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龍氏家族後裔長沙團聚紀略(全文)

龍氏家族祖訓:

孝 悌 忠 信   禮 義 廉 節

   父乾母坤,天經地義,百行之源,萬聖之始,忠信友恭,皆為次序,能盡子道,俯仰無愧;

   克愛於兄,克敬於長,詩曰:秉彝,有順無強;

    無偏無黨,無貳無雜,致君堯舜,躋古雍熙;

    一諾千金,片言九鼎,久要不忘,近義惟謹;

   由是而行,有規有矩,親親有序,尊賢有榮;

    言謹其誠,行謹其敬,治國之根,立身之本;

   千鐘可卻,萬鐘可辭,天下非泰,簞食豈微,謹小慎獨,常畏四知;

    正義參天,操守確堅,臨危不奪,千古永傳。


龍起濤      撰文

一、序篇

春秋交替,晝夜輪轉,風狂雨驟,山川依然。嶽麓聳立,湘水拍岸,追昔撫今,莫忘當年。

龍氏先祖,始創家風,書香濃醇,樂於其中。太祖思見,靈回攸邑,烈祖均甫,門第傳承。翹望書院,遷徙長沙,家門遂立,族史順成。

世世繁衍,輩輩漸豐,箴言告訓,大家烜盛。

頑守父志,天祖襄堯,布衣簡食,友書靜心。家教潤育,高祖新篇,汝霖溥霖,湛霖比肩。中舉入仕,政清吏賢,坦迎變局,但許國安。進京輔佐,不失本真,官場有險,決返家園。

曾祖英傑,龍璋為先,深交棟才,華興西園。紱瑞建校,明德典範,胡公元倓,共為至善。教育先驅,立足千年,學成耀華,功業彰顯。紱祺與璜,紱慈紱年,詩書世澤,敦厚風遠。明清刻本,藏樓名銜,讀書幸哉,家世中堅。

毓字祖輩,偌大局面,家興依此,求學不倦。巾幗同窗,學堂美談,家國大事,誓為擔當。舉義湖湘,同盟鐵元,醫療新政,湘雅伯堅。國運變遷,豈可旁觀,山河重整,唯我其誰?省圖初始,古籍義捐,情系家鄉,傾力奉獻。

永字父輩,不忘祖訓,各有建樹,專業精湛。時逢戰亂,仍追宏願,憑其韌性,幽泉成川。習文亦武,報國真傳,顛沛流離,勝利團圓。欲將展翅,忽遇電閃,只因言論,無罪戴冠。毅存神志,冷對劫難,歲月且度,何以複還?經濟騰飛,教育優先,前輩之志,光彩世間。遙想家史,重溫典範,喜閱遺著,猶如相見。

吾等後裔,感悟此生,既入家門,不得平庸。讀書求真,正直做人,時時反省,懷志前行。

二、嶽麓祭祖篇

湖湘名山嶽麓,林密草茂雲霧,任憑風雷電閃,山巒莽莽蒼遒。歷經三朝變故,先公悠悠安度,似是上天有情,佑我後裔祭祖。

二零一八年四月十八日,農曆三月初三,攸縣龍氏家族後裔五十六人,分別來自長沙、常德、上海、西安、北京、青島、成都、濟南、杭州、鄭州、咸陽、柳州、臺北與阿根廷、加拿大等地,長者七十有九,幼者十歲,族親三代或結伴沿臺階上行,或撥開枝條茅草踏出小路攀登,終於來到龍家先祖均甫公墓前。

均甫公墓建於道光六年(1827年),立於山坡之陽,風水甚佳。現存墓碑嵌入墳丘後方的幕牆之中,碑面刻有“道光六年春月  吉旦  皇清侍贈顯考龍公均甫老大人之墓  男廷蓀孫紀官  立”字樣(史載:民國年間人士龍紀官,曾編修過龍家族譜)。墳前未見立碑。

一九三三年,湖南省政府在墓前建立四柱石牌坊,現橫樑已缺,四柱尚存;墓後立石柱,上刻有“龍公均甫府君之墓”字樣。

墓周圍樹枝纏繞枝葉繁茂,好像護衛著先公不受打擾。為祭祖儀式順利進行,黃珊琦教授、龍暉、龍翔、周國棟等人砍斷枝條、清除雜草,清理出稍微平整的坡地。

是日,天空湛藍,風和雲浮,上蒼為龍氏家族祭祖送來了好天氣。龍式昌先生主持祭祖儀式,他渾厚低沉的嗓音引導親友們向先祖均甫公墓獻上鮮花和貢品;龍永寧女士撰寫的“祭君甫公文”如下:

維西元二零一八年春月,攸縣梅城龍氏子孫 五十六人,具茶酒果飯、鮮花之禮,公祭長沙龍氏開基祖先君甫公於麓山東側,赫石坡前。

前清雍乾之際,公父思見公出仕泉州,公隨侍於側,習武練文,勤攻所業。及父見背,公奉柩回攸。思見公生前一代名宦,兩袖清風;身後寡母孤兒,家無餘粟。烈暑寒冬,風晨雨夕,公唯執卷擁衾,讀書為樂。因感攸邑之風氣未開,慕嶽麓之薈萃。遂親負襄堯公徒步跋涉,遷居長沙,是為長沙龍氏始祖。

數十年間,公父子駐足於嶽麓、城南兩書院,博涉經史,廣授生徒。雖布衣兩代,而名重公卿。及至公孫汝霖、溥霖、湛霖而後,蟬聯科第,幾代簪纓。宦跡九州,為國效力。多人銘於史冊,後世流傳。

吾等子孫曆朝代之遞更,經浩劫之洗禮,猶無忘祖訓,不改初心;仍逮儒林,未曾傍?。差堪告慰於公之靈前也。故自海內外數千裏萬裏之遙,奔赴家鄉,聚於嶽麓,公祭公靈,伏維尚饗!

龍起濤宣讀祭文後,親友們向均甫公墓深深地三鞠躬,依攸縣傳統各自領取一份貢品。此時,祭祖儀式結束。

隨後,親友們沿山路走尋並登階來到“陸軍第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公墓”紀念碑前獻花,向為國捐軀的烈士表達真摯的敬意。

嶽麓書院於北宋開寶九年(976年)創建,千餘年來名聲煊赫,龍氏家族後人走近大門,觀賞“惟楚有材,於斯爲盛”八個大字,並細細揣摩其意。回想當年龍公思見因嶽麓城南兩書院學術繁盛,決然遷徙長沙定居,而使龍氏於湘江之畔得以繁衍,遂成大族。

來此參觀,意蘊深意,親友們順著碎石鋪就的小路行走,遙想先輩在此讀書聽講的情景,每一個院落,每一間房屋都彌漫著學術氛圍與書香氣韻,讓人浮想翩翩,依依留戀。

綠蔭籠罩,山路清爽,親友們享受著春天的撫慰;愛晚亭小憩,笑語連連,感受著故鄉給予的親昵友愛。

籌備長沙龍氏家族聚會,眾多親友付出了極大的精力和艱辛的勞動。龍曾嶽先生依據其父龍毓聃先生一九七八年編修之《家世述略》,多方查閱史料,以某世先祖開始,依族系按輩分順序編排了“家族世系圖”,並給每位配上其肖像,確為絕妙之舉。為了讓初次見面的親友及時瞭解族系輩分關係,印製了簡略世系圖,聚會時分發。

張祖淦(細細)費盡心力編修了支系繁雜的“家族世系圖”,自祖上起始注明每人的生辰年月,實為不可多得的資料;細細選用其外孫女“龍”的剪紙作為封面圖案,並敬書龍毓峻先生的詩句“敦厚家風遠,詩書世澤長”分列兩旁,黃底紅龍黑字,一派古風。之前,細細曾編印了《敦厚堂文萃》(內輯龍毓峻先生所著<鱗爪錄>和<六十五歲初度感述五言排律一百韻>,荔仙公龍紱祺先生所著<意園殘稿>)與《歲月滄桑》兩本書。

周玨女士細心編輯、認真校對,編印家族史籍,同時印製了細細編輯的頗大的世系圖,送予親友。

張碩多方查找相關史跡並仔細查對,編印了“龍氏家族姻親概略”一書和“龍氏家族姻親關係圖”。

特別是龍立平,她率領與張碩、劉培林、龍蓉、龍暉、龍翔、周國棟組成的服務團隊,盡心策劃、親赴溝通,活動日程堪稱完滿;其觀覽路線的妥當安排,接待單位的禮尚往來,甚至餐廳風味的悉心選擇,均為上乘,應予大大地點贊。

此次聚會是二零一七年龍氏家族後裔烏鎮聚會的繼續,體現出龍氏家族的凝聚力,正如馬更生先生詩贊龍氏宗親會:“曾操國柄顯巨勳,又遭風雨落凋零,卿士風骨折不斷,且看風雲龍再生。”

三、捐贈淵源篇

書香醇厚,文明源流,古籍捐贈,館藏淵藪;讀破萬卷,穿浪行舟,樂觀人生,以書為友。

讀書、愛書、抄書、寫書、藏書、捐書,乃龍氏長輩以身寫就的長篇故事;以書為友,以書為親,是龍家的傳統。

《從紳士到革命家(龍永寧著)》一書寫道:“龍汝霖愛書成癖,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必然也喜歡藏書。他平時宦囊所入,多用以購書,宋版書他買不起,但元版、明版的書卻買了不少,且多為精品。並刻有一方'長沙龍氏’的四方印章,蓋在藏書扉頁。”

“龍溥霖生平別無嗜好,只愛讀書、抄書。凡是重要的書,或者是他愛讀的書,都要從頭到尾抄一遍。他說:'凡書手抄一遍,其知識就為我所有了。’即使在廣西做官,公務繁忙時,也沒有停止過抄書。他去世後,家人清理遺物,有手抄書稿幾十箱。龍溥霖的遺著有《紅桐館詩文集》十卷、《賦抄》一卷、《制藝存稿》四卷、《平樂縣誌》十卷。《紅桐館詩文集》未曾刊印,原稿保存在湖南大學圖書館。”

“龍伯堅將他祖父龍湛霖所有藏書,以及他的伯祖父龍汝霖、伯父龍璋所遺三世兩房藏書收集起來,這批書多明清刻本。同時他自己也購買了不少書籍,儲藏在長沙北門外的'新西園’中。”“龍伯堅將他的藏書之所,起名'媚夜樓’取其友人湖南書法家黎澤泰贈聯'有味青燈書媚夜’之意。……抗日戰爭中,長沙經過文夕大火,燒成一片廢墟,龍伯堅這批心愛的藏書,也隨之化為灰燼。”

“抗戰勝利後,龍伯堅……陸續購置了168個大樟木書櫃的書籍藏於其中。……50年代將他的168櫃藏書捐給湖南省圖書館,至今這些書都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典藏組中。”

《鱗爪錄(龍毓峻著)》一書記載:“余父諱紱祺,字荔仙,晚號意園……公性樸誠,不作無益,亦未嘗瑕疵人。少年時喜小學辭章,晚更邃目錄版本之學,曾集家中群從藏書輯龍氏二十萬卷藏書目錄,尚未刊行,十九年,毀於火。”

湖南省圖書館古籍典藏展廳“長沙(攸縣)龍氏刻本”欄目說明:“攸縣梅城龍氏,始祖伯高公二十四世孫暹公,為道州學正,遂家道州。暹公四世孫庚公,避安史之亂,遷居江西永新。庚公八世孫耀公,唐天佑間任茶陵令,子孫遂家茶陵褒書東山。二十六世清公,字悅仲,明洪武二年(1369)自茶陵徙居攸縣學門前。由於清代攸縣為長沙府屬縣,而龍湛霖、龍汝霖一支又久居長沙,故龍氏刻書,其書牌皆作'長沙龍氏’。該族知名人士有:龍湛霖、龍汝霖、龍溥霖、龍璋、龍紱瑞、龍伯堅等。”

展廳“湘潭胡氏刻書”欄目說明:“始遷祖福公,字五臻,由江西遷茶陵,再徙湘潭。至四世東海公,字清泉,始入湘潭籍。胡錫燕,字薊門,一字伯薊,父胡湘,始入資為廣東南海縣典史,擢知縣,曆署揭陽、興寧,道光二十九年署新會。鹹豐三年署南海,次年卒於任。錫燕少侍父於廣東,與番禺徐灝、陳灃友善。陳灃著《漢儒通義》,錫燕在廣州與校讎之役。終身布衣,不試不仕。平生無所好,唯藏書五萬餘卷,碑版千通。四子:元儀、元常、元直、元玉,皆有名。胡元常,字子彝,胡錫燕次子。附貢生。以州同保加五品銜,輯有《校刊資治通鑒全書》,清光緒十四年至十七年楊德吾刻本。”(《詩古音繹》一卷,(清)胡錫燕撰,清光緒長沙胡氏刻本。)

上述記載表明:凡大家族則文化底蘊豐厚,藏書甚多。讀書乃思維深度之內因,言談風度之內在,事業達成之內功;龍氏家族如此,胡氏家族亦如此,湖湘大家族莫不如此。

家族偌大,對社會貢獻則大,如果大家族結緣,必能辦成大事。

《巨族(李全安著)》中寫道:“龍家收藏了幾十年的圖書,漸漸積累到了近60萬冊,可說是中國這片土地上最大的藏書戶了。”“在他們的帶動下,發起了一個浩浩蕩蕩的捐書運動。”

當時,“圖書館……幾乎沒有錢添置圖書,從各方面搜集來的圖書僅有4.2萬冊。長沙的巨族世家發起捐書運動,居然一下子動員了近百萬冊圖書彙集到圖書館來。”“(圖書)館志上除了記載著'圖書館之創建,得力於梁煥奎與龍紱瑞’之外,又增加了新的內容:'1953年的群眾捐書運動,實得力於龍家的公子龍伯堅等人也。’”

龍家先後向該館捐贈數萬冊古籍書,其中多本宋元版本的善本書,系國寶級圖書,據說國家圖書館也無此幾本書的珍藏。

龍氏家族與省圖書館的交往源遠流長,此次拜訪,尚有新的捐贈;龍曾嶽先生將家裏保存的祖輩龍紱瑞先生之兩封信函,捐贈給湖南省圖書館;一封為龍紱瑞先生1922年寫給譚延闿先生捐款明德五百大洋之收據(署名萸溪),另一封為表示感謝的私函(署名紱瑞)。

圖書館舉辦了簡捷而莊重的捐贈儀式,雷樹德副館長代表館方鄭重接受了這具有文物價值的贈品。

龍景仁女士向館方贈送本人繪製的花鳥小品三幅,龍薊蓀贈送本人繪製的“飛流直下”四尺山水畫一幅,張碩贈送本人編印的《龍氏家族姻親概略》一書,隨後,雷副館長向上述人士頒發了收藏證書。

圖書館對龍氏後人來訪非常重視,特地開放古籍典藏展廳,並在顯著位置擺放龍伯堅先生捐贈的宋代與元代之善本,館方人員作了詳盡講解。來訪者小心翼翼地翻閱,深切體會善本之珍貴,由衷感慨捐贈之用心。

四、西園追憶篇

西園庭院已逝,北裏老街出奇,莫問名人何在,石板依存舊跡,細雨綿柔悄聲,文風悠然沉鬱,喜見春景葳蕤,寄情故土難離。

西園,龍家早年的碩大院落,裝滿了故事的神奇院落;西園,已經消失了,僅能在遺址找尋某種印跡;然而,在龍氏家族後裔的心裏,在尊重歷史人們的心裏,西園,是不可忘懷的院落,是魂歸夢繞的故園。

若講到西園,還得從先始祖龍悅仲公遷居攸縣講起。

《家世述略(湖南攸縣槚山楳城龍氏第十八世裔孫毓聃謹述)》記載:“元末,先始祖龍悅仲公由湖南茶陵遷居攸縣,遂為攸人,傳十三代至翼五公。

十三代祖翼五公諱思見,清乾隆丁卯舉人,曆知福建同安及政和縣,有惠政,值臺灣寇警,以勞卒於福建古田。民懷其德,為榜於廳事曰:'甘棠遺愛’。妣周太夫人及陳太夫人,有子均甫公。

十四代先高祖均甫公諱彬,為縣學生,妣陳太夫人,有子襄堯公。飽讀經書而無以為生,挈子襄堯公由攸縣徒步至長沙省垣,在嶽麓書院講學,襄堯公附讀,糊口而已。

十五代先曾祖襄堯公諱友夔,妣戴太夫人,為恩貢生,家貧力學,踐履篤實,研程朱之說,隨父彬授經省垣,教授鄉里,從遊弟子歲常百數十人,候選教諭,有聲庠序,一時知名士皆樂興之遊,屢試報罷,而名益重。鹹豐時,大府委辦本府捐輸,固辭,既同事悉罣議,而友夔公獨免,複力為解釋之,大吏素重公,因而曲全者眾。晚年雖諸子均連掇科第,門庭如故,布衣徒步,悉循其舊,卒祀鄉賢祠。

襄堯公隨父均甫公在省垣授經,殊為清苦,值歲暮無力添置新衣,以舊衫經年洗滌色呈灰暗,乃送往省垣戴氏染坊請求加染。染坊設染缸上中下三等,坊作以該舊衫已褪色,乃隨手擲入下等染缸,不料染成,光彩如新,且該缸染水亦成佳料,乃稟告主人戴老先生,鹹認異稟,他日或有成,乃以其女配襄堯公為室,即先曾祖母戴太夫人也。戴太夫人極為賢淑,以襄堯公教學清苦,節儉持家,家中僅備棉被厚薄各一,冬日讓襄堯公蓋用厚被,太夫人自蓋薄被,夏日反之。從無怨恚,其艱苦賢淑有如是者,雖屬傳聞,姑妄志之,以示子孫儉約之道。

襄堯公有子三人,均戴太夫人所出。長為先大伯祖父皞臣公諱汝霖,仲為先二伯祖父濟生公諱溥霖,季為先祖父芝生公諱湛霖,均為十六代傳人。”

《從紳士到革命家(龍永寧著)》一書寫道:“龍湛霖告病回鄉後,居於西園,西園在長沙城北,如今其他裏巷即名為'西園’。它位於今日明德中學與周南中學之間,三進大門,進門後有約150米長的甬道。房屋數進,大廳的雕花格門上刻著全部<朱子格言>,字是李鴻章寫的,在雕刻的筆劃裏填了金粉。據長輩回憶,西園客廳裏曾掛著慈禧、光緒所賜的字幅。西園正屋的右邊是花園,花園中有'蘋香榭’等樓臺亭閣,還有一口大塘,隔塘即湘江河堤,大塘外沒有圍牆,因此常有小偷光顧。龍湛霖長子龍紱瑞在他的<蘋香榭詩存 · 序>中寫道:'西園舊居,書室面臨方塘,曾挽周立樵舍人題額曰<蘋香榭>。每於夕陽西下,垂柳覆堤,憑欄看麓山晚霞,風景絕佳。或月明之夜,魚躍池中,波蕩有聲,最足警人清夢。今則方池已平,門庭非故,仍留舊額,用志不忘。

西園,居住著龍家幾代人,拍攝於1912年的四世同堂之合影,反映出那個時代龍家人才濟濟,相敬相和。

《意園殘稿(龍紱祺著)》“戊午(1918年)七月十一日讀潛叟遺詩有感率成七絕六首(之一)”詩雲:“少時文采已翩翩,秋水佳章座客傳,今日白頭先我去,每看遺墨倍淒然。-'兄十四歲山右寄餘詩,有萬裏若秋水之句,先大父亟讚賞,每取以傳示座客。”這首七絕訴說了書香世家兄弟間深沉之情感,依依之懷念。

當年,往來於西園龍府的名士有曾國藩、左宗棠、譚延闿、郭嵩燾、黃興、宋教仁、章士釗、蔡鍔、梁啟超、陳天華、焦達峰等,全是在湖南乃至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西園的故事在龍家幾代人中傳說,頗有神奇之采,也使得後輩對西園懷有崇尚敬畏之感。當龍氏家族後裔來到西園北裏,感慨萬分:我們到家了!

西園,那是一個大園子,先祖在正廳裏談天論地,來往的均是世家名士;年幼的在廂房大聲朗讀“詩經”,先生在案上揮毫疾書;女眷於偏房小聲說笑,手巧的正在夾襖大襟上繡著荷花;真乃讀書家門之生活景象。

然而,那只是想像,西園早在時代變遷中消失了,剩下的僅僅是不滅的追憶。

眼前是不寬的街巷,彎彎曲曲有一裏多長,古樸的房屋,條石鋪就的巷道,頗有明清風貌的門樓,眾多的故居,如“左公祠”“黃埔長沙同學會舊址”“李覺公館”“帥孟奇舊居”“黎倜康舊居”無一不展示著這條街巷過往之滄桑,文化之濃厚。

進入“西園歷史陳列館”,展出的舊時照片還原風起雲湧的歲月,再現前輩投身大業的剛毅面容,族親們重溫西園歷史,不禁頷首感歎,意興勃勃;有人揮筆題詩,寄情遙想的西園;有人端起相機,拍下珍貴的展品留念;最後,全體族親在陳列館門前合影,表達了深切的依戀。

周彪先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小時候聽母親說過“西園北裏”這幾個字,只是模模糊糊的印象。百聞不如一見,今天我們龍氏家族後人從海內外各地到這兒來尋親,尋根;我們必須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我們要幹什麼。中國之所以有今天,不是一代人一蹴而就的,她是經過了幾代人,經歷了上百年,才找到了復興之路。在這兒,我深有感觸。

他的話,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其間,尚幼者問:“以前有那麼多名人,現在怎麼沒有?”答:“時代之運矣。”

五、明德遙想篇

偉哉明德,湘史榮光,曾祖創建,後裔敬仰;唯教立本,育心為章,歷經寒暑,愈加堂皇;學子如林,堪稱棟樑,國之風範,世代傳揚。

明德中學,是湖南教育界的驕傲,歷經百餘年的風風雨雨依然那麼生氣勃勃,活力無限;“北有南開,南有明德”,這句話點明了明德在教育界的地位。教育是國家的未來,明德中學不辱歷史使命,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畢業中有18位成為院士;明德中學走出了如此眾多的院士,全國罕見;為此,明德中學被稱為“院士搖籃”。

明德中學的前身“明德學堂”開辦於1903年。《鱗爪錄(龍毓峻著)》一書記載:“癸卯(1903年)初夏,回皖省親,於是偕滌英弟(原名毓彪)至長沙省叔祖芝生公。時公在長沙與從伯研仙公、茶陵譚延闿設有明德學堂,請鬍子靖表叔主持。而延黃廑午講歷史,餘常與過從。”

龍家胡家是姻親,濟生公龍溥霖娶胡漱芳(胡漱芳是胡元倓的姑母),相隔兩代,龍毓峻(鐵元)娶胡淑婉(胡淑婉之父胡元直是胡元倓之堂兄,胡元倓是胡淑婉的堂叔);龍胡兩家之先祖創建明德中學,乃湖南新興教育之盛舉。

《明德學校史(陶旅楓  黃政海編著)》中談到:“胡元倓出身於湘潭隱山,隱山胡氏家族從其祖先北宋的胡安國開始,就有設書館辦私學的傳統,而且隱山書塾名揚省內外,各方求學者甚眾。”

“胡元倓在日留學期間,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遊歷考察了日本教育,做了大量的辦學準備,矢志回國辦學。”

“明德開辦時,開辦經費如下:龍璋1000元,龍紱瑞1000元,劉佐輯200元。經過短期籌備,租賃西園隔壁的左文襄祠作為校舍,招收中學甲乙兩班共80人,聘請劉佐輯、陸鴻逵、許兆魁、王正廷、王達、陳鳳光、蘇曼殊、翁又拱、秦效魯等為教習,胡元倓任監督,龍紱瑞任副監督。

先祖為開辦明德學堂捐資出力,在明德中學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攸縣龍氏家族後裔親友迎著和煦春風,來到明德中學老校區,一進校門便看到“院士廊”,上面有18位院士的浮雕頭像,面容淡定,目光含蓄,依然是那麼謙和親切。接待的副校長特別指著空著的位置說,那是給未來的院士留著的。

明德中學的電子螢幕上亮起“熱烈歡迎明德中學創辦人龍氏後人來校參觀”字樣,讓親友們欣慰不已。

“堅苦真誠”之校訓,“磨血育人”之精神,在明德代代相承,親友們參觀了建於1932年的“樂誠堂”(戰火中受損嚴重,只剩框架,1980年按原貌修復),在復原的老教室裏,坐在老舊的課桌旁聽老師講明德軼事,仿佛回到了自己的中學時代,觸摸到當年求學的氛圍。

“樂誠堂”大門處立有明德首任校長胡元倓老先生的雕像,筆者兄妹是他老人家的重外孫(女),與他老人家合影乃是難得的時刻。

老校區中之“龍府”,即當年西園的一處四合院公館(2006年重建),據說為華興會1904年2月15日成立大會所在地,因此,明德中學亦稱之“辛亥革命的策源地”。親友們來到“龍府”門前合影,以此銘記祖先的豐功偉績。

下午,來到明德中學新校區,教學樓高高矗立,校園寬敞,一派現代建築風格,一個新時代的風貌。

親友們參觀了設在四樓的“校史陳列館”,眾親友仰視著胡元倓老先生的肖像,那深邃而平和的目光仿佛看透了教育本身的巨大力量,那堅毅而不屈的神情似乎宣示著要與頑固舊勢力作不懈鬥爭;創辦明德起初的那些艱難,後人不可能親身體驗,但是,與圖片展品及資料一起回顧了一百多年明德中學發展的歷程,不禁感慨萬分。

在敞亮的會議室,明德中學校領導、理事會成員和相關老師與親友們舉行座談,校領導介紹明德中學的歷史與現今的成果後,龍式昌先生作了充滿感情的發言:“很高興和龍家親友幾十個人一起回到母校,參加校慶115周年紀念活動。六十多年前,我在明德讀書的時候,校園裏還沒有現在這麼多高大的建築,今天回來,有回家的感覺,母校在明德歷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發展下,取得了這麼多的成就,得到了這麼大的發展,深感榮耀和欣慰。榮耀,來自於作為一名曾經的明德學子對母校的眷戀,來自於對母校當今發展格局的肯定,感謝在座的每一位明德人,是你們不懈的努力,才讓母校越來越好,更加輝煌!欣慰,是因為我不僅僅是明德學子,也是明德創立人龍紱瑞的孫子。龍紱瑞的後代裏面,只有我有這份畢業於明德的榮幸,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龍紱瑞先生是筆者的曾叔祖父,胡元倓先生是筆者的曾叔外公,筆者在會上作了簡短發言,並朗讀了獻給明德的四言短詩。

理事會成員有黃興之孫黃偉民先生,陶副校長特地介紹,讓龍氏後人與之相識,並談起當年龍家與黃興民主革命中結下的真摯友情。

會上,龍景仁女士向明德中學贈送親手繪製的“高瞻遠矚”四尺水墨畫一幅,龍薊蓀贈送親手繪製的“遠望故鄉”四尺山水畫一幅,龍立平贈送親手繪製的“梅花圖”四尺水墨畫一幅及“堅苦真誠”和“明德方興”兩枚印章,張碩贈送了本人編印的《龍氏家族姻親概略》一書。

拜訪明德中學的最後亮點,則是在學校主樓前的大合影;明德中學的校領導、理事會全體成員、龍氏家族後裔全體以及學校相關老師歡聚一堂,圖片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六、攸縣寄情篇

攸邑輩出良才,源於古風文脈,文昌樓閣盛譽,祖先勳業表率;鄉情淳樸好客,鄉音親近合拍,倘若鄉間長住,放寬心境悠哉。

回家的感覺真好,鄉情像一股股暖流衝擊著胸膛,鄉音像一支支民謠哼唱在耳旁;那般溫暖,那般愉悅,難以用語言形容,難以用歌聲抒懷;這是令人難忘的時刻,我們龍氏家族的後裔來到了先祖居住的地方,攸縣!

攸縣古稱攸州,文脈悠悠,傳統綿延;近年修建的文化公園佈局甚為講究,蔥綠的樹木圍繞著平靜的湖水,湖水映襯著彎彎的石橋,鮮豔的蓮花烘托著曲曲折折的木橋,沿湖的小路通向書院的石牌坊。

置身於優美的湖山景色,親友們心情大好,臨湖拍攝合影,作為故鄉之遊的紀念。

石山書院創辦於南北朝時的南齊(498年),舊址位於蓮塘坳鎮的司空山,異地重建於文化公園內。書院座北朝南,面迎平湖,矗立於松樹之中,風水極佳;書院以江南園林為建築格局,古樸厚實,翹簷房屋圍著石板鋪就的庭院;院落中心是大講堂,堂內供奉老子雕像,牆四周鐫刻“道德經”,沿襲著文以載道的傳統;後院的展室則彰顯著攸縣歷代名士之功業。

展室在顯著位置展出芝生公龍湛霖殿試的試卷“求賢審官論”,上有紅筆批註“第貳甲第壹拾三名  賜進士出身”字樣,試卷字跡工整,筆劃有力,似有一氣呵成之勢;充分顯示先祖國學底蘊之深厚,家族淵源之長久。

展室懸掛著明清兩朝攸縣舉人進士授官一覽表,記載著攸縣人才濟濟,名士輩出的局面。

“明代進士授官一覽表”列“姓名、時間、科別、出生地、授官”等欄目(下同),記載如下;

“龍誥,正德戌辰科,呂楠榜,文科,槚山,通山知縣,入鄉賢祠。

龍光,嘉靖戊戌科,茅瓚榜,文科,山東右布政使,入鄉賢祠。”

“清代進士授官一覽表”記載如下;

“龍湛霖,同治壬戌科,徐邴榜,文科,槚山,刑部侍郎,政績見《人物傳》。”

“清代舉人授官一覽表”記載如下:

“龍璠,雍正,文科,槚山,蘭溪知縣。

龍思見,乾隆,文科,槚山,政和知縣,軍務勤勞,卒於任,民刻像志不朽。

龍汝霖,道光,文科,槚山,高平知縣,入高平名宦祠。

龍錫光,道光,文科,槚山,戶部知事。

龍際雲,光緒,文科,槚山,邛州知州。

龍璋,光緒,文科,槚山,泰興知縣,入《人物傳》。

龍溥霖,光緒,文科,槚山,泗城知府。

龍紱年,光緒,文科,槚山,吏部主事。”

“清代五貢授官選錄表

龍來璋,職貢,綿州州判。”

親友們看到石山書院以如此鄭重的形式展示龍氏家族先祖與攸縣歷代名士之功名政績,無不心情澎湃,感慨萬分;龍氏先祖學識淵博,功成名就,張揚了家族的陽剛氣韻,深邃底蘊;親友們的心靈受到極大震撼,心志得以莫大激勵。

七層的文昌閣高48.9米,聳立在不遠處的山上,最引人關注的是四層的“攸州歷代名人功績陳列”,親友們望著先祖的遺像,逐字逐句地默念著先祖小傳,仿佛有種責任擔於肩上,那是龍氏先祖的雄渾氣魄,那是龍氏家族的代代傳承。

筆者懷著崇尚的心境記下先祖之功業,這是官方對龍氏家族先輩的真切評價:

“《政績丕著》— 明代龍誥(生卒不詳),字孔錫,槚山人。明正德三年進士,任臨川知縣,時攸邑東鄉鄉民集聚為盜,他單騎往撫,民皆歸田。遷戶部主事,升郎中。往江西督賦課,蔬請免除逋欠,從之。出為廬州知府。在任銳意減輕農民負擔,賑災救荒,用公帑平糴田穀以備饑,民深感德。又奏罷馬價、茶牙諸稅,置常平、濟糶諸法,上官為之推廣,著於令。轉任廣西參政,安撫壯民有功。官終四川按察使,致仕歸。著有《東洲奏議》、《廬陽荒政錄》、《諭民直言》等。”

“龍襄堯,攸縣槚山人。學富五車,不衷科舉,癡情教育,史志稱之'布衣學士’。曾國藩與其子湛霖交厚。仰其風骨,贈聯一幅,現存長沙龍氏後裔:

'襄堯四先生誨正

道義當成麐一角

文章已禿兎千毫

滌生曾國藩’”

“《進步侍郎》— 清代龍汝霖(1822 — 1881),字皞臣,號潤生,槚山人。清道光丙午(1846)舉人。與鹹同間湖南著名的詩人王闿運、鄧輔綸、鄧繹、李壽蓉結'蘭陵詩社’,稱為'湘中五子’。由教習官山西曲沃知縣。均徭於田,裏人稱頌。後官高平知縣,革其奢俗,百姓歌頌。再調江西鉛山縣,升為直隸知州,教以禮讓,譽為'能吏’。其篤志好學,言行溫良,遇事強直無所畏避。其因親王肅順在祺祥事變中處為'肅黨’,王闿運稱其'憨搜文布政,狂鬥沈尚書’。因支持子龍璋投身辛亥革命,後人稱頌為'進步侍郎’。著有《堅白齋集》。”

“《為國殉職》— 清代龍溥霖(1833 — 1884),字濟生,號雲樵,槚山人。早年因兄龍汝霖、弟龍湛霖都在外省做官,遂在家鄉設館授徒,盡心侍奉父母。41歲時考中舉人,任桂林知府,其改革關稅贏得了桂林百姓稱頌。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龍溥霖負責管理水陸營務,籌畫抗法事宜。因勞累過度,在越南諒山感染傳染病。1884年適逢廣西前任巡撫違法,朝廷命令解送進京。龍帶病負責解送,長途跋涉,於河北邯鄲一病不起,年僅51歲。”

“《維新名臣》— 清代龍湛霖(1838 — 1905),號芝生,槚山人。清同治元年(1862)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敕封儒林郎。歷任雲南、福建省主考官及江蘇、浙江省提督學政,後任內閣學士,刑部右侍郎等職。曾上書光緒帝,請求改革舊政,興辦學校,振興實業。其一生重視教育,獎掖後進。資助楊毓麟留學日本,譚嗣同、林旭是其得意門生。其思想進步,同情資產階級革命,寓所常成為革命黨人聚會之地。後任明德學堂總理,延請黃興為教員,策劃長沙起義。龍湛霖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傑出貢獻。”

“《博愛之人》— 清末民初龍璋(1854 — 1918),字研仙,號甓勤齋主人,晚號潛叟,槚山人。出身世家,清光緒年間舉人,歷任江蘇如皋、沭陽、上元、泰興、江寧等知縣及候補道,期間結識黃興、蔡鍔、宋教仁等辛亥革命志士,暗中資助革命,前後達20多萬銀元。回湘後興辦實業,創辦學校,曾任湖南總商會會長、湖南民政長、西路巡按使、國民黨湖南支部評議長、代省長等,參與領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戰爭。後被袁世凱通緝,流亡上海憂憤去世。其是傳統紳士從改良向革命轉化的代表人物。1918年南京政府發出訃告明令褒揚,湖南省政府題贈'休有烈光’匾額,並於南嶽建'烈光亭’紀念。章太炎稱其'晚乃佐革命,不大聲色,而功與開國諸將齊’。龍璋仗義疏財,慷慨解囊,曾鉅資救出黃興、章士釗,孫中山親書'博愛’相贈。著有《小學搜逸》、《甓勤齋詩文存》。”

“《複壁藏賓》— 民國龍紱瑞(1874 — 1952),字萸溪,晚年自號希靜,槚山人。曾受業於歐陽中鵠門下,與譚嗣同有如昆弟。1902年捐資創辦旅省南雲中等商業學校、湖南第一女學堂,推行新興教育。1903年捐資創辦明德、正經兩學堂,延聘黃興等任明德中學教員,策劃長沙起義。1904年集資創建'湖南圖書兼教育博物館’。1907年龍氏兄弟在明德中學設立攸縣速成師範班,為攸縣培訓小學師資做出了積極貢獻。1925年推為湘雅醫院董事會董事長。辛亥革命時黃興正在長沙西園龍宅開會,聞警後,龍立即將黃興藏於密室,軍警不敢貿然進府搜查。三日後,黃興化裝轉居公聖會,後乘船去上海轉赴日本。其'複壁藏賓’傳為佳話。新中國成立後,龍擔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革命先驅》— 清末民初龍毓峻(1882 — 1969),字鐵元,自署桀廣,晚號桀叟,槚山人。中國民主革命家。1901年留學日本東京本鄉清華學校,期間結識黃興、宋教仁、劉揆一等。其與陳天華、曾鯤化、陶成章成莫逆之交,稱讚陳天華《猛回頭》為'革命宣傳品之冠’楊度《新湖南》為革命的'迷津寶筏’。1905年秋由孫中山親自主盟,加入孫中山、黃興組織的中國同盟會,是最早的同盟會員。回國後任湖南同盟會副會長,組建湖南革命軍,在萍鄉和安化組建礦業,作為革命所需經費來源,為湖南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同盟會員》— 龍毓彪(1887 — 1942),字滌英,槚山人。早年入日本岩倉鐵道學校學習土木。1906年加入同盟會。1910年回國,在長沙籌備起義工作。辛亥革命後,任長沙鐵路學校教員,任株萍鐵路局局長,後升任湘鄂鐵路局副局長。抗戰時期,因故滯留上海,多次斷然拒絕汪偽政府勸其任職。後在上海興辦私立日語補習班直至病逝。”

“《革命摯友》— 當代龍伯堅(1900 — 1983),名毓瑩,槚山人。當代醫學家,中醫醫學史專家。1916年入湘雅醫學專門學校。1919年'五四’運動後,曾和毛澤東一起編輯《新湖南》週刊。先後任湘軍軍醫處處長、長沙仁術醫院醫師、湖南肺病療養院院長等。曾應毛澤東之請為楊開慧治病。1931年赴美國哈佛大學進修,獲公共衛生碩士學位。1933年回國,任湖南衛生處處長等職。1949年參與湖南和平解放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衛生研究院中醫研究所所長。1957年被錯定為'右派’,後調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所。著有《黃帝內經概論》、《黃帝內經素問集解》、《黃帝內經靈柩集解》等。”

明萬曆《梅城十甲會譜》載,當時攸縣的十大姓,龍氏居首。在明清數百年間,世代書香,是名門望族。

文昌閣特設欄目介紹了嫁到攸縣的湘潭女詩人王璊。筆者母親王耀球是湘潭人,湘潭王家與攸縣龍氏亦是姻親,尚需下次赴湘潭尋宗。

“《湖湘名媛》— 清代王璊(1801 — 1830),字湘梅,湘潭人,清代湖南著名詩人。其以詩才擇夫,20歲嫁給攸縣石羊塘南田人,嶽麓書院生員夏恒。王璊寫過一系列以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女性為題的詩歌,如《蔡文姬》、《楊貴妃》、《卓文君》、《昭君》等。有《印月樓詩詞賸》傳世。清乾隆名士毛國翰評說她'博涉史書,能詩詞’。《湖南名人志》稱其湖湘名媛詩才。”

下午,親友們來到龍家大屋參觀。當年龍家大屋是“九棟十八天”,即九大棟房屋,十八個天井;如今僅剩兩個小天井,幾間擠在一起的低矮屋子;不過還可以看到清代留下的雕花石制門框,熏得黑乎乎的木制房梁,以及在矮房後面高高的翹著簷瓦的院牆。

親友們拍了合影留念,但心裏惦記的是:何時能重修大屋,讓龍家大屋重現當年之格局,哪怕是局部修復也好。

在攸縣的最後一個專案是參觀龍形花園,沿著寬闊筆直的林蔭大道,來到攸縣龍氏的後人在這個別墅區蓋的兩棟白色小樓,院內綠樹蔥郁,鮮花盛開,果實累累,乃富裕之家。

七、恬園因緣篇

    斯園雅致,依序院深,多少往事,蘊藏其中;家學少年,國之要人,勤以賢政,還於清名。

博大深邃的文化傳承,家族先輩的功業史實,使得龍氏家族後裔有強烈的認同感,這是一種專制壓不垮,爭鬥抹不去的血濃於水的親情,這是一種超越時代,超越地域,超越社會,超越階層的凝聚力。

恬園,又稱朱家花園,位於安沙鎮和平村棠坡;朱家與龍家是姻親,因而參觀恬園是此次長沙聚會的一項重要活動。

恬園系清光祿大夫朱玉棠於清咸豐四年(1854年)修建的,莊園占地6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2400多平方米,為三進庭院式佈局,建築為磚木結構,棠坡大屋由前廳、轎廳、戲臺、正房、偏房、書房、雜屋和儲藏間等組成,共有大小房屋百餘間,建築具明清時期典型的長沙傳統民居風格。

清末時,棠坡恬園曾是湖南的“名人會所”,郭嵩燾、 陳寶箴、郭昆燾、龍汝霖、張笠臣、曹鏡初等達官及文豪曾相邀來此品茶、賞花、遊覽。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著名文學家吳南屏曾受邀到此做客,揮毫寫就《棠坡恬園記》,讚歎棠坡恬園之美。

1938年,朱家將棠坡祖屋花園的部分改成族校,後又擴建為“時中學校”。棠坡恬園原的清代建築已於上世紀60年代拆除當地政府於2006年重建棠坡恬園。為確保恢復歷史原貌,當地政府請來考古學家和湖南大學土木建築系專家對原址地基進行了挖掘、勘測,聽取了當地老人的回憶,並查閱了大量史料。現在的建築規模僅為原來的十分之一,但依舊飛簷重疊、高牆巍峨,仍具有大觀之勢。

    《棠坡恬園記·吳南屏》記之:

     恬園,長沙朱氏之山莊也。地名棠坡,去會城東北六十餘裏。古驛道旁,崗嶺回復,數轉乃入。至則柴關矮屋,甫見竹樹間,遊興且停。客驚而問,不意所稱恬園者之在此也。

朱氏故有邸居,在會城西。主人宇恬、嶽舲昆仲豪俊喜賓客,通冠蓋遊。邸有心遠樓,李申夫方伯所題。登之可盡嶽麓湘江之勝,名於是邦矣。

去歲初夏,友人馮君樹堂介於造焉,而又言田園林館之美,春秋花時,親友為會其間。余欣然願之,主人以菊開期,其九月樹堂外出,余辭未赴。今春又為期牡丹,三月十四日乃偕郭筠公、樗叟、龍皞臣、張笠臣、曹鏡初往遊。天晴風柔,雜花香路,春郊遠遊,則已大樂。及門,樹堂先生在座。少頃,主人導客行,循步廊入山間,上下坡嶺皆園也。時又小雨,望煙景甚富。軒而憑,亭而佇,樓臺而登,以臨池渠,而曲折以曆,無非花樹中者。其一館前張油幕,花光照豔,則牡丹也。晚飲席間,客皆揖花而杯酹之,以祝主人,皆歡醉,宿園中。明日尋昨所至及所未至。遊且息,遂以逮暮。其園之館曰富春樓、曰湧翠臺、曰皞清軒、曰鏡觀亭、曰納月池。中亭者曰宛沚屋,如舟者曰定舫,菊之圃曰黃中,竹之坡曰碧天。舊有名及新題者,菊之圃日黃中,竹之坡日碧天。舊有名及新題者,筠公、樗叟皆為書之。明日,樹堂以前負,就園以酒謝,又明日歸。

蓋觀遊居處之事,為之山中,則可以極意而偏得高曠幽遠之情,顧患獨樂而無以公之人人。宇恬昆弟之志意誠豪矣哉。

余頃年遊吳越間,見兵殘尤甚,求所聞向時園林有名者,蕩為荒墟,未嘗不歎息疑其有以然。而吾湖南習俗樸厚,其人幸有氣力,自完其疆又能出為國家平時之難。乃今長沙都邑,雄富壯觀,其人新騖華靡,骎骎乎前日淮海之風矣。恬園主人雖稱豪顧,喜為山中之樂,無金玉錦繡,優伶歌舞之習。樹堂之倡其裏會,用古蠟杜醵飲之法,以儉持之,庶幾詩人蟋蟀之義,餘是以願從其遊,並記恬園以為雅道也。

開往恬園的大巴上,親友們情緒飽滿,笑聲不斷;朱蕾等兩位女士分別唱起京劇選段,聲調時而高亢飛揚,時而輕柔婉轉,唱腔圓潤,吐字清爽,贏得車內一陣陣掌聲。

來到恬園,一座白牆黑瓦莊重尊嚴的院落,邁進寬敞的黑漆大門,穿過轎廳和平整的庭院,正房一字排開,正廳八仙桌椅依次擺開,彰顯家族威嚴,牆上高掛字畫,頗有文人家門氣韻;左右各有三間,為書房、臥室等。房後便是高高聳立的二層樓房,一派尊貴盛榮;登上二樓,環視整座院落,但見院牆依勢而建錯落有致,大小庭院有序排列,正房偏房各有自家相應位置,附屬的書塾桌案靜靜等待先生,偏院的水井依然清澈見底,院旁的小戲臺精雕細刻……恬園猶如天人布下的棋局,房屋相連,院落相鄰,讓人感歎不已。

如此庭園如此家族,必定輩輩賢才,文采競放,事業有成。

族親在鎮上的和平飯店歡笑聚餐,交談的話語說不完,充沛的感情道不盡,整個餐廳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餐後,族親大合影,隨後按族系分別合影,留下一組值得收藏的照片。

合影後,朱氏後人與大家道別,他們將去朱家墓地祭祖,向家族祖輩敬上深深的懷念之情。

之後,家族親友帶上鮮花赴醫院看望九十二歲高齡的龍式昭先生。龍式昭先生精神矍鑠,紅光滿面,微笑著坐在親友中間,拍了一張合影。親友們也紛紛端起相機,給龍式昭夫婦拍下親融和睦的雙人合影。

有親友抱來龍伯堅先生和龍式昭先生父子合著的《黃帝內經集解》,請龍式昭先生簽名留念。

沈其震先生在“黃帝內經集解沈序”中寫道:“龍伯堅以其淵博的知識,仿清代漢學家治學方法,對歷代學者有關《內經》論著的精華,廣征博引,條分縷析,校勘訓詁,編輯成書。……這部書出版後,想必能被世界醫學史家所採用,來填補世界醫學史上這塊空白。”

筆者捧著兩大卷厚達2096頁的《黃帝內經集解》,感觸萬千,這是龍氏家族先輩花費畢生心血,融匯古今醫學大家之精粹,編寫的煌煌巨著,一部裏程碑式的巨著。

隨後,親友參觀了簡牘博物館,遊覽了都正街,進入了天心公園,遊興正旺的親友繼續遊覽,拜謁了崇烈門,登上天心閣。向西望去,遠處是嶽麓山,山頂的電視塔清晰可見;向南望去,那是南郊月形山,筆者母親娘家湘潭王氏家族的墓園曾設在那裏。

家族是社會的基本構成,家族有序傳承,會影響周邊社會,使之持續安寧穩定;兩個以上的家族相互交往,連袂發展,甚而聯姻,則啟迪作用倍增,或是開創棄舊迎新的事業,帶動社會發展,譬如明德中學之創立並蓬勃;或是教養一代代精英,為國為民做出相應的貢獻,譬如之前介紹家族先輩的豐功偉績。

家是家族的最小單位,家族的興旺可以牽動每一家的發達,家的運命起伏也可能影響家族的興衰。

晚上,龍氏家族親友在“盛世芙蓉”團聚,舉行長沙聚會最後的團體會餐。親友舉杯相互敬酒,祝賀長沙聚會完滿成功,祝願今後事業成功生活美滿;整個餐廳笑聲連連,敬語切切,好不歡騰。

八、湘雅尋訪篇

湘雅曆久,人本縈懷,救死扶傷,尤為感戴,民生康寧,重任於懷,崇尚醫德,經年萬載。

北有協和,南有湘雅;由此可知湘雅醫學院在湖湘醫學界的崇高地位。

湘雅醫學院前身是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創辦於1914年,由湖南育群學會與美國耶魯大學雅禮協會聯合創建,是中國第一所中外合辦的醫學院。學院造就了湯飛凡、張孝騫、謝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中國海內外有影響的醫學專家。

湘雅醫學院與龍氏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龍紱瑞先生曾被推舉為湘雅醫院首任董事長,龍毓瑩(伯堅)先生是(湘雅醫學專科學校)第三屆畢業生,《新湖南》(湘雅學生會期刊)首任主編,《國立湘雅醫學院院歌》歌詞作者;其子龍式昭先生就學於湘雅醫學院。

筆者祖父龍毓峻(鐵元)曾任湘雅醫學院預科國文教員(1929 — 1930年),筆者父親龍志霍曾任湘雅醫學院(遷至貴陽)英文並國文教員(1944年)。

經龍立平與張碩精心安排,在長沙的親友約好赴湘雅醫學院參訪,剛到醫學院大門,便看到電子螢幕閃動著歡迎詞語:“湘雅醫學院歡迎第三屆校友龍伯堅先生後人來校參觀指導”;黃珊琦教授在樓下大廳迎接,醫學院領導在樓上會見廳與眾親友合影留念。隨後,院方播放了湘雅醫學院成立九十周年的紀錄片,生動地介紹了醫學院艱苦發展的歷史和歲月變幻中所做出的業績;之後,周彪先生代表出席座談的親友發言,他說:龍氏家族能與聲名顯赫的湘雅醫學院有所聯繫,源於家族深厚的文化傳承和立志救國的信念,源於湘雅建院的宏大志向和救死扶傷的職業道義;後人應代代相承,銘記祖業。

會後,專門研究湘雅歷史,編撰《老湘雅故事》一書的作者黃珊琦教授領著親友參觀了湘雅醫學院校史館,黃教授指著一張張歷史照片和一件件實物,講解著湘雅的發展歷程,在親友心中,湘雅醫學院令人尊崇。

與黃教授合影後,龍薊蓀向黃教授贈送“遠山近水皆有情”山水畫一幅,龍立平贈送黃教授藏書章一枚。

向參訪單位及個人贈送龍氏後人的書畫作品與篆刻圖章,展示了家族後裔的人文禮節,頗有深意。為家族長沙聚會之和樂,龍景仁女士特地繪製三十餘幅水墨小品,畫面上鳥雀鳴叫,金魚漫遊,牡丹綻放,翠竹搖曳,極富生活氣息;在前日大巴上,服務團隊以“抓鬮”遊戲將一幅幅畫作送到每一個家庭,其時,歡樂氣氛盈滿車廂。

筆者與黃教授深入交談,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湘雅醫院原院長鄧一韙與筆者父親龍志霍曾是雅禮大學同窗(專業不同),畢業後雖在異地一直有聯繫;1936年11月,龍志霍(時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主任教官,上校軍銜)與鄧一韙(時任湖南省衛生處技正,赴南京參加衛生署開辦的第一屆公共衛生醫生特別研究班)及朋友同遊玄武湖並拍照留念;抗戰期間,鄧一韙先生任湖南省制藥廠廠長,筆者母親王耀球任該廠技師;筆者父母經鄧一韙介紹通信相識相知,抗戰勝利後在重慶舉辦婚禮。筆者向黃珊琦教授詢問鄧一韙先生的情況,並希望能與鄧一韙後人相識。黃珊琦教授經多方聯繫,與其後人互通微信,建立初步聯繫;黃教授在微信中感慨:“有道是:'終身不忘師,三代不忘媒’中國傳統之一。”

“終生不忘祖”,這是長沙聚會親友的共識。六天中,祭祖尋根,走訪座談,對家族的認知愈發深刻,對祖輩的敬仰愈發深沉。

歲月的風吹散了昔日的細節,狂暴的雨洗刷了過往的痕跡,但是,一代代的記憶是抹殺不掉的,更何況族親仍保留著龍氏家族之先輩曾多次修訂的家譜。

據記載,龍璋先生清宣統元年(1909纂修《梅城龍氏七修族譜》,其條目:卷首序、譜例,上編卷一源流、徙居考、像贊、祠堂記、祠規等,卷二服制紀、家規等,卷三祭祀、祭產、租約等,卷四墓表、墓誌、墓圖,卷五誥命、簪纓錄,卷六行實,卷七手澤,卷八藝文;下編卷一至三世系,卷四至十齒錄,卷末跋、領譜字型大小;堂號:武陵堂。

龍紱瑞先生等1939年纂修《梅城龍氏八修族譜》, 上編八卷,下編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堂號:武陵堂。

龍慶祥先生等1999年纂修《梅城龍氏九修族譜》共七卷;卷一導引序言、源流變遷、封贈  誥命、奏疏上書、人物傳記、論著文藝:一、論記(辛亥革命……攸縣四龍),二、序引,三、詩詞,四、楹聯,五、述評,卷二祝壽序事、人文概貌、世襲,卷三,卷四齒錄,卷五,卷六無盡緬懷、一、哀挽,二、墓誌碑銘,三、讞批字約,四、服制,五、祭祀,六、祠產,七、墓圖,卷七、上卷(地木沖卷),下卷(五裏牌卷);堂號:武陵

攸縣(梅城  槚山)是龍氏家族在湖南的根,是龍氏家族在湖湘的起源;長沙則是西園龍氏有序傳承之地,是西園龍氏奮起鵬發之地。

回望湖南歷史,龍氏先祖之勳業歷歷在目,令後人感慨不已;傳授家族文化,修身重道敬德,乃是後人之責任。








(0)

相关推荐