之行止,弟子不知者有之,君王不知者有之,世人不知者有之,总括为“人不知”有何关系哉,有何影响哉?人不知,我不仅不愠,且能自得其乐,资深以道,乐学乐为,此才是君子所为。所以论“不亦君子乎”,由“人不知”取其业精道弘,“而不愠”谓其德厚色温,故君子雅量宽怀,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也。反观俗人为学,嚣嚣然显之于人前,有人不知,或有异议,便反唇相讥,或争辩至面赧,或詈骂至拳脚,张扬跋扈,真辱没“学”字。所以,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为己者,不媚俗于世,为弘道而学;学为人者,媚俗于世,为功利而学。此两者,始终有异,心境又何同?
夫子之学问日进,道德日深,常人不知,理属应然。所以,叶公问子路夫子何其人也,子路不能答。子贡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连与夫子最能相通的颜子也感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夫子学问境界之高深,卓然自得成一贯,遗世独立,显于不显,知与不知,已不计矣,何至于愠恼?高明博厚,如天如地,故乃问知我者,其天乎?
人学研究网| 会通人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